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86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属于绿色建筑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顶壁贯穿开设有出风口,建筑体在出风口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建筑体在出风管一侧的顶壁固设有中转箱,中转箱为透明可透光材料,建筑体在中转箱内的顶壁放置有养殖箱,养殖箱内铺设有养殖土,养殖土内种植有植物,出风管远离建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贯穿中转箱并伸出至内侧,中转箱在弯管相对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排放口,本申请具有使建筑减少碳排放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使建筑减少碳排放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使建筑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碳排放是指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因化石能源的使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量过多则会增大全球变暖的速度,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正常运作。故而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设和使用的主流建筑形式,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包括夏季制冷能耗、冬季制热能耗以及通风系统等。
[0003]现有的建筑包括厂房及住宅,建筑室内的气体通过排风系统从出风口直接排出至室外。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室内直接排出的气体通常含碳量相对较高,直排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存在有建筑不具备减少碳排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建筑减少碳排放,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顶壁贯穿开设有出风口,建筑体在出风口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建筑体在出风管一侧的顶壁固设有中转箱,中转箱为透明可透光材料,建筑体在中转箱内的顶壁放置有养殖箱,养殖箱内铺设有养殖土,养殖土内种植有植物,出风管远离建筑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管,弯管远离出风管的一端贯穿中转箱并伸出至内侧,中转箱在弯管相对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排放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体内排出的气体输送至中转箱内,养殖箱内的植物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释放出来,由此减少将二氧化碳排放至外界,从而实现了建筑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建筑体在中转箱一侧的顶壁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底端安装有压力泵,出水管的顶端伸出蓄水池并贯穿中转箱伸至养殖箱的上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雨水落入到蓄水池内,蓄水池对雨水进行保存,需要对植物浇水时启动压力泵将储存的雨水泵入出水管内,出水管将雨水输送至养殖箱内对植物进行灌溉,从而实现了节省水资源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筛网,筛网与蓄水池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蓄水池内在筛网背离压力泵的一侧为第一蓄水腔,蓄水池内在筛网的另一侧为第二蓄水腔,蓄水池在第一蓄水腔处的顶壁固设有筛板,筛板背离蓄水池的侧壁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朝向筛板的侧壁两侧均固有第一导向块,筛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导向块滑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蓄水池在第二蓄水腔处的顶壁固设有盖板,盖板表
面贯穿开设有用于出水管穿过的避让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下雨时,第一挡板使蓄水池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使杂物不易于进入蓄水池内;下雨天时,工作人员滑动第一挡板将蓄水池打开,雨水穿过筛板进入第一蓄水腔内,从而使蓄水池处于打开状态时杂物不易于进入蓄水池内。进入第一蓄水腔后的雨水经过筛网的过滤进入第二蓄水腔,从而将进入第一蓄水腔内的细小颗粒阻挡在第二蓄水腔外。
[0012]可选的,所述中转箱顶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透孔,中转箱背离养殖箱的侧壁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朝向中转箱的侧壁两侧均固设有第二导向块,中转箱顶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滑动适配的第二导向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工作人员滑动第二挡板使透孔打开,雨水穿过透孔,进入到中转箱内对养殖箱内的植物进行灌溉;不下雨时,第二挡板使透孔处于封闭状态,能够减少二氧化碳从透孔中跑出,使二氧化碳在中转箱内被植物充分吸收。
[0014]可选的,所述中转箱朝向蓄水池的侧壁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固定台,第一固定台与中转箱之间固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杆,两个第一限位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的两侧,第一固定台朝向第一挡板的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周向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朝向第一固定台的侧壁环形固设有第一滑块,第一固定台朝向第一螺纹套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块滑动适配的第一滑槽,第一螺纹套的周向侧壁固设有涡轮,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周向侧壁固设有蜗杆,涡轮与蜗杆之间啮合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使蜗杆转动,蜗杆使涡轮转动,涡轮使第一螺纹套转动,第一螺纹套使第一丝杠运动,第一丝杠使第一挡板运动,第一挡板将蓄水池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了工作人员方便将蓄水池打开或关闭的效果。第一限位杆对第一固定台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使第一固定台稳固。第一螺纹套转动使第一滑块沿第一滑槽滑动,从而对第一螺纹套进行限位。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固定台,第二固定台的两侧与两个第一限位杆之间分别固设有第二限位杆,第二固定台朝向第二挡板的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远离第二固定台的一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第二丝杠的周向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第二螺纹套朝向第二固定台的侧壁环形固设有第二滑块,第二固定台朝向第二螺纹套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滑动适配的第二滑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螺纹套使第二丝杠运动,第二丝杠使第二挡板运动,第二挡板将透孔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了通过螺纹套控制透孔开闭的效果。第二限位杆对第二固定台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使第二固定台稳固。第二螺纹套转动使第二滑块沿第二滑槽滑动,从而对第二螺纹套进行限位。
