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78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胎体,所述胎体两侧中下部设置钢丝帘布层,所述钢丝帘布层为钢丝缠绕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柱状体,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外侧敷贴气密层,所述气密层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另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敷贴子口耐磨胶,所述子口耐磨胶上部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下部反包钢丝帘布层、胎体和气密层,所述子口耐磨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表面还敷贴胎侧胶。能够有效降低半成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轮胎装配困难,提升舒适性。提升舒适性。提升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轿车轮胎胎圈生产加工方式,需要对轮胎的胎圈钢丝进行覆胶后使用专用的设备卷取成型,然后使用专用的设备进行三角胶敷贴,一个完成胎圈的加工就需要使用两种专用的设备进行加工,增加了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制造工序,同时因为加工工序的增加,也提高了轮胎胎圈半成品的不良率;传统的胎圈结构在进行轮胎装配时易产生轮胎装配困难的问题,同时传统的轮胎胎圈结构由于需要使用三角胶导致胎圈部位刚性较大,对于振动的隔离效果较差,汽车在粗糙路面行驶时容易产生细小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半成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轮胎装配困难,提升舒适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包括胎体,
[0005]所述胎体两侧中下部设置钢丝帘布层,所述钢丝帘布层为钢丝缠绕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柱状体,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外侧敷贴气密层,所述气密层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另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敷贴子口耐磨胶,所述子口耐磨胶上部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下部反包钢丝帘布层、胎体和气密层。
[0006]作为优化,所述子口耐磨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表面还敷贴胎侧胶。
[0007]作为优化,所述钢丝帘布层是用钢丝缠绕形成的中心镂空的柱状体结构。
[0008]作为优化,两侧所述钢丝帘布层的高度不一致。
[0009]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的生产方法,根据上述所述的胎圈,其生产步骤为:
[0010]S1:将气密层贴于成型鼓上;
[0011]S2:将钢丝覆胶后,缠绕形成中部镂空的柱状体结构,形成钢丝帘布层;
[0012]S3:将所述S2步骤中制作好的钢丝帘布层缠绕与所述气密层上方形成钢丝帘布层1;
[0013]S4:将胎体贴与所述气密层和所述钢丝帘布层1的上方;
[0014]S5:将所述S2步骤中制作好的钢丝帘布层缠绕在所述胎体的另一侧,形成钢丝帘布层2;
[0015]S6:将子口耐磨胶和胎侧胶压出复合胎侧贴于胎体和钢丝帘布层2的上方组合成胎筒。
[0016]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采用钢丝帘布夹胎体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胎体反包三角胶的结构更加牢固,这样轮胎的高速和耐久性能会更好;
[0018](2)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可以保证轮胎的操纵性能,可降低轿车轮胎胎圈部位刚性,改善装配困难问题,提升轿车轮胎胎圈部位对于振动的隔离,从而提升舒适性;
[0019](3)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生产方法,可减少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半成品的不良率,提高轮胎一次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方案中胎圈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方案中钢丝帘布层缠绕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方案中胎圈生产制造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方案轮胎纵向刚性试验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方案轮胎横向刚性试验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方案4543、454型三角胶结构胎圈与钢丝帘布层胎圈性能测试对比图;
[0027]其中1

钢丝帘布层1;2

钢丝帘布层2;3

胎体;4

子口耐磨胶;5

气密层; 6

胎侧胶;7

成型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了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及其生产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半成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轮胎装配困难,提升舒适性。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包括胎体3,所述胎体3两侧中下部设置钢丝帘布层,所述钢丝帘布层为钢丝缠绕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柱状体,本方案中是由1*3*0.2mm+6*0.35mm规格的钢丝帘线进行覆胶后,于成型时缠绕形成。钢丝帘布层的作用是在轮辋圆周方向可保证轮胎固定在轮辋上,在轮胎径向方向可代替传统的三角胶保证轮胎的操纵性能;另外可降低轿车轮胎胎圈部位刚性,改善装配困难问题,提升轿车轮胎胎圈部位对于振动的隔离,从而提升舒适性。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外侧敷贴气密层5,即钢丝帘布层1外侧敷贴气密层5,所述气密,5从钢丝帘布层过度到所述胎体 3的表面覆盖胎体3的一侧,胎体3的另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敷贴子口耐磨胶 4,所述子口耐磨胶4上部过度到所述胎体3的表面,下部反包钢丝帘布层、胎体3和气密层3。这种反包胎体的结构,使得胎体在两侧钢丝帘布层之间夹住,使得胎体的固定更加牢固,提高轮胎使用的耐久性能。
[0032]具体的,所述子口耐磨胶4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表面还敷贴胎侧胶6。
[003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钢丝帘布层是用钢丝缠绕形成的中心镂空的柱状体结构。本方案中是由1*3*0.2mm+6*0.35mm规格的钢丝帘线进行覆胶后,于成型时缠绕形成。其他方案中,也可采用可用7*7*0.22mm钢丝、 3+9+15*0.22mm+1*0.15mm钢丝、1*2*0.30mm钢丝等进行替代,且不局限以上规格。
[0034]具体的,两侧所述钢丝帘布层的高度不一致,即钢丝帘布层1和钢丝帘布层2采取错位的方式,例如钢丝帘布层1高度设置在25mm,则钢丝帘布层2 的高度可以选择24mm或者26mm。这样即可以保证轮胎操控性能,又避免轮胎性能设计过剩带来的舒适性差或性能设计不足带来的操控性差的问题,而胎圈钢丝帘布层1或2在底部进行缠绕时可以根据不同轮胎对轮辋与胎圈的着合力要求更换底部缠绕层数,即确保轮胎的装配问题,又保证轮胎不存在脱圈的风险。
[0035]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的生产方法,可减少轮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半成品的不良率,提高轮胎一次合格率。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包括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两侧中下部设置钢丝帘布层,所述钢丝帘布层为钢丝缠绕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柱状体,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外侧敷贴气密层,所述气密层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另一侧所述钢丝帘布层敷贴子口耐磨胶,所述子口耐磨胶上部过度到所述胎体的表面,下部反包钢丝帘布层、胎体和气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口耐磨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表面还敷贴胎侧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胎圈结构的轿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布层是用钢丝缠绕形成的中心镂空的柱状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陈亚婷王君徐伟赵帅魏颖王振卢艳伟贾永华孙超赵笑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