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9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涉及通用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板2,还包括有卧式增压缸组件1、限位滑槽组件3、左压块组件4、拉杆5、拉板6、围板定位组件7、左压形组件8、右压块组件9、右压形组件10和压形回弹组件11。具有场地占用少、噪音低、生产效率高,能实现贯流风机外壳组装一次成型等特点,作为贯流风机外壳生产的工装设备,可用于贯流风机生产。贯流风机生产。贯流风机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用机械制造
,特别是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贯流风机主要由叶轮、风道和电动机三部分组成,其风道(即:贯流风机外壳)一般为金属薄板冲压成型。
[0003]现有技术中,贯流风机外壳加工,通常是先由人工外壳组装、打托后,再由冲床铆压。在金属薄板冲压成型的风机外壳凸点装配时,由于铆扣凸点为直接装入挡板铆扣穿孔与挡板成垂直状态,因而,模具需要先折弯后铆扣凸点,而后换另一套模具再将凸点铆紧挡板,故其操作流程多,且物料需要转运二次,加之采用了两台冲床设备,其所用的冲床设备体积大、噪音大、用电多、并需要二次转运,容易造成物料堆积,且占用空间大。
[0004]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2010654854.7)公开的“一种折弯铆压装置”,包括支撑体,设置在使用地;一级定位机构,用于进行工件的固定,并带动工件移动,设置在支撑体一端;二级定位机构,用于获取一级定位机构传送来的工件进行二级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体上;成型机构,用于对一级定位机构和二级定位机构定位后的工件进行成型,设置在支撑体另一端。
[0005]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2222344191.6)公开的“一种自动折弯铆压机”,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圆形转盘以及用于驱动圆形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圆形转盘上设置有若干治具,所述安装座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折弯的折弯机构、用于向产品提供大螺母的一号螺母上料机构、用于对大螺母与产品进行铆压的一号铆压机构、用于向产品提供小螺母的二号螺母上料机构、用于对小螺母与产品进行铆压的铆压机构以及用于检测产品防呆的检测转移机构。
[0006]还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821324629.1)公开的“一种电动折弯铆压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铆压上模具、下底座、轴承座、感应器和下治具,下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底座顶板,底座顶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滚珠螺母,底座顶板的顶部插接有套管,套管内贯穿有滑杆,滑杆的上下两端均连接轴承座,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螺纹连接滚珠螺母,伺服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滚珠丝杆,下侧轴承座的底部连接铆压上模具,下底座的内腔侧壁连接感应器,下底座的内腔下部设置有承接座,下治具位于承接座的顶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场地占用少、噪音低、生产效率高,能实现贯流风机外壳组装一次成型的装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包括底座板2,还包括有卧式增压缸组件1、限位滑槽组件3、左压块组件4、拉杆
5、拉板6、围板定位组件7、左压形组件8、右压块组件9、右压形组件10和压形回弹组件11;在所述底座板2的上面,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卧式增压缸组件1、限位滑槽组件3、围板定位组件7和右压块组件9,所述左压块组件4设置在限位滑槽组件3内,所述压形回弹组件11设置在底座板2上面后侧的中左至右边部位、且其上对称设置有左压形组件8和右压形组件10;所述拉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卧式增压缸组件1和右压块组件9的后端面,所述拉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卧式增压缸组件1和右压块组件9的前端面,所述左压形组件8和右压形组件10的压形部件分别位于围板定位组件7上部的两端,所述围板定位组件7和压形回弹组件11连为一体。
[0009]左压块组件4与右压块组件9对称,且基本相同;左压形组件8与右压形组件10对称相同。
[0010]所述卧式增压缸组件1包括卧式增压缸101、增压缸三角加强板102、增压缸支撑板103和增压缸连接头104;所述增压缸支撑板103设置在底座板2上面的中左部位,其前后两侧面分别连接拉杆5和拉板6的左端;所述卧式增压缸101的右端面连接增压缸支撑板103的左端面,其伸出的气缸轴端穿过增压缸支撑板103中间孔后连接增压缸连接头104;两块所述的增压缸三角加强板102分别连接增压缸支撑板103左面的前后两边、且与底座板2连接。
[0011]所述限位滑槽组件3包括限位滑槽底板301、限位滑槽前滑槽板302和限位滑槽后滑槽板303;所述限位滑槽前滑槽板302和限位滑槽后滑槽板303相同,其截面呈
“┌”
形,两者对称地设置在限位滑槽底板301的前后两边。
[0012]在限位滑槽底板301的右端部还开有废料容让缺口304。
[0013]所述左压块组件4包括左前压板401、左中垫板405、左后顶板403、左接头连接板402、左定位芯409、二根以上的左挡板定位销417、二根以上的左铆针408、二根以上的左压缩弹簧404、一块以上的左挡板吸附磁铁416和左限位柱一413以及一根以上的左限位柱二406;所述左前压板401的右面设有左凸台411,在该左凸台411的右面设置有左挡板定位凹槽415,所述左挡板定位销417和左挡板吸附磁铁416均布在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中;所述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左前压板401的前后两侧面中部均设置有滑槽410,所述左接头连接板402、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左前压板401自左至右依次叠装;所述左定位芯409设置在左后顶板403的中心,其右端依次穿出左中垫板405和左前压板401的左挡板定位凹槽415;所述左铆针408的左端抵住左后顶板403,其右端穿出左中垫板405后穿进分布在左前压板401的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侧边的左铆针孔414中;所述左压缩弹簧404穿装在左中垫板405的弹簧孔中,其左右两端分别抵住左后顶板403和左前压板401;所述左限位柱一413穿装左中垫板405和左后顶板403;所述左限位柱二406依次穿装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和左前压板401,并让左前压板401与左中垫板405之间形成容让空腔。
[0014]在所述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中开设左铆针孔414的侧边设置有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在左凸台411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左挡板定位凹槽415连通的左风机外壳舌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所述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和左风机外壳舌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的斜面角度a为30

