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88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电容器原理配比生产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备料成型;S2、电容器外壳烧制;S3、电溶液配制;S4、电极制造,将电极浸入S3中配置完成的电溶液中,其电极在电溶液中的时长为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而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0003]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0004]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质材料构成的;介质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原理配比生产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备料成型;S2、电容器外壳烧制;S3、电溶液配制;S4、电极制造,将电极浸入S3中配置完成的电溶液中,其电极在电溶液中的时长为4

7h,而电溶液温度控制在40

60℃;S5、电容器装配封装,将电极放入电容器外壳中,并且通过机械加工对其进行卷边密封处理;S6、固化处理;S7、引线切脚,对引线的底端进行统一切除操作,使之正负极引线长度相一致;S8、激光刻印;S9、电容测试;S10、质量检查;S11、等级分选;S12、外部清理,对加工、检验完成后的电容器外表面进行除灰干燥处理;S13、出料打包,根据不同电容器的使用参数,利用纸箱对电容器进行一一打包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备料成型操作包括依次对原料进行煅烧、粉碎与混和工艺步骤,直至原料呈颗粒粉末状,根据电容器结构形状,进行陶瓷介质坯件成型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电容器外壳烧制包括对瓷坯进行高温处理,其电容器外壳的烧成温度设为130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原料配比生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睿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