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89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将燃料以高压排出、且能够抑制柱塞与缸的粘连的燃料泵。高压燃料供给泵包括:进行往复运动的柱塞;引导柱塞的往复运动的导向孔在轴向上延伸的缸;和泵主体,其具有用于供缸压入其中的第三室(缸插入孔),和与第三室连通的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容积增减的加压室。缸与泵主体之间产生的固定间隙的压力设定成与柱塞与缸之间产生的滑动间隙的压力相等或者为其以上。力相等或者为其以上。力相等或者为其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燃料成为高压而向发动机供给的燃料泵。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燃料泵,例如有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具有壳体、吸入阀、排出阀和减压阀。壳体具有缸,缸是收纳将柱塞可滑动地保持的缸套并且形成加压室的阶梯状的筒形状的空间。吸入阀在不对电磁螺线管供给电流的状态下开阀,在对电磁螺线管供给电流时开阀而将燃料吸入加压室。
[0003]排出阀安装在壳体的排出阀收纳部,排出阀收纳部经由燃料排出孔与加压室连通。在加压室中加压了的高压的燃料被供给到排出阀。排出阀在所供给的燃料的压力成为规定的压力以上时开阀,通过了排出阀的燃料被压送到蓄压器。
[0004]另外,减压阀组装在壳体的减压阀收纳部中,减压阀收纳部与比排出阀靠下游侧的高压区域连通并且经由连通路与加压室连通。减压阀在高压区域的燃料的压力成为特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开阀,将高压的燃料回流到加压室。
[0005]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高压燃料供给泵形成为缸的平面部被主体的平面部推压的构造。以下,将缸的平面部与主体的平面部的推压部分作为“面推压部”。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8621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但是,面推压部的密封性不稳定。即,有的个体(高压燃料供给泵)能够防止燃料的浸入(穿过),而另外的个体(高压燃料供给泵)不能防止燃料的浸入(穿过)。而且,即使是相同的个体(高压燃料供给泵),根据运转条件和环境的不同,也有时能够防止燃料的浸入(穿过),有时不能够防止。
[0011]在加压室的压力(以下称为“加压室压”。)为高压的情况下,在柱塞与缸的微小的滑动间隙中的加压室侧的端部,成为与加压室压相同的压力。滑动间隙的压力随着向加压室侧的相反侧去而逐渐降低,在加压室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成为低压(与副室相同的压力)。
[0012]在由缸与主体的面推压部能够完全地密封燃料的情况下,加压室压不到达缸的外周面。由此,柱塞与缸的滑动间隙的压力比缸外周面的压力高。由此,滑动间隙扩大,从滑动间隙泄漏的燃料增加。其结果是,高压燃料的排出量少、或者容积效率低,产生不能以高压排出发动机所需要的量的燃料的第一问题。为了解决第一问题,需要减小滑动间隙。
[0013]另一方面,在不能由缸与主体的面推压部完全密封燃料的情况下,加压室压到达缸的外周面。由此,柱塞与缸的滑动间隙的压力比缸外周面的压力低。由此,滑动间隙变小、或者滑动间隙成为零,产生柱塞与缸粘连(粘着)的第二问题。为了确保高压的排出流量,减
小了滑动间隙的情况下,柱塞与缸变得容易粘连。
[0014]如上所述,由于在面推压部密封性不稳定,因此存在某个体发生第一问题而另一个体发生第二问题的情况。另外,即使是相同的个体,也存在在某条件下发生第一问题、在另一条件下发生第二问题的情况。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的问题点,提供能够以高压排出燃料,能够抑制柱塞与缸的粘连的燃料泵。
[0016]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燃料泵具有:进行往复运动的柱塞;缸,其中用于引导柱塞的往复运动的导向孔在轴向上延伸;和泵主体,其具有供缸压入其中的缸插入孔,和与缸插入孔连通的、通过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容积增减的加压室。在缸与泵主体之间产生的固定间隙的压力设定成与柱塞与缸之间产生的滑动间隙的压力相等或者为其以上。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依据上述结构的燃料泵,能够以高压排出燃料,且能够抑制柱塞与缸的粘连。
[0020]此外,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截面图(之一)。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截面图(之二)。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截面图(之三)。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从上方看的水平方向截面图。
[0026]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中的加压室放大表示的说明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缸的立体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缸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1.第一实施方式
[003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于共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1][燃料供给系统][0032]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燃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利用图1进行说明。
[0033]图1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0034]如图1所示,燃料供给系统具有高压燃料供给泵(燃料泵)100、ECU(Engine Control Unit:发动机控制单元)101、燃料罐103、共轨106和多个喷射器107。高压燃料供给泵100的部件与泵主体1组装成一体。
[0035]燃料罐103的燃料通过基于来自ECU101的信号进行驱动的进料泵102被汲取。被汲取的燃料通过未图示的压力调节器加压为适当的压力,通过低压配管104输送到高压燃料供给泵100的低压燃料吸入口51。
[0036]高压燃料供给泵100将从燃料罐103供给的燃料加压,压送到共轨106。在共轨106安装有多个喷射器107和燃料压力传感器105。多个喷射器107与气缸(燃烧室)数量相配合地安装,根据从ECU101输出的驱动电流喷射燃料。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系统是喷射器107向发动机的气缸筒内直接喷射燃料的、所谓的直喷发动机系统。
[0037]燃料压力传感器105将检测出的压力数据输出到ECU101。ECU101基于从各种传感器获得的发动机状态量(例如曲柄旋转角度、节流阀开度、发动机转速、燃料压力等)运算出适当的喷射燃料量(目标喷射燃料长)、适当的燃料压力(目标燃料压力)等。
[0038]另外,ECU101基于燃料压力(目标燃料压力)等运算结果,控制高压燃料供给泵100、多个喷射器107的驱动。即,ECU101具有控制高压燃料供给泵100的泵控制部、和控制喷射器107的喷射器控制部。
[0039]高压燃料供给泵100具有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作为容量可变机构的电磁吸入阀机构3、减压阀机构4(参照图2)和排出阀机构8。从低压燃料吸入口51流入的燃料经由压力脉动降低机构9、吸入通路10b到达电磁吸入阀机构3的吸入端口31b。
[0040]流入到电磁吸入阀机构3的燃料通过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燃料泵,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往复运动的柱塞;缸,其中用于引导所述柱塞的往复运动的导向孔在轴向上延伸;和泵主体,其具有供所述缸压入其中的缸插入孔,和与所述缸插入孔连通的、通过所述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容积增减的加压室,在所述缸与所述泵主体之间产生的固定间隙的压力设定成与所述柱塞与所述缸之间产生的滑动间隙的压力相等或者为其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泵,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固定间隙与所述加压室连通的连通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具有与所述泵主体中的所述缸插入孔的底面接触的端面,所述连通路通过在所述缸的所述端面设置槽或者突起部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具有与所述泵主体中的所述缸插入孔的底面接触的端面,所述连通路通过在所述缸插入孔的底面设置槽或者突起部而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具有压入部,该压入部被压入至所述缸插入孔的与加压室侧相反一侧的端部,所述压入部中的所述加压室侧的端部的位置,基于加压行程中的所述加压室的压力而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井悟史桥田稔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