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09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涉及芯片生产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轴,底座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活动轴,第二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底座上设有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当需收卷铜线时,由于主动齿轮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带动第二活动轴转动,第二活动轴转动会带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后会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则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后会带动转盘转动,使得转盘持续转动,转盘则会往复带动转板移动,转板移动后会带动滑座在滑杆上往复移动,滑座则带动穿线孔移动,以便铜线能够均匀的缠绕在绕线盘上。的缠绕在绕线盘上。的缠绕在绕线盘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芯片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而在芯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铜线进行缠绕收卷,因此需要使用绕线装置对铜线进行缠绕。
[0003]现有的绕线装置,在对铜线进行收卷时,为方便均匀的收卷铜线,需要使得绕线盘整体发生往复移动才能够使得铜线均匀缠绕在绕线盘上,而移动整个绕线盘比较麻烦,且需要增设额外驱动机构才能使绕线盘移动,从而降低了绕线装置的绕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有绕线装置的绕线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轴,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底座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滑杆、设于第二活动轴一端的主动锥形齿轮和安装于底座另一侧的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滑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滑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转板,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铜线进行缠绕时,转盘会持续转动,转盘转动后会往复带动转板移动,转板移动后会带动滑座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于从动齿轮相啮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其会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后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带动第二活动轴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轴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轴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活动轴转动时其会带动卡座转动,然后带动绕线盘转动,再带动第一活动轴转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安装有绕线盘。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入至卡槽内部或卡块从卡槽内移出,便于拆装绕线盘,以便更换绕线盘。
[0013]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与卡槽适配,所述绕线盘和卡块均通过螺栓与卡座拆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卡入至卡槽内部后,以便安装绕线盘,同时通过螺栓的设置便于后续拆卸绕线盘。
[0015]进一步的,所述滑座与滑杆上滑动连接,所述滑座内贯穿有穿线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座在滑杆上滑动时,滑座移动时会带动穿线孔移动,使得铜线能够均匀缠绕在绕线盘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转板通过转轴与转盘转动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锥形齿轮转动时会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则会带动连接轴转动。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组件,当需收卷铜线时,由于主动齿轮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再带动第二活动轴转动,第二活动轴转动会带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后会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从动锥形齿轮则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后会带动转盘转动,使得转盘持续转动,转盘则会往复带动转板移动,转板移动后会带动滑座在滑杆上往复移动,滑座则带动穿线孔移动,以便铜线能够均匀的缠绕在绕线盘上,防止铜线缠绕在绕线盘上某个固定位置上,且通过该方式无需移动整个绕线盘,同时无需增设额外的驱动机构,从而提高了对铜线的缠绕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绕线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主动齿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底座;2、第一活动轴;3、卡座;4、卡块;5、卡槽;6、绕线盘;7、驱动电机;8、主动齿轮;9、移动组件;901、滑杆;902、滑座;903、穿线孔;904、转板;905、转盘;906、连接轴;907、从动锥形齿轮;908、主动锥形齿轮;909、固定板;10、从动齿轮;11、第二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8]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轴2,底座1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活动轴11,第二活动轴11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10,第一活动轴2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轴11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卡座3,卡座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5,当第二活动轴11转动时其会带动卡座3转动,然后带动绕线盘6转动,再带动第一活动轴2转动,底座1上设有移动组件9。
[0029]具体的,移动组件9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滑杆901、设于第二活动轴11一端的主动锥形齿轮908和安装于底座1另一侧的固定板909,滑杆901的外壁套接有滑座902,固定板909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906,主动锥形齿轮908与从动锥形齿轮907相啮合,转板904通过转轴与转盘905转动连接,主动锥形齿轮908转动时会带动从动锥形齿轮907转动,
从动锥形齿轮907则会带动连接轴906转动,连接轴906的顶端连接有转盘905,转盘905与滑座90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转板904,当对铜线进行缠绕时,转盘905会持续转动,转盘905转动后会往复带动转板904移动,转板904移动后会带动滑座902移动,连接轴906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907,滑座902与滑杆901上滑动连接,滑座902内贯穿有穿线孔903,滑座902位于绕线盘6的正上方,当滑座902在滑杆901上滑动时,滑座902移动时会带动穿线孔903移动,使得铜线能够均匀缠绕在绕线盘6上,从而提高了对铜线的缠绕效率。
[0030]参阅图1、图2和图4,底座1的另一侧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8,当驱动电机7工作时其会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转动后会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再带动第二活动轴11转动,主动齿轮8于从动齿轮10相啮合,卡槽5的内部卡接有卡块4,卡块4与卡槽5适配,绕线盘6和卡块4均通过螺栓与卡座3拆卸连接,两个卡块4之间安装有绕线盘6,通过螺栓的设置便于后续拆卸绕线盘6。
[0031]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使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轴(2),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活动轴(11),所述第二活动轴(11)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齿轮(10),所述底座(1)上设有移动组件(9),所述移动组件(9)包括安装于底座(1)上的滑杆(901)、设于第二活动轴(11)一端的主动锥形齿轮(908)和安装于底座(1)另一侧的固定板(909),所述滑杆(901)的外壁套接有滑座(902),所述固定板(909)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906),所述连接轴(906)的顶端连接有转盘(905),所述转盘(905)与滑座(902)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转板(904),所述连接轴(906)的外壁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9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产芯片的全自动化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另一侧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福冯国祥李鸿玉马文秀马莹谢文琴薛智国张存花
申请(专利权)人:海原县卡立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