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它包括蒸发冷却器、环形集气管和回液支管,特征是在被冷却设备的箱壁上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组成,或所述冷却装置由集气盒、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集液盒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组成,或所述冷却装置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将冷却装置与设备内部完全隔离、冷却效率高、冷却技术不影响设备本身的各项性能及可靠性、故障冷却器的更换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电气、机械设备中,需要将设备内部的热量通过各种冷却方式扩散 到外部。设备内部的热量将内部冷却^某质加热,通过强制或自身对流冷却媒质 被带到与设备相通的冷却器中,再通过冷却与外部的热交换将内部冷却媒质的 热量散发出去。由于冷却器自身的结构原因,它的密封性、可靠性、才几械性比 设备自身的性能来说要差,容易发生故障,特别是在某些特殊i殳备(如对渗漏 要求很高、理想要求无渗漏的设备)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冷却器与设备内部完全隔离、冷却效率高、 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蒸发冷却器、环形集气管和回液 支管,在蒸发冷却器和环形集气管的上横管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在蒸发冷却 器和回液支管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特征是在被冷却设备的箱壁上安装有冷却 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 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 冷却用介质组成,蒸发用薄腔体安装在被冷却设备的箱壁外表面且与被冷却设 备的箱壁外表面的间距为lmm—100mm,环形集气管的下横管通过环形集气连接 支管与蒸发用薄腔体连通,"L,,形回液主管的横管通过回液连接支管与蒸发用 薄腔体连通,"L"形回液主管的竖管与回液支管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由集气盒、 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集液盒和呈负饱和蒸气 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组成,集气盒和集液盒分别紧贴安装在4皮冷却设备的 箱壁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在被冷却设备的箱壁内部、集气盒和集液盒之间采 用内部冷却管连通,环形集气管的下横管通过环形集气连接支管与集气盒连 通,"L"形回液主管的横管通过回液连4妻支管与集液盒连通,"L,,形回液主管 的竖管与回液支管连通。所述冷却装置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 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和呈负 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组成,蒸发用薄腔体紧贴安装在被冷却设备 的箱壁外表面,在被冷却设备的箱壁内部、内部冷却管与蒸发用薄腔体的上、 下两端连通,环形集气管的下横管通过环形集气连接支管与蒸发用薄腔体连 通,"L"形回液主管的横管通过回液连接支管与蒸发用薄腔体连通,"L"形回 液主管的竖管与回液支管连通。3本专利技术是将冷却装置中的蒸发冷却用介质完全与设备内部的蒸发冷却用 介质隔离开来,从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及冷却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将 冷却装置与设备内部完全隔离、冷却效率高、冷却技术不影响设备本身的各项 性能及可靠性、故障冷却器的更换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的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A-A向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B-B向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C-C向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包括蒸发冷却器1、环形集气管6和回液支管4,在蒸发冷却器1 和环形集气管6的上横管5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2,在蒸发冷却器1和回液支 管4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3,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上安装有冷却装置7, 所述冷却装置7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9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 却用介质10组成,蒸发用薄腔体9安装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外表面且 与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外表面的间距为lmm—100mm,环形集气管6的下横 管8通过环形集气连接支管15与蒸发用薄腔体9连通,"L"形回液主管13的 横管14通过回液连接支管16与蒸发用薄腔体9连通,"L"形回液主管13的 竖管12与回液支管4连通。其冷却工作方式为被冷却设备ll的内部热量将被冷却设备ll的蒸发冷 却用介质IO加热,高温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通过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将 热量传递给蒸发用薄腔体9内液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 (由于蒸发用薄腔体9 内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为负饱和蒸气压状态而且是一种相变吸热气化过程, 因此其传热效率非常高);被气化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自行流动到与^目连的 蒸发冷却器1中将热量散到外部同时气化的蒸发冷却用介质IO发生相变重新 变回液态;冷却后形成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自行流回蒸发用薄腔体9内从而 完成整个设备的冷却过程。 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包括蒸发冷却器1、环形集气管6和回液支管4,在蒸发冷却器1 和环形集气管6的上横管5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2,在蒸发冷却器1和回液支 管4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3,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上安装有冷却装置7, 所述冷却装置7由集气盒18、 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19、集液盒20和呈负饱 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组成,集气盒18和集液盒20分别紧贴安 装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外表面的上端和下端,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内部、集气盒18和集液盒20之间采用内部冷却管19连通,环形集气管6 的下横管8通过环形集气连接支管15与集气盒18连通,"L"形回液主管12 的横管14通过回液连接支管16与集液盒20连通,"L"形回液主管12的竖管 13与回液支管4连通。其冷却工作方式为被冷却设备11的内部热量将被冷却设备11的蒸发冷 却用介质10加热,高温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通过埋置在被冷却设备11内部 的内部冷却管19将热量传递给内部冷却管19内液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IO(由 于内部冷却管19内的蒸发冷却用介质IO为负饱和蒸气压状态而且是一种相变 吸热气化过程,因此其传热效率非常高);被气化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自行流 动到与^目连的蒸发冷却器1中将热量散到外部同时气化的蒸发冷却用介质 IO发生相变重新变回液态;冷却后形成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自行流回蒸发用 集液盒20内从而完成整个设备的冷却过程。 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包括蒸发冷却器1、环形集气管6和回液支管4,在蒸发冷却器1 和环形集气管6的上横管5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2,在蒸发冷却器1和回液支 管4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3,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上安装有冷却装置7, 所述冷却装置7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9、一个以上的内部冷却管19和呈 负饱和蒸气压状态的蒸发冷却用介质10组成,蒸发用薄腔体9安装在^^皮冷却 设备11的箱壁17外表面且与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外表面的间距为 lmm~100mm,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内部、内部冷却管19与蒸发用薄腔 体9的上、下两端连通,环形集气管6的下横管8通过环形集气连接支管15 与蒸发用薄腔体9连通,"L"形回液主管12的横管14通过回液连接支管16 与蒸发用薄腔体9连通,"L"形回液主管12的竖管13与回液支管4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包括蒸发冷却器(1)、环形集气管(6)和回液支管(4),在蒸发冷却器(1)和环形集气管(6)的上横管(5)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2),在蒸发冷却器(1)和回液支管(4)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3),其特征在于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上安装有冷却装置(7)。2、 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 置(7)由一个以上的蒸发用薄腔体(9)和呈负饱和蒸气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式蒸发冷却装置,包括蒸发冷却器(1)、环形集气管(6)和回液支管(4),在蒸发冷却器(1)和环形集气管(6)的上横管(5)之间设有集气管阀门(2),在蒸发冷却器(1)和回液支管(4)之间设有回液管阀门(3),其特征在于:在被冷却设备(11)的箱壁(17)上安装有冷却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萍,上官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小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