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磷化铟晶片表面质量的清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清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改善磷化铟晶片表面质量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磷化铟晶片是许多电子和光电子领域器件的基础衬底材料,基于其制造的包括光模块器件、传感器件、射频器件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全球尤其是中国对磷化铟晶片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而实现这些器件的制备需要在晶片表面进行外延工艺,在此工艺过程中,磷化铟晶片的表面质量决定了外延工艺的成败以及最终器件的质量。
[0003]目前常规的磷化铟晶片的表面清洗中以SC1溶液为主,这种清洗溶液对于去除表面颗粒作用有一定效果;但SC1对有机物,微颗粒的去除在一道工序中不能被全部去除。由于该工艺对晶片表面残留的液体蜡、脏污、微颗粒等去除并不完全,会导致在较复杂的外延后出现密集点和彗星状缺陷,影响外延良率导致器件端出现异常。
[0004]因此为了有效去除晶片表面药水、脏污、微颗粒缺陷,以获得高洁净表面,达到Epi
‑
ready要求;有效解决外延中由于液体蜡残留产生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磷化铟晶片表面质量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抛光结束的磷化铟晶片浸于预清洗溶液中清洗;S2取出清洗后的晶片,置于溢流槽中冲洗后甩干;S3将冲洗结束后晶片浸于柠檬酸液中清洗;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晶片置于溢流槽中冲洗后浸泡于水中;S5将步骤S4处理后的晶片单片浸于预清洗溶液中清洗后冲水;S6将步骤S5冲洗结束后晶片单片浸于稀硫酸液中清洗后冲水并甩干;S7将步骤S6处理后的晶片单片浸于浓硫酸液中清洗;S8将步骤S7处理后的晶片单片冲水并甩干。2.根据权利书要求1所述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预清洗溶液为氢氧化铵和过氧化氢或乙醇和过氧化氢的混和溶液,其中氢氧化铵溶液的质量浓度25至30%,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浓度在26至32%,氢氧化铵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或乙醇和过氧化氢体积比在1:2至1:5进行混合使用,浸于预清洗溶液中清洗的清洗时间5至7min,温度在20至25C
°
。3.根据权利书要求1所述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溢流槽冲洗,冲洗水为去离子水,冲洗时间1至3min;甩干方法为通热氮气旋转甩干机干燥,干燥时间为6至8min。4.根据权利书要求1所述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柠檬酸液为柠檬酸和水组成溶液,柠檬酸溶液质量浓度在3%至5%,温度在20至25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茂旭,刘汉保,韦华,刘建良,杨绍楠,李晓宏,孙清,牛应硕,韩家贤,赵兴凯,王顺金,杨春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