[0018]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与中转箱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中转箱的一端套设有支撑环,传动轴的周向侧壁环形固设有第三滑块,支撑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三滑块滑动适配的第三滑槽,传动轴的底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转动电机输出轴的周向侧壁固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
锥齿轮啮合连接,传动轴的顶端固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二螺纹套的周向侧壁固设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使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使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使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使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使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使第二螺纹套转动,由此转动电机带动第二螺纹套转动,从而实现了方便工作人员方便将透孔开闭的效果。传动轴转动使第三滑块沿第三滑槽滑动,支撑环和支撑杆对传动轴起到支撑的作用。
[0020]可选的,所述中转箱内一侧的顶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转辊,转辊的顶端与中转箱的内顶壁转动连接,转辊的底端固设有转盘,转盘下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均与中转箱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杆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与转盘之间连接有铰接杆,铰接杆的一端与转盘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杆与转盘的铰接处不位于转盘的转动中心,铰接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的顶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包括建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的顶壁贯穿开设有出风口(11),建筑体(1)在出风口(11)处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风管(12),建筑体(1)在出风管(12)一侧的顶壁固设有中转箱(2),中转箱(2)为透明可透光材料,建筑体(1)在中转箱(2)内的顶壁放置有养殖箱(21),养殖箱(21)内铺设有养殖土(211),养殖土(211)内种植有植物(212),出风管(12)远离建筑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管(121),弯管(121)远离出风管(12)的一端贯穿中转箱(2)并伸出至内侧,中转箱(2)在弯管(121)相对一侧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排放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在中转箱(2)一侧的顶壁放置有蓄水池(3),蓄水池(3)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出水管(31),出水管(31)的底端安装有压力泵(311),出水管(31)的顶端伸出蓄水池(3)并贯穿中转箱(2)伸至养殖箱(21)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3)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筛网(32),筛网(32)与蓄水池(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蓄水池(3)内在筛网(32)背离压力泵(311)的一侧为第一蓄水腔(33),蓄水池(3)内在筛网(32)的另一侧为第二蓄水腔(34),蓄水池(3)在第一蓄水腔(33)处的顶壁固设有筛板(35),筛板(35)背离蓄水池(3)的侧壁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挡板(351),第一挡板(351)朝向筛板(35)的侧壁两侧均固有第一导向块(3511),筛板(3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导向块(3511)滑动适配的第一导向槽(352),蓄水池(3)在第二蓄水腔(34)处的顶壁固设有盖板(36),盖板(36)表面贯穿开设有用于出水管(31)穿过的避让口(3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2)顶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透孔(23),中转箱(2)背离养殖箱(21)的侧壁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挡板(24),第二挡板(24)朝向中转箱(2)的侧壁两侧均固设有第二导向块(241),中转箱(2)顶壁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导向块(241)滑动适配的第二导向槽(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放的绿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2)朝向蓄水池(3)的侧壁安装有转动电机(26),转动电机(26)输出轴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固定台(4),第一固定台(4)与中转箱(2)之间固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杆(27),两个第一限位杆(27)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台(4)的两侧,第一固定台(4)朝向第一挡板(351)的侧壁向内开设有第一空腔(41),第一空腔(4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丝杠(42),第一丝杠(42)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351)固定连接,第一丝杠(42)的周向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43),第一螺纹套(43)朝向第一固定台(4)的侧壁环形固设有第一滑块(431),第一固定台(4)朝向第一螺纹套(43)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块(431)滑动适配的第一滑槽(44),第一螺纹套(43)的周向侧壁固设有涡轮(432),转动电机(26)输出轴的周向侧壁固设有蜗杆(261),涡轮(432)与蜗杆(261)之间啮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减少碳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乃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