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66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表层,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层。该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为了避免患者在包扎后由于伤口的出血被无纺布吸附后而持续出血,通过在基材层的内部设置有PVC溶解膜包裹的蘸有75%医用酒精的洁净棉花丝,使得PVC溶解膜与患者的血液接触后会快速溶解并露出洁净棉花丝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主动消毒杀菌,同时露出的洁净棉花丝可以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封堵,避免患者的血液无谓的流失,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作为一种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以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布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行业,经常作为一次性口罩、实验服、伤口包扎等用品,而无纺布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通常是通过贴紧压迫在患者的伤口处,以对血管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减少血液流失和止血的效果,但是无纺布在吸收了一定的血液后会造成细菌的滋生,如果不及时更换的话就会导致患者的伤口处受到感染,造成病情的恶化,因此需要使用到一种医用抗菌无纺布。
[0003]现有的抗菌涂布无纺布在进行抗菌或抑菌作业时,通常采用的是在无纺布与患者伤口接触的一侧表面涂覆有相应的杀菌物质,例如壳聚糖等,从而刺激患者的伤口处快速愈合,避免患者的伤口长时间裸露而受到外部细菌的侵蚀,造成患者伤情加剧。
[0004]但是上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纺布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自身结构之间又会互相浸润,导致患者的伤口处流出的鲜血容易在无纺布内蔓延,进而导致患者的伤口大量出血,而且由于无纺布大多为绷带形式来对伤口进行包扎,这就更容易导致血液过多的流出,造成患者的虚弱,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表层,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层。
[0007]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制备基材层:
[0009]S11、取用一单位的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后得到聚酯纤维原材料,并将聚酯纤维原材料注入离心混合机中,同时以1:100比例加入膨松剂,得到聚酯纤维膨松剂混合液;
[0010]S12、取S11中得到的聚酯纤维膨松剂混合液于容器中,通过纺黏法与熔喷法相互交替喷丝的方式得到长短丝均匀的蓬松纤维网;
[0011]S13、取用蘸有75%医用酒精的洁净棉花丝,并在洁净棉花丝的外层包裹PVC溶解膜后以1g/cm2填充入S12中的蓬松纤维网中,以得到基材层;
[0012]S2、制备加强筋:
[0013]S21、取用一单位的硅灰石粉与氢氧化钙,使用球磨机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进行球
磨,经干燥处理后得到硅灰石粉氢氧化钙混合粉末;
[0014]S22、取用一单位的甲基丙烯酸酯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并注入到真空反应釜中进行高温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
[0015]S23、在S22中反应完成后采用风冷降温,当反应釜内温度降低至常温后向反应釜内加入甲基苯基硅油,静置1h,得到高温反应物;
[0016]S24、对S23中得到的高温反应物进行冷却,冷却至常温后依次加入一单位的双马来酰胺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氰基丙烯酸丁酯,同时向反应釜内注入氮气,并使得反应釜内的压强从0.1Mpa逐步提升至10MPa,得到二次反应物;
[0017]S25、将S21中得到的硅灰石粉氢氧化钙混合粉末与S24中得到的二次反应物与二甲基亚砜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热混合料,经超声处理、挤出造粒与注塑成型后得到直管状的加强筋;
[0018]S3、制备内表层:
[0019]S31、取用一单位的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后得到聚酯纤维原材料,并对聚酯纤维原材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使用螺杆挤出机对熔融状态的聚酯纤维原材料进行挤出,并通过喷吹装置对挤出的聚酯纤维熔体细流受到较高倍率拉伸而形成超细短纤维,然后堆积到凝网帘上,形成连续的短纤维网;
[0020]S32、取用一单位的抗生素溶解于35℃的0.9%的NaCl溶液中,使得NaCl溶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为0.5

5μg/ml;
[0021]S33、取用一单位的壳聚糖溶解于S3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并向混合溶液中注入一单位的凝胶溶液,得到二次混合溶液;
[0022]S34、对S33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溶液进行pH值调试,使得二次混合溶液pH值保持在7.35

