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电飞机的综合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453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电飞机的综合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用于座舱的蒸气循环制冷系统,以及用于电子设备舱的逆升压回冷式制冷循环系统。环境空气经压气机压缩成为高压气源,冷凝器由燃油与冷凝器换热。座舱排气流量大且温度不高,过滤后经压气机压缩成为高压气源,进入回冷器后冷却,再通过涡轮膨胀降温,进入空调区域承担热负荷,在回冷器再热后经压气机抽吸升压排出舱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发动机引气,使用燃油做为冷凝器冷源,充分利用座舱排气,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引气需求,适用于高超声速飞行时冲压空气不再适合作为冷源的工作环境,具有降低发动机复杂程度和减少造价,维护发动机性能,制冷效率高,制冷量大的优点。制冷量大的优点。制冷量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电飞机的综合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制冷系统领域,涉及多电飞机用座舱及电子设备舱综合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飞机上的座舱,电子设备舱均需要空调制冷,以保障驾乘人员安全与舒适性及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多电飞机技术是航空科技发展的一项全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飞机设计理念,是飞机技术发展史的一次革命。在多电飞机技术中,电能成为飞机上唯一的二次能源,极大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地面支援能力。
[0003]随着现代飞机的高速发展,现代高性能战斗机的航电设备发热量较以往机型剧增,同时对高声速巡航能力的高要求,使传统的空气热沉难以满足制冷需求,因此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成为当今机载环境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是此系统仍有不足之处:1、在高超声速飞行时,冲压空气不再适用于作为冷源使用。2、用发动机压气机引气时,所引空气可能受到燃油燃烧产物和滑油系统泄露的污染,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供气压力的变化受发动机工况的影响较大。逆升压式回冷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经济高效等特点,但是同样由于高超声速飞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电飞机的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主制冷通路、回冷通路以及制冷循环通路,主制冷通路,按照冷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压气机(1)、蒸发器(2)和座舱;回冷通路,设于座舱的排气出口的气路下游,用于冷却座舱排出气体,按照冷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压气机(11)、回冷器(12)和冷却涡轮(14),其中,冷却涡轮(14)与电子设备舱冷板换热后返回回冷器(12),经第三压气机(13)抽吸、升压后排出舱外;制冷循环通路,通路的入口、出口分别连接蒸发器(2)的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按照制冷方向依次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4)、中间冷却器(6)、和干燥过滤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与中间冷却器(6)之间设有一级节流阀(5),干燥过滤器(7)与蒸发器(2)之间设有二级节流阀(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的排气出口与第二压气机(11)之间依次设有过滤器(9)和吸附器(10)对排气进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冷却器(6)包含制冷剂入口、气相制冷剂出口、液相制冷剂出口,压缩机(3)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4)热侧入口连接,燃油通过管道进入冷凝器(4)冷侧入口,自冷侧出口通过管道送往燃油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飞机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由电驱动压气机通过机身空气入口直接从环境吸气,压缩至一定压力后通过蒸发器(2)充分冷却后进入座舱制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飞机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在冷凝器(4)中由燃油作为冷源散热冷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飞机综合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座舱排气依次通过过滤器(9),吸附器(10)除去排气烟雾和尘埃后,经电驱动压气机(11)压缩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