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70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端面敞开,上端面开口处周边开有若干个向上的混流出口,混流罩下端面开有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密封无孔的筒状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混流罩制浆,切削次数平均,切削完全,缩少搅碎制浆时间,制浆效率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庭厨房电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豆浆机的 混流罩。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料理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粉碎制浆装置为一过滤网罩,为提高过滤 效果,网孔设计很小,制浆时粉碎加热浆的过程都在网罩内进行,使用后过滤 网罩难以清洗。针对此,业内人士开发了几种新的混流器改善网罩清洗的状况,如中国专利CN2750748名称为"一种易清洗多功能豆浆机"(公开日为2006年01月11日), 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披露一种导流器,其顶部与底部敞开,侧壁上开有混流 孔,加工时将导流器顶端固定安装在机头下盖上,电机长轴底端安端的刀片位 于导流器内并伸入水中,当电机工作时,水流带动豆子(大米,芝麻等)从导 流器的底部向上运动。进入导流器腔体内破粹制浆,然后从导流孔流出,再从 导流器外部流向底部进入导流器腔体内,如此循环完成制浆过程。此结构豆浆 机网罩不再需要过滤功能,网孔较大清洗方便,但缺点是吸入的豆子通过第一 次粉碎后从侧孔流出,沿着罩壁外侧很快又从底部敞口甚至于底部稍低的侧孔 流入罩体内进行第二次搅碎,而原位于底部及四周的豆子还未来得及进行第一 次搅碎,此情况必然导致部分豆子不能完全搅碎。未使得豆子完全搅碎则需加 长时间,过长的制浆时间既浪费能源又难以适应现代快捷的生活方式。另如中国技术申请CN201055289Y,名称为"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公开日为2008年5月7日),其导流罩的罩体上端面敞口,中部为一环形侧壁,底壁上开设数个混流口,形成半封闭加工腔体,此专利方案在电机工作时, 刀片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水流在中心处产生负压将搅拌杯内的水和豆子从 混流口吸入导流罩内,豆子进入腔体后不断和刀片导流罩内壁发生碰撞直到打 成细小物后与水从导流口的外边缘流出,如此循环达到制浆效果。此技术方案 的缺陷是豆子进出入罩内为同一个孔,同样存在已粉碎后的浆料从底壁混流口 的流出又很快被吸入再次搅碎,而其它部位的豆子未能完全搅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切削次数不均,制浆效率低的缺陷,本技术之目 的在于提供切削次数平均、切削完全、制浆效率高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为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罩体上端面敞开,上端面开口处周边开有向上 的混流出口,混流罩下端面开有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密封无孔的筒状 体。进一步,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内径渐縮的锥形面。所述密封的壁面可以引导 豆子向上自上端的混流出口流出,锥形面的设计尽量有利于混流均匀,豆料与 浆液能形成自下而上的有序循环。所述混流出口为两个以上均匀布设于上端面,混流器下端面开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下端面为平面或平滑的球面。所述混流罩环状侧壁与下端面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混流罩内壁设有混流筋体。由于本技术上端面开设有混流入出口,锥形侧壁闭合无孔,电机在工 作时,刀片高速旋转,水流在中心处产生负压,将豆浆杯内的水和豆子吸入混 流罩内,豆子进入混流罩后不断和刀片和混流罩内壁发生碰撞切削,侧壁无孔 加大了豆子的被切削次数,直至豆子从混流罩上端面的混流出口流出,经过第 一次搅打的豆浆从顶部下沉的过程中因为混流罩无侧孔不会立即吸入,直至沉 到底部。在此下沉过程中,原有底部豆子有足够时间与机率进入混流罩进行第 一次切削,如此循环达到好的制浆效果,经实验证明木技术的混流罩结 构相比现有底部敞开、侧壁开孔的混流罩结构,物料切削次数平均,切削完全, 縮少搅碎制浆时间,制浆效率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俯向视图。 图3是本技术结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罩体上端面l,混流出口 la,罩体敞开口 lb,混流罩下端 面2,混流入口2a,混流罩侧壁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l-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混流罩结构,其由罩体上端面l、混流罩下 端面2,以及中部的混流罩侧壁3组成,罩体上端面1中心具有敞开口 lb,敞 开口 lb可供电机轴等穿过,罩体上端面固定于豆浆机机头上。混敞开口 lb周围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混流出口 la,数量不限于本示意图, 此混流出口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可以为弧形通孔,也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 呈放射状,开于上端面1的边沿。混流罩下端面2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混流入口 2a,混流罩壁3为封闭,即 环壁四周无孔的结构。由罩体上端面l、混流罩下端面2,以及混流罩侧壁3可以为一体化形成, 也可以为各自加工后连接,这种可拆卸结构更便于清洗。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混流器安装固定与豆浆机机头上,电机长轴端固定 刀片并位于混流罩内并浸沉水中,电机工作时,刀片高速旋转,水流在中心处 产生负压,将豆浆杯内的水和豆料经过混流入口2a吸入混流罩内,豆料进入混 流罩后不断和刀片以及混流罩内壁发生碰撞切削,因为侧壁无孔.加大豆料的被 切削次数,直至豆料从混流罩上端面的混流出口 la流出。经过第一次搅打的豆浆从顶部下沉的过程中,混流罩无侧孔不会立即被吸 入罩内,沿罩外壁下沉直至底部等待吸入,在此下沉过程中,原有底部豆料有 足够时间与机率进入混流罩进行第一次切削,如此循环达到好的制浆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混流罩还可以用于类似豆浆机其它食品料理机,也可以 用于制作米糊、营养糊等,为实现更好的效果在混流罩侧壁3还可以沿着浆料 方向设有混流筋体。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端面敞开,上端面开口处周边开有向上的混流出口,混流罩下端面开有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密封无孔的筒状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罩侧壁 为内径渐縮的锥形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混流出口为两个 或两个以上均匀布设于上端面,混流器下端面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混流入口。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罩下端 面为平面或平滑的球面。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罩环状 侧壁与下端面为可拆卸式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 流罩内壁设有混流筋体。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端面敞开,上端面开口处周边开有若干个向上的混流出口,混流罩下端面开有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密封无孔的筒状体。采用本技术该混流罩制浆,切削次数平均,切削完全,缩少搅碎制浆时间,制浆效率提高。文档编号A47J31/00GK201388501SQ200920114560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蔡才德, 陈向科, 黄理水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豆浆机的混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端面敞开,上端面开口处周边开有向上的混流出口,混流罩下端面开有混流入口,所述混流罩侧壁为密封无孔的筒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才德陈向科黄理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