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保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64552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和方法,该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判决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与缓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的保护电压,并将判决结果发送至缓启单元;缓启单元,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缓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装置的输出端相连,若所述判决单元判断所述输入电压不超过所述预设的保护电压,且在预设的延迟时间内保持稳定,则所述缓启单元将所述输入电压输出至所述装置的输出端,否则,不向所述装置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压保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高压电源误连接在低压 设备上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和设备通常都是通过将外部电源适配器连接在待供电设备与电 源之间来实现供电的,但是由于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大厂家的设备适用的电压不尽相 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当客户误将不同厂家的适配器连接在设备上时,有可能因为适配 器电压与设备不匹配而损坏设备,尤其在将高压适配器误连接在低压设备上时,可能直接 导致低压设备过压烧毁。现有的防止高压适配器误连接在低压设备上的方案是采用专用保护器件,即在设 备上采用保险丝等过压保护专用芯片。但是,现有的保险丝等过压保护专用芯片存在误供 电现象,即当连接高压适配器时,在输入电压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对设备的短暂性供电, 只有当输入电压达到设定的保护值时才会将电源关断,这样就使得设备在电源接通时会有 瞬间供电的状态,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_4]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其能够保证只有在正确稳定的 电源接入时,才对设备进行供电。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出了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其包括判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决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与缓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的保护电压,并将判决结果发送至缓启单元;缓启单元,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缓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装置的输出端相连,若所述判决单元判断为所述输入电压不超过所述预设的保护电压,且在预设的延迟时间内保持稳定,则所述缓启单元将所述输入电压输出至所述装置的输出端,否则,不向所述装置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决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入端,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与缓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判断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预设的保护电压,并将判决结果发送至缓启单元;缓启单元,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判决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缓启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装置的输出端相连,若所述判决单元判断为所述输入电压不超过所述预设的保护电压,且在预设的延迟时间内保持稳定,则所述缓启单元将所述输入电压输出至所述装置的输出端,否则,不向所述装置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决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其源极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入端,漏极与所述缓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稳压二极管,其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负极连接至接地端;以及第二电阻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所述缓启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其源极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入端,其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 其漏极连接至所述装置的输出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