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垫,具体为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抛光垫在抛光过程中是作为储存和运输抛光液的载体,同时提供一定的物理承载能力。公开号为cn11230035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其用途、由其形成的聚氨酯复合抛光垫及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聚氨酯固化剂,该专利技术通过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与水性聚氨树脂混合后以特定的工艺对基底材料进行处理,显著提高黏附纤维丝后复合抛光垫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能。
2、但是该专利中通过基底材料充分浸渍制成的抛光垫,整体性强,刚性佳的同时,柔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粘接层粘接基底层和抛光层,软硬兼备,打磨效果好,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包括基底层、粘接层和抛光层,所述基底层的表面通过粘接层粘接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包括基底层(1)、粘接层(2)和抛光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的表面通过粘接层(2)粘接有抛光层(3),所述粘接层(2)采用的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制备而成,所述抛光层(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水性聚氨酯56-75份、固化剂3-20份和纳米磨料2-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IPDI和聚乙二醇在90-100℃下加热反应,降温至30℃以下后,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的混合物,在45-60℃下加热反应,得到预聚物;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包括基底层(1)、粘接层(2)和抛光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的表面通过粘接层(2)粘接有抛光层(3),所述粘接层(2)采用的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制备而成,所述抛光层(3)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水性聚氨酯56-75份、固化剂3-20份和纳米磨料2-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如下:将ipdi和聚乙二醇在90-100℃下加热反应,降温至30℃以下后,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的混合物,在45-60℃下加热反应,得到预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棕榈纤维、聚醚胺和预聚物的质量比为12-25:1-2:220-250;所述聚醚胺为含双端氨基的聚醚,分子量为500-1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聚氨酯复合多孔抛光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棕榈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如下:将棕榈纤维原材在80℃的环境下进行干燥,烘干后的棕榈纤维采用碱液浸泡24h,碱液选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和浸泡至中性,抽滤后烘干,制备出碱处理的棕榈纤维,将碱处理后的棕榈纤维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无水甲醇溶液中,溶液通过醋酸调节ph值至5,室温下搅拌反应24h,固液分离后,反应后的纤维采用去离子水洗涤和浸泡,去除未反应的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再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海,杨惠明,李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