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06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无纺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该抗菌无纺布,包括基布层,在基布层表面涂覆有抗菌涂层材料,所述抗菌涂层材料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消泡剂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具备多孔性、比表面积大、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医用和过滤材料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中,聚偏氟乙烯无纺布具备优异的化学惰性和耐候性能,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和生化等诸多领域。但是,纯聚偏氟乙烯无纺布材料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低,其机械拉伸性能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而且氟原子的存在,使得聚偏氟乙烯无纺布材料的亲水性较差,材料表面呈现极强的疏水性,在处理水基流体时由于细菌和微生物在过滤材料表面的吸附和生长,易造成过滤材料污染,进而导致过滤效率下降,限制了其在许多方面的应用。在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时,还要求聚偏氟乙烯无纺布本身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因此必须对聚偏氟乙烯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以提高材料的亲水性、抗菌能力以及机械性能。
[0003]在现有技术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如复合共混、光化学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辐照改性处理等,旨在于引入新的功能材料或者新的功能基团实现对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改性。但是抗菌无纺布在实际制备过程中,无纺布上的抗菌涂层材料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抗菌涂层材料分散的不均匀,局部存在微小气泡,抗菌涂层材料的脱落会导致抗菌无纺布实际使用效果,从而降低其产品本身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无纺布上的抗菌涂层材料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抗菌涂层材料分散的不均匀,局部存在微小气泡,抗菌涂层材料的脱落会导致抗菌无纺布实际使用效果,从而降低其产品本身质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无纺布,包括基布层,在基布层表面涂覆有抗菌涂层材料,所述抗菌涂层材料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
[0006]消泡剂0.5

1.5份、吸水剂1

2份、分散剂1

2份、粘合剂3

6份,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2

3份;羧基丁苯胶乳2

3份、二氧化钛粉末4

5份;
[0007]所述消泡剂、吸水剂和分散剂混合制得抗菌涂层材料A,所述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羧基丁苯胶乳和二氧化钛粉末制得抗菌涂层材料B,所述粘合剂由环氧树脂和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混合制得,且环氧树脂和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的质量占比为1:2,通过消泡剂、吸水剂和分散剂的混合使用,使得制备出抗菌涂层材料中气泡会更少,从而可以提升抗菌无纺布实际的使用寿命,保证抗菌无纺布的实际质量。
[0008]可选的,所述消泡剂由石蜡、脂肪酸和丙醇按照质量占比为1:3:2进行混合制成的,质量为1kg的所述消泡剂中还添加有80g的食用油。
[0009]可选的,所述吸水剂由交联聚丙烯酸盐、乙烯醇

丙烯酸盐嵌段共聚物混合而成,所述交联聚丙烯酸盐、乙烯醇

丙烯酸盐嵌段共聚物的质量占比为5:1:2,且每1kg的吸水剂中还添加有80g的芦荟凝胶。
[0010]可选的,所述分散剂由聚酰亚胺和芳香环混合制成,所述聚酰亚胺和芳香环的摩尔比为(1.2至1.4):1。
[0011]可选的,所述基布层为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平纹结构,所述纬纱为吸湿纤维,所述经纱为防辐射纤维,吸湿纤维能提升抗菌无纺布的吸湿能力,防辐射纤维能够保证制备出抗菌无纺布具有防辐射的效果。
[0012]一种抗菌无纺布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抗菌涂层材料A的制备,先将质量配比好的石蜡、脂肪酸和丙醇倒入烧杯容器中,然后对烧杯容器进行加热,且加热温度为60

70摄氏度,在对烧杯容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对烧杯容器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处理,对搅拌后消泡剂进行静置并冷却处理,冷却至25摄氏度的环进行下,向冷却后消泡剂中倒入吸水剂和分散剂,并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制得抗菌涂层材料A;
[0014]S2、抗菌涂层材料B的制备,取新的洁净的烧杯容器,将质量配比好的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和羧基丁苯胶乳倒入烧杯容器中,对烧杯容器中的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羧基丁苯胶乳进行加压处理,然后向加压后的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和羧基丁苯胶乳中加入二氧化钛粉末,并对混合后的溶液进行不断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

