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40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底壳本体,所述底壳本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交错设置,并将所述底壁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部分相邻的所述子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底壁上的子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以提升油底壳的平面模态,改善NVH性能。改善NVH性能。改善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作为燃油汽车的主要动力设备,对燃油汽车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而发动机油底壳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主要作用是储存并提供发动机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润滑机油。
[0003]申请号为202122171865.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油底壳本体内部构成一个腔体,腔体的一侧为弧面部,能够减轻油底壳的质量。腔体的上端设置边沿,腔体内设置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设置在弧面部上并连接腔体底部与边沿的内侧壁,第二加强连接腔体底部与弧面部,第一加强部为主体结构,第二加强部为辅助结构能够有效加强油底壳本体的结构强度。
[0004]上述油底壳结构虽然在腔体内增加了加强组件,但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底面为大平面,且外壁没有贯穿油底壳的加强筋,面平滑而且结构强度较低,在实际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动机内部的工作噪声会由油底壳传出,降低了发动机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发动机油底壳底面模态性能影响发动机NVH性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及车辆。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底壳本体,所述底壳本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交错设置,并将所述底壁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部分相邻的所述子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
[0008]可选的,部分所述子区域内设有向所述底壁内凹陷的凹坑。
[0009]可选的,所述凹坑的深度为2

3mm。
[0010]可选的,所述凹坑与所述底壁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曲面;
[0011]和/或,所述底壳本体包括与所述底壁边缘相连的外周壁,处于所述底壁边缘上的多个子区域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曲面。
[0012]可选的,所述外周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壁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0013]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底壁分别延伸至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底壁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
[0014]可选的,所述第四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水泵支架。
[0015]可选的,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子区域之间的高度差为4

5mm。
[0016]可选的,所述底壳本体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壳本体连接。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和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所述底壳本体与所述发动机缸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壳本体和所述发动机缸体上。
[0018]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0019]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将底壁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部分相邻的子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形成阶梯状,将底壁分割成具有高度差的平面,减少大平面的面积,提升平面模态,改善发动机的NVH性能。通过在底壳本体在底壁上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交错设置,进一步减少底壁大平面的存在,提升底壳本体的刚度,增加弯曲模态,改善NVH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的底部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中A

A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与缸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7]1、底壳本体;11、底壁;111、子区域;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23、第三侧壁;124、第四侧壁;13、安装孔;
[0028]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挡油板;5、发动机缸体;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竖直”、“水平”、“上”、“下”、“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使用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件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底壳本体1,所述底壳本体1包括底壁11,所述底壁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所述第一加强筋2和所述第二加强筋3交错设置,并将所述底壁11划分为多个子区域111,部分
相邻的所述子区域111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具体地,高度方向指的是垂直于底壁11的方向。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2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将底壁11划分为多个子区域111,部分相邻的子区域111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形成阶梯状,将底壳本体1的底壁11分割成具有高度差的平面,减少大平面的面积,提升平面模态,改善发动机的NVH性能。通过在底壳本体1外壁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2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第一加强筋2和第二加强筋3交错设置,进一步减少底壁11大平面的存在,提升底壳本体1的刚度,增加弯曲模态,改善NVH性能。
[0034]如图1

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子区域111内设有向所述底壁11内凹陷的凹坑,减少大平面的面积,提升平面模态。
[00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坑的深度为2

3mm。
[0036]如图1所示,在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本体,所述底壳本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交错设置,并将所述底壁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部分相邻的所述子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位,部分所述子区域内设有向所述底壁内凹陷的凹坑;所述凹坑与所述底壁之间设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为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深度为2

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本体包括与所述底壁边缘相连的外周壁,处于所述底壁边缘上的多个子区域和所述外周壁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为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壁的第一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康郑俊丽李俊德雷忠琦吴樟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