7.45之间,得到三次混合溶液;
[0023]S35、将S31中得到的短纤维网放入S34中得到的三次混合溶液中进行混合浸泡,浸泡时间为5

8h;
[0024]S36、去S35中浸泡完成的短纤维网进行50℃无风烘干,得到内表层(3);
[0025]S4、制备外表层:
[0026]S41、取用一单位的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后得到聚酯纤维原材料,将聚酯纤维原材料经挤出机熔融混炼后,由纺丝机头的喷丝板挤出,形成熔体细流;
[0027]S42、采用高速骤冷空气对S41中挤出的熔体细流进行冷却,形成强度较高,性能较稳定的连续长丝,配合负压网帘得到成网均匀的纤维网;
[0028]S43、将盐酸、乙酸和多聚硅酸乙酯以1:10:3的比例溶解于20%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离心混合机混合2h,静置后得到二氧化硅溶胶;
[0029]S44、去S43中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后加入一单位的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采用离心混合机混合搅拌2h,并加入两单位的乙醇,以得到混合溶液;
[0030]S45、取S44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与水以1:50的比例稀释,得到疏水涂料;
[0031]S46、取S42中得到的纤维网于S45中得到的疏水涂料中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h,取出后室温风干,得到外表层;
[0032]S5、制备无纺布:
[0033]S51、取S2中得到的加强筋,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分别插入到S1中得到的基材层的左
右两侧;
[0034]S52、取用相同长度的基材层、内表层和外表层,通过水刺法加固方式使得内表层和外表层固定在基材层的内外两侧外壁上,以得到无纺布。
[0035]优选的,所述基材层在成型时通过相应的模具在基材层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加强筋相适配的穿孔。
[0036]优选的,所述S11中使用的膨松剂包括30%的醇醚类、20%的醇类、25%的碱、5%的无机多元酸以及20%的去离子水。
[0037]优选的,所述S12中,一组喷丝设备包含两台纺黏法非织造布成型机与一台熔喷法非织造布成型机,并且熔喷法非织造布成型机设置在两台纺黏法非织造布成型机之间。
[0038]优选的,所述S13中所取用的洁净棉花丝为经过脱水加工后的洁净棉花,再由除杂装置和成丝设备制成洁净棉花丝。
[0039]优选的,所述S25中得到的加强筋在注塑成型后表面经过糙面处理。
[0040]优选的,所述S34中进行pH值调试时采用添加NaCl溶液来对S33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溶液进行稀释,并使用pH检测仪进行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包括基材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1)的内部穿设有加强筋(2),所述基材层(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表层(3),所述基材层(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层(4)。2.一种医用抗菌涂布无纺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基材层(1):S11、取用一单位的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后得到聚酯纤维原材料,并将聚酯纤维原材料注入离心混合机中,同时以1:100比例加入膨松剂,得到聚酯纤维膨松剂混合液;S12、取S11中得到的聚酯纤维膨松剂混合液于容器中,通过纺黏法与熔喷法相互交替喷丝的方式得到长短丝均匀的蓬松纤维网;S13、取用蘸有75%医用酒精的洁净棉花丝,并在洁净棉花丝的外层包裹PVC溶解膜后以1g/cm2填充入S12中的蓬松纤维网中,以得到基材层(1);S2、制备加强筋(2):S21、取用一单位的硅灰石粉与氢氧化钙,使用球磨机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进行球磨,经干燥处理后得到硅灰石粉氢氧化钙混合粉末;S22、取用一单位的甲基丙烯酸酯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并注入到真空反应釜中进行高温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30min;S23、在S22中反应完成后采用风冷降温,当反应釜内温度降低至常温后向反应釜内加入甲基苯基硅油,静置1h,得到高温反应物;S24、对S23中得到的高温反应物进行冷却,冷却至常温后依次加入一单位的双马来酰胺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氰基丙烯酸丁酯,同时向反应釜内注入氮气,并使得反应釜内的压强从0.1Mpa逐步提升至10MPa,得到二次反应物;S25、将S21中得到的硅灰石粉氢氧化钙混合粉末与S24中得到的二次反应物与二甲基亚砜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热混合料,经超声处理、挤出造粒与注塑成型后得到直管状的加强筋(2);S3、制备内表层(3):S31、取用一单位的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聚后得到聚酯纤维原材料,并对聚酯纤维原材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使用螺杆挤出机对熔融状态的聚酯纤维原材料进行挤出,并通过喷吹装置对挤出的聚酯纤维熔体细流受到较高倍率拉伸而形成超细短纤维,然后堆积到凝网帘上,形成连续的短纤维网;S32、取用一单位的抗生素溶解于35℃的0.9%的NaCl溶液中,使得NaCl溶液中的抗生素浓度为0.5

5μg/ml;S33、取用一单位的壳聚糖溶解于S3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并向混合溶液中注入一单位的凝胶溶液,得到二次混合溶液;S34、对S33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溶液进行pH值调试,使得二次混合溶液pH值保持在7.35

7.45之间,得到三次混合溶液;S35、将S31中得到的短纤维网放入S34中得到的三次混合溶液中进行混合浸泡,浸泡时间为5

8h;S36、去S35中浸泡完成的短纤维网进行50℃无风烘干,得到内表层(3);S4、制备外表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业王树望
申请(专利权)人:萍乡小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