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护套压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40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该压合器是在放线滑轮基础上改造而成,配置有一个大滑轮以及下部对应的两个小轴承,所述大滑轮凹槽和压合护套突起部的两个小轴承实现三点固定,保证了对护套的纵向、横向两个方向的固定,所述小轴承可固定在与外部框架相连的扣板上,扣板上的椭圆孔扣合孔,保证拆卸方便和安装便利;与护套的接触面的大滑轮,保证了压合器在护套上的滑行,施工中对护套外表面不形成损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绝缘护套压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对接触网平稳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山区铁路,往往多桥 梁、隧道,地质,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受气候、地形、地质影响,隧道内水害、冰害严重容易形 成电流泄露,并且对承力索形成的腐蚀也特别大。为解决绝缘承力索电流泄露、腐蚀,保证 接触网平稳运行,需要对隧道承力索加装绝缘护套。 绝缘护套的切面图如图1所示,包括带开口的环形套体1,以及在开口处的相对的 两个压合翼2、3,第一压合翼2带有一个突起部4,第二压合翼3带有与所述突起部相对应 的凹槽5,压合时,将线索放入绝缘护套中,在两个压合翼2、3上抹上粘合剂,例如胶水,将 所述突起部4压入所述凹槽5,通过粘合剂将所述两个压合翼压合胶结,从而实现将线索密 封实现绝缘,可以隔绝外界水汽的腐蚀,因其绝缘也可防止电流泄露。 现有的做法主要是人工压合,并无专用工具来实现压合施工,因而需要一种适合 工程需要的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用于高效密 封压合绝缘护套并不对绝缘护套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包括一滑轮固定框体,在所述框体内上部通过轴固定有一个大滑轮,在大滑轮下面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相对各安装一个小轴承,即第一小轴承,第二小轴承,所述小轴承的轴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框体外部,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的轴承体中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第一小轴承位于所述框体左侧,该第一小轴承的轴一端与所述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体分离,其中 与框体连接的轴一端通过合页连接,所述与框体分离的一端配备有一个卡扣或锁 扣装置,用于在闭合时与所述框体扣接在一起。 所述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进一步包括一个扣板,该扣板一侧与所述框体通过合 页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框体通过扣件扣接;所述第一小轴承的轴沿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扣 板上。 所述第二小轴承位于所述框体右侧,该第二小轴承的转轴沿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 框体上。 所述滑轮固定框体上进一步包括一个标尺槽,所述大滑轮的轴固定在所述标尺槽 内,通过移动大滑轮轴在标尺槽上固定的位置,调节与小轴承的间距,固定时采用锁扣或螺 栓固定方式。 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之间的水平间距,根据绝缘护套的厚度来确定,其厚度小于护套套壁厚度的2倍。 所述滑轮固定框体的外部顶上安装有一个挂环。所述滑轮固定框体的外部底板上 安装有一个挂钩。 所述大滑轮为内凹形滑轮,其内凹弧度与绝缘护套匹配。所述第一、第二小轴承是 型号为6102型的小轴承。 本技术的绝缘护套压合器的大滑轮和压合护套突起部和凹槽的两个小轴承3 点固定,保证了对护套的纵向、横向两个方向的固定。扣板上椭圆孔扣合孔,保证拆卸方便 和安装便利;与护套的接触面的滑轮,保证了压合器在护套上的滑行,施工中对护套外表面 不形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绝缘护套未压合时的切面示意图; 图2是绝缘护套的正视图与侧视图对照示意图; 图3是绝缘护套的正视图; 图4是绝缘护套的45度角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应用于各种承力索绝缘 护套的压合器,利用该压合器进行有效密封压合并且在压合时不会损伤绝缘护套。 该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是在现有放线滑轮基础上改造而成,如图2所示,所述 放线滑轮包括一个滑轮固定框体21,在所述框体外部顶上安装有一个挂环22,在框体21内 上部通过轴固定有一个大滑轮23,在大滑轮23下面的所述框体左右两个侧面各安装一个 小轴承,即第一小轴承24,第二小轴承25,所述小轴承的轴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框体外 部,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的轴承体中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大滑轮为内凹性滑 轮,可以与绝缘护套紧密贴合。所述小轴承的轴承体为圆盘形,其型号为6102型小轴承。 位于左侧的第一小轴承24的轴一端所述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框体分离,其 中,与框体连接的轴一端可以通过合页连接,以便使得该第一小轴承24可以向左侧从下而 上的绕连接点旋转,所述与框体分离的一端配备有一个卡扣或锁扣装置,用于在闭合时与 所述框体扣接在一起。该左侧第一小轴承可向外旋转打开,目的是为了便于放入绝缘护套 和承力索。 位于右侧的第二小轴承25的转轴直接沿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框体上即可。 进一步地,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设计为右侧的第二小轴承25可以与左侧的第一 小轴承24配置一样,即也可向右侧旋转打开,并闭合时可锁扣固定至所述框体上。 本技术对放线滑轮改造,增加所述第一、第二小轴承作为底部对称滑轮后,进 一步,该滑轮固定框体上进一步包括一个标尺槽26,所述大滑轮23的轴固定在所述标尺槽 内,通过移动大滑轮23的轴在标尺槽上固定的位置,可以调节与小轴承24、25的间距,使得 该压合器可以适合不同型号的承力索绝缘护套;固定时可以采用锁扣或螺栓固定方式。 所述左侧第一小轴承的轴可以固定在扣板27上,该扣板27 —侧与所述框体通过 合页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框体通过扣件28扣接。 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之间的水平间距,可以根据绝缘护套的厚度来确定,其厚度应小于护套厚度的2倍,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要压合的程度进行调节。 压合时,图1所示的绝缘护套包裹承力索水平前进,两个压合翼在所述两个小轴承的水平压力下相对贴合,为增加密封效果,通常会在进入压合器前在所述压合翼上涂抹粘合剂,所述大滑轮根据绝缘护套的型号,可以调节其位置,对绝缘护套施加向下压力,使得两个压合翼更好的进入两个小轴承之间的压合空间,达到最好的压合效果。 如图3、图4所示,本压合器大滑轮和压合护套突起部和凹槽的两个小轴承3点固定,保证了对护套的纵向、横向两个方向的固定。扣板上椭圆孔扣合孔,保证拆卸方便和安装便利;与护套的接触面的滑轮,保证了压合器在护套上的滑行,施工中对护套外表面不形成损伤。 进一步地,由于该压合器是根据放线滑轮改造而来,因而在该压合器上仍可保留位于滑轮框体底部的挂钩,例如图2、图3所示的挂钩29。由此,该压合器即可作为放线滑轮来使用,也可作为绝缘护套压合器使用,该压合器兼具放线与压合两种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包括一滑轮固定框体,在所述框体内上部通过轴固定有一个大滑轮,在大滑轮下面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相对各安装一个小轴承,即第一小轴承,第二小轴承,所述小轴承的轴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框体外部,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的轴承体中线在同一水平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轴承位于所述框体左侧,该第一小轴承的轴一端与所述框体连接,另一端 与所述框体分离,其中与框体连接的轴一端通过合页连接,所述与框体分离的一端配备有一个卡扣或锁扣装 置,用于在闭合时与所述框体扣接在一起。3. 如权利要求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力索绝缘护套压合器,包括一滑轮固定框体,在所述框体内上部通过轴固定有一个大滑轮,在大滑轮下面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个侧面相对各安装一个小轴承,即第一小轴承,第二小轴承,所述小轴承的轴为垂直方向固定在所述框体外部,所述第一小轴承和第二小轴承的轴承体中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顺河孟学军黄显杰张广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