5min,搅拌后将混合材料放置环境温度为零下25摄氏度进行冷冻处理,冷冻处理时间为35

45min,冷冻处理后制成抗菌涂层材料B;
[0015]S3、抗菌涂层材料的制备,将S1中的抗菌涂层材料A倒入S2中制备得到的抗菌涂层材料B,并对混合后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6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10min,加热处理后将混合材料倒入钢瓶中进行震动处理,震动时间为3~5分钟,震动处理后向钢瓶中倒入粘合剂,对混合材料进行搅拌处理,混合后制得抗菌涂层材料,同时通过震动处理,能保证抗菌涂层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均匀的喷涂在无纺布上,保证无纺布实际抗菌效果;
[0016]S4、将抗菌涂层材料喷涂在基布层的表面,并对喷涂后的基布层进行晾干处理,制得抗菌无纺布;
[0017]S5、封装入库,将S4中的抗菌无纺布进行收卷进行包装入库处理。
[0018]可选的,所述S1中搅拌混合处理采用顺时针逆时针交替的方式进行搅拌。
[0019]可选的,所述S2中加压环境为1.5MPa,加压时间为12

15min,同时通过对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羧基丁苯胶乳进行加压处理,可以保证抗菌涂层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升抗菌无纺布实际的使用寿命。
[0020]可选的,所述S3中震动处理采用上下震动方式,且震动幅度不超过灭火钢瓶整体长度的3%。
[0021]可选的,所述静电喷涂中喷涂量的参数设置为100g~350g每分钟,开启喷枪同时以0.3米每秒~1.0米每秒速度收卷抗菌无纺布,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能够保证抗菌涂层材料喷涂的均匀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0023]1、该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通过消泡剂、吸水剂和分散剂的混合使用,使得制备出抗菌涂层材料中气泡会更少,从而可以提升抗菌无纺布实际的使用寿命,保证抗菌无纺布的实际质量,同时通过对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羧基丁苯胶乳进行加压处理,可以保证抗菌涂层材料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升抗菌无纺布实际的使用寿命。
[0024]2、该抗菌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通过粘合剂的使用,能够使抗菌涂层材料A和抗菌涂层材料B更稳定的进行混合使用,同时通过震动处理,能保证抗菌涂层材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均匀的喷涂在无纺布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无纺布,包括基布层,在基布层表面涂覆有抗菌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涂层材料由如下质量份配比来实现的:消泡剂0.5

1.5份、吸水剂1

2份、分散剂1

2份、粘合剂3

6份,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2

3份;羧基丁苯胶乳2

3份、二氧化钛粉末4

5份;所述消泡剂、吸水剂和分散剂混合制得抗菌涂层材料A,所述纳米银壳聚糖抗菌剂、羧基丁苯胶乳和二氧化钛粉末制得抗菌涂层材料B,所述粘合剂由环氧树脂和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混合制得,且环氧树脂和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的质量占比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由石蜡、脂肪酸和丙醇按照质量占比为1:3:2进行混合制成的,质量为1kg的所述消泡剂中还添加有80g的食用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剂由交联聚丙烯酸盐、乙烯醇

丙烯酸盐嵌段共聚物混合而成,所述交联聚丙烯酸盐、乙烯醇

丙烯酸盐嵌段共聚物的质量占比为5:1:2,且每1kg的吸水剂中还添加有80g的芦荟凝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聚酰亚胺和芳香环混合制成,所述聚酰亚胺和芳香环的摩尔比为(1.2至1.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为经纱和纬纱交互浮沉编织为平纹结构,所述纬纱为吸湿纤维,所述经纱为防辐射纤维。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抗菌无纺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抗菌涂层材料A的制备,先将质量配比好的石蜡、脂肪酸和丙醇倒入烧杯容器中,然后对烧杯容器进行加热,且加热温度为60

70摄氏度,在对烧杯容器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对烧杯容器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业王树望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小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