60
°

[0015]所述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和左风机外壳舌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的斜面角度a为45
°

[0016]所述左铆针408的后端为类似台阶式导柱,其前段为鸭嘴型。
[0017]所述左限位柱一413和左限位柱二406均为带肩圆柱形,其圆柱端开有螺孔。
[0018]所述围板定位组件7包括围板滑轨滑槽701、一对顶板702、围板定位组件底板703、二根以上的围板定位销704、围板定位销挡板705、三角舌板定位块706、固定围板定位块707和围板下挡块708;所述围板滑轨滑槽701设置在底座板2上面的中部,其上设置围板定位组件底板703;所述顶板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包括底座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卧式增压缸组件(1)、限位滑槽组件(3)、左压块组件(4)、拉杆(5)、拉板(6)、围板定位组件(7)、左压形组件(8)、右压块组件(9)、右压形组件(10)和压形回弹组件(11);在所述底座板(2)的上面,自左至右依次设置卧式增压缸组件(1)、限位滑槽组件(3)、围板定位组件(7)和右压块组件(9),所述左压块组件(4)设置在限位滑槽组件(3)内,所述压形回弹组件(11)设置在底座板(2)上面后侧的中左至右边部位、且其上对称设置有左压形组件(8)和右压形组件(10);所述拉杆(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卧式增压缸组件(1)和右压块组件(9)的后端面,所述拉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卧式增压缸组件(1)和右压块组件(9)的前端面,所述左压形组件(8)和右压形组件(10)的压形部件分别位于围板定位组件(7)上部的两端,所述围板定位组件(7)和压形回弹组件(11)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增压缸组件(1)包括卧式增压缸(101)、增压缸三角加强板(102)、增压缸支撑板(103)和增压缸连接头(104);所述增压缸支撑板(103)设置在底座板(2)上面的中左部位,其前后两侧面分别连接拉杆(5)和拉板(6)的左端;所述卧式增压缸(101)的右端面连接增压缸支撑板(103)的左端面,其伸出的气缸轴端穿过增压缸支撑板(103)中间孔后连接增压缸连接头(104);两块所述的增压缸三角加强板(102)分别连接增压缸支撑板(103)左面的前后两边、且与底座板(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组件(3)包括限位滑槽底板(301)、限位滑槽前滑槽板(302)和限位滑槽后滑槽板(303);所述限位滑槽前滑槽板(302)和限位滑槽后滑槽板(303)相同,其截面呈
“┌”
形,两者对称地设置在限位滑槽底板(301)的前后两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块组件(4)包括左前压板(401)、左中垫板(405)、左后顶板(403)、左接头连接板(402)、左定位芯(409)、二根以上的左挡板定位销(417)、二根以上的左铆针(408)、二根以上的左压缩弹簧(404)、一块以上的左挡板吸附磁铁(416)和左限位柱一(413)以及一根以上的左限位柱二(406);所述左前压板(401)的右面设有左凸台(411),在该左凸台(411)的右面设置有左挡板定位凹槽(415),所述左挡板定位销(417)和左挡板吸附磁铁(416)均布在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中;所述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左前压板(401)的前后两侧面中部均设置有滑槽(410),所述左接头连接板(402)、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左前压板(401)自左至右依次叠装;所述左定位芯(409)设置在左后顶板(403)的中心,其右端依次穿出左中垫板(405)和左前压板(401)的左挡板定位凹槽(415);所述左铆针(408)的左端抵住左后顶板(403),其右端穿出左中垫板(405)后穿进分布在左前压板(401)的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侧边的左铆针孔(414)中;所述左压缩弹簧(404)穿装在左中垫板(405)的弹簧孔中,其左右两端分别抵住左后顶板(403)和左前压板(401);所述左限位柱一(413)穿装左中垫板(405)和左后顶板(403);所述左限位柱二(406)依次穿装左后顶板(403)、左中垫板(405)和左前压板(401),并让左前压板(401)与左中垫板(405)之间形成容让空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挡板定位凹槽(415)中开设左铆针孔(414)的侧边设置有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在左凸台(411)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左挡板定位凹槽(415)连通的左风机外壳舌板铆
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所述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和左风机外壳舌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的斜面角度a为30

6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风机外壳围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2)和左风机外壳舌板铆扣凸点初始折弯斜面(418)的斜面角度a为45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贯流风机外壳翻边铆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定位组件(7)包括围板滑轨滑槽(701)、一对顶板(702)、围板定位组件底板(703)、二根以上的围板定位销(704)、围板定位销挡板(705)、三角舌板定位块(706)、固定围板定位块(707)和围板下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鹏举曾利刚齐健辉蒋顺民
申请(专利权)人:祁阳县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