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固化膜、二次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薄膜层叠体、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物品技术

技术编号:387067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固化膜、二次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薄膜层叠体、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物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等,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具有选自由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骨架,每1分子多异氰酸酯的、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和未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的合计数的平均值为2以上,并且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之中的1摩尔%以上且99摩尔%以下被封端剂封闭而构成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构成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固化膜、二次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薄膜层叠体、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及物品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6月25日,申请号为202080047063.6,专利技术名称为“多异氰酸酯组合物、薄膜形成用组合物、薄膜、薄膜层叠体、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和粘接性树脂固化物、涂料用组合物和涂料固化物”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异氰酸酯组合物、薄膜形成用组合物、薄膜、薄膜层叠体、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和粘接性树脂固化物、以及涂料用组合物和涂料固化物。

技术介绍

[0003]由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得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由于耐候性和耐热性优异,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各种用途。
[0004]另外,将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异氰酸酯基用封端剂封闭而成的封端多异氰酸酯组合物能够在维持固化后的物性的情况下表现出与活性氢化合物混合后的贮藏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作汽车涂装等的固化剂。
[0005]作为封端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改良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封端多异氰酸酯,其为了表现低温固化性和与各种基材的密合性而用吡唑系封端剂和肟系封端剂这两种封端剂进行了封闭。另外,作为兼顾交联密度和固化应变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固化性粘接剂组合物,其使用了将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非封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混合而成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
[0006]但是,为了使各种氨基甲酸酯系热固化性组合物表现出进一步的性能,期望对多异氰酸酯或封端多异氰酸酯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0007]作为期望进行改良的领域的一例,可列举汽车的内外饰部件用装饰薄膜。作为装饰汽车的内外饰部件等立体基材的表面的方法,已知在基材的表面贴附具有设计的薄膜(以下称为“装饰薄膜”)的方法。作为代表性的薄膜的贴附方法,可列举真空/压空成型法。真空/压空成型法中,对于预先成型出的基材,一边将装饰薄膜在室温下或加热气氛下拉伸一边利用压力差贴附于基材。该方法通过与基材的成型分开的操作向部件的基材面贴附装饰薄膜,因此能够利用一台真空/压空成型装置对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基材贴附装饰薄膜。在由塑料、金属或此外的各种材料得到的成型品中,通常为了对表面赋予设计性或保护表面而对表面进行装饰。
[0008]作为装饰薄膜,已知如专利文献3~4等中记载那样的层叠薄膜。对于真空/压空成型法中使用的装饰薄膜而言,需要高拉伸性。另外,在以汽车的外饰部件为代表的立体基材上使用装饰薄膜的情况下,不仅需要拉伸性,还需要耐候性、耐溶剂性。但是,专利文献3、4的技术存在难以兼顾拉伸性和耐溶剂性的情况。
[0009]另外,在薄膜的制造、保管、输送等工序中需要将薄膜卷取成卷状。此时,存在因粘连而导致已卷取的薄膜彼此发生粘接的情况。还需要不会产生这种问题的耐粘连性能。
[0010]另外,作为期望进行改良的领域的另一例,可列举光学构件。近年来,光学构件逐渐被用于严苛条件下,在用于光学构件的聚酯薄膜中,对于能发挥层叠前的耐溶剂性、与作为上层使用的各种功能层的密合性和高温高湿度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的期望日益高涨。因此,期望能够用于这些用途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使用该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粘接性树脂组合物。
[0011]进而,对于双组分型涂料用组合物中的固化剂,近年来从高功能化的观点出发也需要高耐溶剂性。专利文献5提供了一种为了进一步促进涂料用组合物的交联而增加了异氰酸酯的官能团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另一方面,在双组分型的涂料用组合物的情况下,期望将双组分配合后能够作为涂料使用的贮存期长。对于上述涂料用组合物而言,涂膜的交联度增加时有耐溶剂性优异的倾向,但是在增加官能团数的情况下,有涂料的贮存期变短的担忧。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71884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027153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

