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08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车辆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油底壳组件,油底壳组件包括上油底壳和下油底壳,其中,上油底壳具有回油腔以及与回油腔连通的多个导流口,且各导流口均用于与气缸连通,以使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导流口流入回油腔;下油底壳位于上油底壳的下方,并与上油底壳连接,下油底壳具有储油腔,储油腔与回油腔通过回油腔的底部开设的至少一个回油口连通,以使回油腔内的机油通过回油口流入储油腔内;其中,多个导流口中至少一个导流口的过流面积为S1,其中,800mm2≤S1≤1000mm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油的回流速度较慢、驾驶员观察机油液位时不够准确的问题。液位时不够准确的问题。液位时不够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运行后,发动机气缸内的机油会顺着上油底壳的回油道返回至下油底壳内,回油道的回油面积通常较小,机油的回流速度较慢,回流的时长较长,驾驶员停车后立刻对机油的液位进行检查时,部分机油残留在上油底壳内,未充分回流至下油底壳,导致驾驶员观察机油尺液位的读数时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油的回流速度较慢、驾驶员观察机油液位时不够准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上油底壳和下油底壳,其中,上油底壳具有回油腔以及与回油腔连通的多个导流口,且各导流口均用于与气缸连通,以使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导流口流入回油腔;下油底壳位于上油底壳的下方,并与上油底壳连接,下油底壳具有储油腔,储油腔与回油腔通过回油腔的底部开设的至少一个回油口连通,以使回油腔内的机油通过回油口流入储油腔内;其中,多个导流口中至少一个导流口的过流面积为S1,其中,800mm2≤S1≤1000mm2。
[0005]进一步地,多个导流口中至少两个导流口的截面形状不一致。
[0006]进一步地,导流口为多个,上油底壳的回油总面积为S2,其中,S2为多个导流口的过流面积之和,回油总面积S2满足:4000mm2≤S2≤6000mm2。
[0007]进一步地,回油总面积S2为5552.15mm2。
[0008]进一步地,上油底壳相对于下油底壳倾斜设置,回油腔的腔底面在液位最低的位置处开设有泄油孔,泄油孔用于连通回油腔和储油腔,以使回油腔的液位最低位置处的机油及时回流至储油腔内。
[0009]进一步地,回油腔的液位最低位置处沿第一方向A延伸设置,泄油孔为多个,多个泄油孔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置在回油腔的液位最低位置处。
[0010]进一步地,回油腔的腔底面上具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第二方向B延伸设置,第二方向B与第一方向A呈夹角地设置,多个加强筋的底面均凸出于上油底壳的底面,以在上油底壳朝向下油底壳一侧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凸筋,在回油腔的液位最低位置处的延伸方向上依次经过多个加强筋,经过回油腔的最低位置处的各加强筋处均开设有泄油孔。
[0011]进一步地,多个加强筋中至少一个加强筋处具有两个泄油孔。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油底壳组件,气缸与油底壳组件的上油底壳通过导流口连通,油底壳组件为上述的油底壳组件。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为上述的
发动机。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导流口流入回油腔,再通过回油腔底部开设的回油口流入下油底壳的储油腔内,多个导流口中至少一个导流口的过流面积为S1,其中,800mm2≤S1≤1000mm2,增加了导流口的过流面积,从而增加了机油的回流速度,缩短的机油的回流时间,机油回流时长由30min降低至10min以下,使气缸内的机油尽快通过上油底壳最终到达下油底壳的储油腔内,驾驶员停车后立刻对机油的液位进行检查时,也能保证储油腔内的机油尺液位读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油底壳组件的上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上油底壳的背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9]10、上油底壳;11、回油腔;111、回油口;112、泄油孔;113、加强筋;12、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油的回流速度较慢、驾驶员观察机油液位时不够准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和车辆。
[0022]车辆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为上述和下述的发动机。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油底壳组件,气缸与油底壳组件的上油底壳10通过导流口12连通,油底壳组件为上述和下述的油底壳组件。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气缸进油管路的总过流面积为800.9mm2,气缸出油管路的总过流面积为893.2mm2。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油底壳组件包括上油底壳10和下油底壳,其中,上油底壳10具有回油腔11以及与回油腔11连通的多个导流口12,且各导流口12均用于与气缸连通,以使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导流口12流入回油腔11;下油底壳位于上油底壳10的下方,并与上油底壳10连接,下油底壳具有储油腔,储油腔与回油腔11通过回油腔11的底部开设的至少一个回油口111连通,以使回油腔11内的机油通过回油口111流入储油腔内;其中,多个导流口12中至少一个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为S1,其中,800mm2≤S1≤1000mm2。
[0025]通过将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导流口12流入回油腔11,再通过回油腔11底部开设的回油口111流入下油底壳的储油腔内,多个导流口12中至少一个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为S1,
其中,800mm2≤S1≤1000mm2,增加了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从而增加了机油的回流速度,缩短的机油的回流时间,使气缸内的机油尽快通过上油底壳10最终到达下油底壳的储油腔内,驾驶员停车后立刻对机油的液位进行检查时,也能保证机油液位读数的准确性。
[0026]优选地,多个导流口12中至少一个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S1为951mm2。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导流口12中至少两个导流口12的截面形状不一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导流口12为多个,上油底壳10的回油总面积为S2,其中,S2为多个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之和,回油总面积S2满足:4000mm2≤S2≤6000mm2。
[0029]优选地,回油总面积S2为5552.15mm2。
[0030]上油底壳10相对于下油底壳倾斜设置,回油腔11的腔底面在液位最低的位置处开设有泄油孔112,泄油孔112用于连通回油腔11和储油腔,以使回油腔11的液位最低位置处的机油及时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油底壳(10),所述上油底壳(10)具有回油腔(11)以及与所述回油腔(11)连通的多个导流口(12),且各所述导流口(12)均用于与气缸连通,以使气缸内的机油通过各所述导流口(12)流入所述回油腔(11);下油底壳,所述下油底壳位于所述上油底壳(10)的下方,并与所述上油底壳(10)连接,所述下油底壳具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回油腔(11)通过所述回油腔(11)的底部开设的至少一个回油口(111)连通,以使所述回油腔(11)内的机油通过所述回油口(111)流入所述储油腔内;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口(12)中至少一个所述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为S1,其中,800mm2≤S1≤1000m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口(12)中至少两个所述导流口(12)的截面形状不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12)为多个,所述上油底壳(10)的回油总面积为S2,其中,S2为多个所述导流口(12)的过流面积之和,所述回油总面积S2满足:4000mm2≤S2≤6000mm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总面积S2为5552.15mm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底壳(10)相对于所述下油底壳倾斜设置,所述回油腔(11)的腔底面在液位最低的位置处开设有泄油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蕾王义夫赵志聪唐旭张鹏赵华赵佳玉申展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