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50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经高温处理,获得织物/玉米芯材料,织物/玉米芯材料的表面粘附粘合剂,并制备成尖劈状,获得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将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平行置于绒面织物表面,利用粘合剂将绒面织物表面绒毛粘结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即获得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该吸声材料轻薄、柔软、吸声频带宽、降噪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声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材料具有柔软、多孔、强度高和成本低等特性,中高频吸声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吸声降噪领域,但由于多孔吸声原理,低频时,较低的声波振动频率使材料内部孔隙中空气粘滞效应和热传导效应较弱,声波衰减较弱,导致其低频吸声较弱,限制了纤维材料在吸声降噪领域的发展。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的表面粗糙、且可生物降解、轻质、韧性好、耐磨性好、成本低,被应用于增强、隔热、吸附、过滤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吸声降噪应用潜质。吸声尖劈结构常用于消音室,其由尖部到底部截面积逐渐增加,使其沿声波入射方向声阻抗梯度增加,将入射声波逐渐衰减,实现优异的低频吸声效果,但吸声尖劈多为金属框架结构,结构调控困难。
[0003]本专利技术基于吸声尖劈结构,结合织物的轻质、柔性、多孔和结构设计多样等和农业废弃玉米芯的表面粗糙、轻质、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在织物表面构筑尖劈结构,并在尖劈内部填充玉米芯粉末,提高织物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经高温处理,获得织物/玉米芯材料,将织物/玉米芯材料进行粘合剂表面处理和尖劈状成型,获得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再将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置于绒面织物表面,利用粘合剂将绒毛粘附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即获得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因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吸声材料兼具吸声尖劈结构、纤维柔性多孔和农业废弃物等特征,其吸声性能优异在250~1800Hz频率段内的平均吸声系数(含8cm空气背腔)为0.689,最大吸声系数可达到0.910;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吸声材料的吸收频带较宽,在250~1800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含8cm空气背腔)均大于0.3。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吸声材料轻薄、柔软、吸声频带宽、降噪效率高,制备方法简便,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吸声材料由绒面织物和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组成,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是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再利用高温处理获得;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间隔排列在绒面织物表面,绒毛分别粘贴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绒面织物为机织物或针织物或非织造布,通过割绒处理或静电植绒获得,尖劈状织物由机织物或针织物或非织造布表面涂覆粘合剂和尖劈状成型而获得,尖劈状成型即利用粘合剂,将织物固定成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截面、内部中空的尖劈形状,粘合剂为纳米胶水或淀粉浆料;绒面织物的表面
绒毛长度为1~5cm,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在绒面织物表面的间隔为0~3cm,玉米芯粉末的粒径为0.5~1.0mm,PE颗粒的粒径为0.8~1.5mm,玉米芯粉末与PE粉末的混合比例为1.5:1,高温处理的温度为120~140℃,时间为15~30分钟,吸声材料的克重为1~3kg/m2,厚度为2~4cm。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的底面贴附在绒面织物的绒根处,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平行排列。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8](1)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经高温处理,获得织物/玉米芯材料,
[0009](2)将织物/玉米芯材料的表面粘附粘合剂,并固定成型为尖劈形状,获得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
[0010](3)将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平行并间隔置于绒面织物的绒根处,再利用粘合剂将绒面织物表面的绒毛粘结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即获得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
[0011]本专利技术基于吸声尖劈结构,结合织物的轻质、柔性、多孔和结构设计多样等和农业废弃玉米芯的表面粗糙、轻质、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在织物表面构筑尖劈结构,并在尖劈内部填充玉米芯粉末,提高织物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经高温处理,获得织物/玉米芯材料,将织物/玉米芯材料进行粘合剂表面处理和尖劈状成型,获得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再将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置于绒面织物表面,利用粘合剂将绒毛粘附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即获得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因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了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吸声材料兼具尖劈结构、纤维柔性多孔和农业废弃物等特征,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优异,在250~1800Hz频率段内的平均吸声系数(含8cm空气背腔)为0.689,最大吸声系数可达到0.910;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吸声材料的吸收频带较宽,在250~1800Hz频率范围内的吸声系数(含8cm空气背腔)均大于0.3;
[0014](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吸声材料轻薄、柔软、吸声频带宽、降噪效率高,制备方法简便,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曲线(无空气背腔、4cm和8cm空气背腔)及其与仿尖劈结构织物材料(无空气背腔)、绒面织物(无空气背腔)、普通平纹织物(无空气背腔)的吸声系数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经高温处理,获得织物/玉米芯材料,将织物/玉米芯材料的表面粘附纳米胶水,并固定成型为尖劈形状,获得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将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平行并间隔置于绒面织物的绒根处,再利用粘合剂将绒面织物表面的绒毛粘结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即获得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绒面织物的表面绒毛长度为3cm,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在绒面织物表面的间隔为2.3cm,玉米芯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8mm,PE颗粒的粒径为1.0mm,玉米芯粉末与PE粉末的混合比例为1.5:1,高温处理的温度为30℃,时间为20分钟,吸声材料的克重为2.0kg/m2,厚度为2.9cm。
[0019]对比实施例1
[0020]将织物的表面粘附纳米胶水,并固定成型为尖劈形状,获得尖劈状织物,将多个尖劈状织物平行并间隔置于绒面织物的绒根处,再利用纳米胶水将绒面织物表面的绒毛粘结在尖劈状织物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尖劈结构织物/玉米芯柔性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吸声材料由绒面织物和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组成,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是将农业废弃玉米芯粉末和PE粉末混合,并均匀撒在织物表面,再利用高温处理获得;多个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间隔排列在绒面织物表面,绒毛分别粘贴在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表面,绒面织物为机织物或针织物或非织造布,通过割绒处理或静电植绒获得,尖劈状织物由机织物或针织物或非织造布表面涂覆粘合剂和尖劈状成型而获得,尖劈状成型即利用粘合剂,将织物固定成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截面、内部中空的尖劈形状,粘合剂为纳米胶水或淀粉浆料;绒面织物的表面绒毛长度为1~5cm,尖劈状织物/玉米芯材料在绒面织物表面的间隔为0~3cm,玉米芯粉末的粒径为0.5~1.0mm,PE颗粒的粒径为0.8~1.5mm,玉米芯粉末与PE粉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亭刘佳琦叶晞茜俞益豪邹汉涛陈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