203434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

120642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

820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20]通过使用专利文献3、4中记载的技术,能够得到拉伸性良好的薄膜。但是,对于在高拉伸性的基础上兼顾耐溶剂性、耐粘连性的装饰薄膜并未进行研究。另外,在光学构件领域中,需要能够发挥制成粘接性树脂固化物时的层叠前的耐溶剂性、与作为上层使用的各种功能层的密合性、高温高湿度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进而,从双组分型涂料用组合物的高功能化的观点出发,期望能够兼顾涂膜的更高的耐溶剂性和涂料的更长的贮存期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
[002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提供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以及使用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薄膜形成用组合物、薄膜、薄膜层叠体、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和粘接性树脂固化物、涂料用组合物以及涂料固化物,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在作为薄膜形成用组合物使用时,使薄膜的拉伸性保持良好且耐粘连性和耐溶剂性优异,并且在作为粘接性树脂组合物使用时,层叠前的耐溶剂性、与作为上层使用的各种功能层的密合性和高温高湿度下的稳定性优异,并且在作为涂料用组合物使用时,能够兼顾涂膜的耐溶剂性和涂料的贮存期。
[002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3]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方式。
[0024][1]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具有选自由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骨架,
[0025]每1分子多异氰酸酯的、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和未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
酯基的合计数的平均值为2以上,并且
[0026]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之中的1摩尔%以上且99摩尔%以下被封端剂封闭而构成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
[0027][2]根据[1]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每1分子多异氰酸酯的、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和未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的合计数的平均值为3以上。
[0028][3]根据[1]或[2]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包含下述通式(I)所示的多异氰酸酯。
[0029][0030](通式(I)中,R
11
为从由前述异氰酸酯化合物衍生的多异氰酸酯除去异氰酸酯基而得的残基。X
11
为来自前述封端剂的结构单元。m和n分别独立地为1以上的任意的整数,n/(m+n)为0.01以上且0.99以下。)
[0031][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前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中的异氰酸酯基之中的10摩尔%以上且90摩尔%以下被封端剂封闭而构成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
[0032][5]一种薄膜形成用组合物,其含有[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固化薄膜,其使具有选自由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骨架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含活性氢组合物固化而成,所述一次固化薄膜包含:通过所述含活性氢化合物和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的固化而生成的选自氨基甲酸酯基、脲基、酰胺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官能团X;活性氢基;和,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组合物中包含具有异氰脲酸酯结构的多异氰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封端剂包含酸酰胺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活性亚甲基系化合物、或吡唑系化合物中的任意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封端剂包含甲乙酮肟、ε

己内酰胺、丙二酸二乙酯、3

甲基吡唑或3,5

二甲基吡唑中的任意者。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一次固化薄膜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与被封端剂封闭的异氰酸酯基的摩尔数β的比γ/β为0.1以上且9.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γ/β为0.1以上且2.4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1kg所述一次固化薄膜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为0.05以上且1.0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1kg所述一次固化薄膜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为0.1以上且0.4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含活性氢化合物包含丙烯酸类多元醇。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含活性氢化合物包含二醇。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1kg所述一次固化薄膜中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为0.1以上且0.4以下,并且,1kg二次固化薄膜中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

为0.5以上且1.2以下。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1kg所述一次固化薄膜中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与1kg二次固化薄膜中所含的官能团X的摩尔数γ

的比γ/γ

为0.2以上且0.5以下。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其中,所述一次固化薄膜的厚度为0.2μm以上且500μm以下。14.一种二次固化薄膜,其通过对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进一步进行加热使其固化而成。15.一种薄膜层叠体,其具备选自由基材层、装饰层和粘接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种层,构成所述薄膜层叠体的层中的至少一种层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固化薄膜、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理计船津贵洋武井丽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