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730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反复的主动短路退出再进入的过程中,高压会多次对电驱电路中的器件进行冲击,易损坏电路中的器件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用电驱系统普遍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与其它类型电机相比,可为系统带来高性能、高效率、高紧凑易搭载等优势,但也带来高速下高反电动势的不利影响,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速控制下,其高反电动势将回馈到逆变系统,造成电驱逆变系统、乃至整车电控系统过压损害,更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的严重事故,基于此,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高反电动势安全设计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高反电动势的专利技术多从通过电驱逆变器主动短路方式实现,但未考虑主动短路退出过程中,由于电驱回路形成BOOST升压电路会导致母线电压快速上升,重新再次进入主动短路而无法退出,永磁同步电机在长期主动短路下将带来电机绕组烧毁的风险。基于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多是检测电压过压后,通过将电驱逆变系统高边或低边开关闭合实现电机三相短接,避免电机反电动势回馈到逆变器直流母线端造成器件损坏。
[0003]然而,由于感生电压的存在,电驱系统主动短路退出后,直流母线的电压会快速上升,在反复的主动短路退出再进入的过程中,高压会多次对电驱电路中的器件进行冲击,易损坏电路中的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反复的主动短路退出再进入的过程中,高压会多次对电驱电路中的器件进行冲击,易损坏电路中的器件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在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其中,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
[0006]可选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终止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
[0007]可选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确定电流控制信号;根据电流控制信号电驱系统中的开
关器件的通过电流进行控制。
[0008]可选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获取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对比结果,其中,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获取时刻不同;响应于第三对比结果表明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
[0009]可选的,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550伏特。
[0010]可选的,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为36伏特。
[0011]可选的,第三预设电压阈值为60伏特。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系统,包括:
[001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在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其中,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
[0014]可选的,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终止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
[0015]可选的,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确定电流控制信号;根据电流控制信号电驱系统中的开关器件的通过电流进行控制。
[0016]可选的,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获取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对比结果,其中,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获取时刻不同;响应于第三对比结果表明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三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
[001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为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一对比结果表明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其中,第二直流母线电
压为电驱系统在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响应于第二对比结果表明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其中,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小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本申请在确定电驱系统退出主动短路状态时,将用于判断何时进入主动短路状态的第一预设电压阈值重置为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三预设电压阈值,使得再次进入短路状态的触发电压变小,通过直流母线的电压无法增加至超过第三预设电压阈值的值,进而可以解决反复的主动短路退出再进入的过程中,高压会多次对电驱电路中的器件进行冲击,易损坏电路中的器件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应用于电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为所述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响应于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控制所述电驱系统进入主动短路状态,同时获取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为所述电驱系统在所述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将所述第二直流母线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响应于所述第二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直流母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控制所述电驱系统退出所述主动短路状态,同时替换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为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电压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终止所述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所述第一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确定电流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电流控制信号所述电驱系统中的开关器件的通过电流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系统主动短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电驱系统退出所述主动短路状态,获取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将所述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所述第三预设电压阈值进行对比得到第三对比结果,其中,所述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为所述电驱系统处于非主动短路状态下的直流母线电压,所述第三直流母线电压与所述第一直流母线电压获取时刻不同;响应于所述第三对比结果表明所述第三直流母线电压大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钟华赵慧超王斯博文彦东刘璇刘佳男王忠禹潘彦全陶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