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陶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61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层叠体、第1外部电极和第2外部电极,层叠体具有内层部、第1主面侧外层部、第2主面侧外层部、第1侧面侧外层部和第2侧面侧外层部,第1主面侧外层部或第2主面侧外层部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对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之比为0.04以上且0.10以下,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对于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之比为0.02以上且0.05以下,在第1及第2侧面侧外层部存在多个第1空隙,层叠体的剖面中的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第1空隙的面积的总和相对于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面积之比为0.02%以上且0.2%以下。0.02%以上且0.2%以下。0.02%以上且0.2%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陶瓷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电子设备内多数使用作为陶瓷制的片式电子部件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使用这种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得到发展,与之相伴,在层叠陶瓷电容器中小型化、大电容化等高性能化也迅速地得到发展。例如,使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0003]伴随上述的背景,像层叠陶瓷电容器那样的片式电子部件一般越来越多地使用介电常数比较高的钛酸钡等铁电体材料。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306580号公报
[0007]若对这样的具有包含铁电体材料的层叠体的层叠陶瓷电容器施加电压,则由于电介质的电致伸缩现象,对于沿着电场方向的方向和与电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所施加的电压的大小相应的形变产生于层叠体,产生机械位移。像这样产生了电致伸缩现象的情况下,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会产生应力。
[0008]在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产生的应力是在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变形的有效层部(内层部)与仅包含不受电场的影响的电介质层的外周部之间产生的。所谓外周部,表示位于层叠体的最靠近第1主面的内部电极层与第1主面之间的第1外层部(第1主面侧外层部)、位于层叠体的最靠近第2主面的内部电极层与第2主面之间的第2外层部(第2主面侧外层部)、位于有效层部(内层部)与第1侧面之间的层叠体的第1侧部(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位于有效层部(内层部)与第2侧面之间的层叠体的第2侧部(第2侧面侧外层部)。
[0009]在此,特别是,在不受电场的影响的第1侧部(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第2侧部(第2侧面侧外层部)与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变形的有效层部(内层部)之间,有可能产生拉伸应力而导致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不受电场的影响的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第2侧面侧外层部与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变形的内层部之间产生的裂纹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层叠体,具有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层叠在电介质层上的多个内部电极层,具有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在与层叠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正交的
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第1外部电极,配置在第1端面上;和第2外部电极,配置在第2端面上,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层叠体具有多个内部电极层对置的内层部、位于第1主面侧且由位于第1主面和第1主面侧的内层部的最表面及其最表面的延长线上之间的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的第1主面侧外层部、位于第2主面侧且由位于第2主面和第2主面侧的内层部的最表面及其最表面的延长线上之间的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的第2主面侧外层部、位于第1侧面侧且由位于第1侧面和第1侧面侧的内层部的最表面之间的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的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位于第2侧面侧且由位于第2侧面和第2侧面侧的内层部的最表面之间的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的第2侧面侧外层部,第1主面侧外层部或者第2主面侧外层部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G相对于层叠体的连结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T之比为0.04以上且0.10以下,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者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g相对于层叠体的连结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之比为0.02以上且0.05以下,在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第2侧面侧外层部存在多个第1空隙,层叠体的剖面中的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者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第1空隙的面积的总和相对于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者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面积之比A为0.02%以上且0.2%以下。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不受电场的影响的第1侧面侧外层部以及第2侧面侧外层部与受到电场的影响而变形的内层部之间产生的裂纹的层叠陶瓷电容器。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目的、其它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的线II

II处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的线III

III处的剖视图。
[0020]图4的(a)是图3的线IVa

IVa处的剖视图。图4的(b)是图3的线IVb

IVb处的剖视图。
[0021]图5的(a)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层的对置电极部被分割为两个的构造的图1的线III

III处的剖视图,图5的(b)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层的对置电极部被分割为三个的构造的图1的线III

III处的剖视图,图5的(c)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层的对置电极部被分割为四个的构造的图1的线III

III处的剖视图。
[0022]图6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体的WT剖面的示意图。
[0023]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体的测定部位的图。
[0024]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5]图9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体的WT剖面的示意图。
[0026]图1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一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7]图11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体的WT剖面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10A、10B层叠陶瓷电容器;
[0030]12、12A、12B层叠体;
[0031]12a第1主面;
[0032]12b第2主面;
[0033]12c第1侧面;
[0034]12d第2侧面;
[0035]12e第1端面;
[0036]12f第2端面;
[0037]14电介质层;
[0038]16内部电极层;
[0039]16a第1内部电极层;
[0040]16b第2内部电极层;
[0041]16c浮置内部电极层;
[0042]18内层部;
[0043]20a第1主面侧外层部;
[0044]20b第2主面侧外层部;
[0045]22a第1侧面侧外层部;
[0046]22b第2侧面侧外层部;
[0047]26对置电极部;
[0048]26a第1对置电极部;
[0049]26b第2对置电极部;
[0050]28引出电极部;
[0051]28a第1引出电极部;
[0052]28b第2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层叠体,具有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层叠在所述电介质层上的多个内部电极层,具有在层叠方向上相对的第1主面以及第2主面、在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和在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第1外部电极,配置在所述第1端面上;和第2外部电极,配置在所述第2端面上,在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中,所述层叠体具有:所述多个内部电极层对置的内层部;第1主面侧外层部,位于所述第1主面侧,由位于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1主面侧的所述内层部的最表面及其最表面的延长线上之间的所述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第2主面侧外层部,位于所述第2主面侧,由位于所述第2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侧的所述内层部的最表面及其最表面的延长线上之间的所述多个电介质层形成;第1侧面侧外层部,位于所述第1侧面侧,由位于所述第1侧面和所述第1侧面侧的所述内层部的最表面之间的所述多个电介质层形成;和第2侧面侧外层部,位于所述第2侧面侧,由位于所述第2侧面和所述第2侧面侧的所述内层部的最表面之间的所述多个电介质层形成,所述第1主面侧外层部或者所述第2主面侧外层部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G相对于所述层叠体的连结所述第1主面以及所述第2主面的层叠方向上的长度尺寸T之比为0.04以上且0.10以下,所述第1侧面侧外层部或者所述第2侧面侧外层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g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宏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