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877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尼布技术领域,将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搅拌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搅拌混合,真空脱泡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在熔喷布的两面均辊涂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固化后得到基布;将基布的一面进行拉毛处理,得到基层,将基层铺展开并使拉毛的一面朝上,在基层拉毛的一面涂饰聚氨酯预聚物,反应固化后得到面层,制备出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通过改性木质素对聚丙烯树脂进行改性后,能够提高其柔韧性;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起到支撑拉毛处理后纤维的作用,聚氨酯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可以与改性木质素中的醇羟基进行缩合反应,增加基层和面层的结合力。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尼布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学镜片是有光学玻璃制成的镜片,其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打磨、抛光。光学镜片抛光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抛光和化学溶液抛光两种,机械抛光方法是靠切削、材料表面的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和砂纸等;化学溶液抛光则需要用到抛光液,即采用具有机械作用的磨削液或化学机械作用的研磨液,将特制的磨具紧压在工件表面作高速旋转运动,从而达到抛光效果。
[0003]光学镜片终道抛光使用的磨具一般为阻尼布,阻尼布是一种丝绒状的磨光材料,具有质地细腻、表面柔软、多孔、呈弹性和使用周期长的特性。阻尼布作为磨具时可有效含浸研磨液,提高切削力的同时避免划伤工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镜面效果加工材料。现有的阻尼布一般使用熔喷布作为基材,但是阻尼布与设备粘接后,在使用过程中被抛光物体与阻尼布的摩擦力过大时,阻尼布的面层容易和基层分离并产生皱缩,从而导致抛光性能下降,所以提出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包括基层和面层,基层的厚度为0.8
±
0.1mm,面层的厚度为0.4
±
0.1mm。
[0007]该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08]步骤一:将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搅拌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在1000

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真空脱泡后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
[0009]聚氨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引发剂和促进剂的用量比为70g:30g:2g:2g;引发剂为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促进剂为甲基丙烯酸磷酸酯。
[0010]步骤二:在熔喷布的两面均辊涂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固化后得到基布;将基布的一面进行拉毛处理,得到基层;
[0011]步骤三:将基层铺展开并使拉毛的一面朝上,在基层拉毛的一面涂饰聚氨酯预聚物,反应固化后得到面层,制备出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
[0012]进一步地,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3]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和40

45℃的条件下搅拌10

20min,然后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对羟基苯甲醚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

55℃并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转化率达到50%;然后升温至60

70℃并加入补充料,反应至无异氰酸酯基团,降温
出料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
[0014]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对羟基苯甲醚、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补充料的用量比为22.5g:11.5g:30

35mg:22mg:25g。
[0015]进一步地,补充料为聚天冬门氨酸酯、对羟基苯甲醚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聚天冬门氨酸酯、对羟基苯甲醚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比为25g:8mg:22mg。
[0016]聚氨酯预聚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异氰酸酯为原料反应生成的聚氨酯预聚物。
[0017]进一步地,熔喷布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8]步骤1:将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离子液体、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在超声辅助的条件下搅拌30

40min,将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离子液体溶解,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继续搅拌10

20min,用乙酸溶液调节pH值至5
±
0.5,然后加入木质素,在80℃的条件下继续搅拌3

5h,冷却,抽滤,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2

3次,再将滤饼在6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改性木质素。
[0019]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离子液体、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硅烷偶联剂KH560和木质素的用量比为20g:16g:8g:2mL:1g。
[0020]步骤2:将聚丙烯树脂在4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将聚丙烯树脂用N,N

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改性木质素在500

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

5h,旋转蒸发除去N,N

二甲基甲酰胺,得到改性聚丙烯树脂。
[0021]聚丙烯树脂、N,N

二甲基甲酰胺和改性木质素的用量比为20g:80

100mL:1g。
[0022]步骤3:将改性聚丙烯树脂和醋酸乙烯树脂在4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然后加入抗氧剂在500

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

30min,然后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85

195℃的条件下熔融挤出,切片,得到共混切片,将共混切片用熔喷设备在相应的熔喷参数下制备出熔喷布。
[0023]改性聚丙烯树脂、醋酸乙烯树脂和抗氧剂的用量比为85

90g:10

15g:0.2

0.4g。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但不仅限于抗氧剂1010。
[0024]进一步地,熔喷参数具体为:机头温度255

260℃,热风温度250

255℃,风压0.3

0.4MPa,接收距离25
±
2cm,网帘速度0.35

0.4m/min。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基层和面层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防止使用时面层分离或皱缩,满足光学镜片抛光的使用要求。
[0027]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原料中含有聚天冬门氨酸酯,通过引入脲基结构有利于增强胶黏剂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聚天冬门氨酸酯中含有柔性长链,有利于降低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固化后的应力收缩,防止熔喷布产生皱缩,将熔喷布涂覆粘接的同时保证基层的柔软性。
[0028]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通过1

烯丙基
‑3‑
甲基咪唑离子液体溶解后有助于提高其反应活性,有助于增加KH560的接枝效率,有助于提升改性木质素的分散性热稳定性,从而在后制备熔喷布的过程中减少其分解,并且熔喷过程中机头温度高,但是生产过程快,改性木质素并不会分解过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搅拌混合,然后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在1000

12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真空脱泡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步骤二:在熔喷布的两面均辊涂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固化后得到基布;将基布的一面进行拉毛处理,得到基层;步骤三:将基层铺展开并使拉毛的一面朝上,在基层拉毛的一面涂饰聚氨酯预聚物,反应固化后得到面层,制备出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引发剂和促进剂的用量比为70g:30g:2g:2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在氮气保护和40

45℃的条件下搅拌10

20min,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对羟基苯甲醚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

55℃并搅拌反应至异氰酸酯基团的转化率达到50%,然后升温至60

70℃并加入补充料,反应至无异氰酸酯基团,降温出料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对羟基苯甲醚、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补充料的用量比为22.5g:11.5g:30

35mg:22mg:25g。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料为聚天冬门氨酸酯、对羟基苯甲醚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按照25g:8mg:22mg的用量比混合制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学镜片的阻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海杨惠明孙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