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驱减速器及具有其的纯电驱动力系统、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855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及具有其的纯电驱动力系统、车辆,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第一连接轴设置于第一齿轮内部,第一连接轴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第一齿轮运动,第一连接轴与车辆Y向的一侧车轮可选择地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第二连接轴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内部设置有第二花键槽,第二连接轴与车辆Y向的另一侧的车轮可选择地连接;第一连接轴朝向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第二连接轴朝向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可啮合地设置。本申请解决了电驱系统无法在满足越野车辆强动力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续航里程需求的问题。力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续航里程需求的问题。力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续航里程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驱减速器及具有其的纯电驱动力系统、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电驱减速器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及具有其的纯电驱动力系统、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新能源电动车不断发展成熟,具备高性能的纯电动车成为一个发展方向。电驱动系统方面,最初通常只在车辆前桥或后桥布置一套电驱动总成形成两驱车,发展到前、后桥各布置一套电驱动总成实现四驱功能。另外,特斯拉Model S Plaid、lucid air等车型,开始使用中央分布式电驱系统,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控制左右侧车轮。进而如果前后桥分别布置两套中央分布式电驱系统实现四电机驱动,灵活分配四轮的动力,可以大幅提升动力及车辆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还能通过四轮独立控制实现极小转弯半径的调头,极大地提升整车性能。分布式电驱系统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电动汽车驱动方式。
[0003]目前,采用两套中央分布式电驱系统的四驱车辆(也即前后桥都有一套驱动系统,一套驱动系统包括两个电机和一个减速器),对于电动四驱车型,前、后电驱系统中的某一套电驱系统可能在某些适合处于不工作状态,但即便在不工作状态,该套电驱系统内的电机及减速器仍随车轮运转,电机的电磁损失、减速器齿轮的搅油损失、旋转部件的摩擦损失及加减速的惯量损失仍然存在,其节电效果有限,导致续航历程缩短。
[0004]另一方面,越野车型需要具备良好的通过性,经常遇到需要脱困的使用场景。在某侧轮胎与路面附着力降低甚至完全悬空时,传统燃油车或者使用单电驱的电动车不能独立控制车轮,需要设置差速锁,将动力输出到另一侧的高附车轮上。如果追求高性能采用上述分布式驱动电机,虽然可以单独驱动高附侧车轮,但车辆脱困时很难让电机持续发挥最大扭矩,这是因为电机大负载使用会发生短时过载,发热严重造成电机损坏,必须限扭使用,往往不能应对车辆脱困的使用需求。
[0005]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电驱系统,既能满足纯电越野车的高性能使用要求,又能兼顾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及具有其的纯电驱动力系统、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驱系统无法在满足越野车辆强动力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续航里程需求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设置于第一齿轮内部,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花键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连接轴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第一齿轮运动,第一连接轴内部设置有第一花键槽,第一连接轴具有第一花键位于第一花键槽内的第一结合位置,第一连接轴具有第一花键运动至第一花键槽外的第一解耦位置,第一连接
轴与车辆Y向的一侧车轮可选择地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设置于第二齿轮内部,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花键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连接轴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内部设置有第二花键槽,第二连接轴具有第二花键位于第二花键槽内部的第二结合位置,第二连接轴具有第二花键运动至于第二花键槽外的第二解耦位置,第二连接轴与车辆Y向的另一侧的车轮可选择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共轴设置,第一连接轴朝向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第二连接轴朝向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可啮合地设置。
[0008]进一步地,双电驱减速器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花键,第一连接轴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花键,第一内花键与第一外花键可相互啮合地设置,第一连接轴可沿自身轴向相对于第一输出轴移动地设置,第一输出轴与靠近第一齿轮的单侧车轮连接。
[0009]进一步地,双电驱减速器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花键,第二连接轴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花键,第二内花键与第二外花键可相互啮合地设置,第二连接轴可沿自身轴向相对于第二输出轴移动地设置,第二输出轴与靠近第二齿轮的单侧车轮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解耦位置且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解耦位置时,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朝向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具有突出于轴颈的第一法兰端面,第二连接轴朝向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具有突出于轴颈的第二法兰端面,第一法兰端面和第二法兰端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双电驱减速器还包括执行结构,执行结构包括:推盘,推盘位于限位空间内,推盘与第一法兰端面、第二法兰端面均抵接;第五电机,第五电机通过凸轮轴与推盘连接;其中,第五电机驱动推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过程中,推盘可推动第一连接轴沿自身轴向移动,以及同步推动第二连接轴沿自身轴向移动。
[0012]进一步地,第一法兰端面与第二法兰端面同轴设置,推盘为菱形,推盘具有长对角线和短对角线,第一法兰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槽结构,第二法兰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槽结构,第一槽结构与第二槽结构相对设置,推盘的边缘同时位于第一槽结构和第二槽结构内,电机驱动推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过程中,短对角线与第一法兰端面的中心轴线重合时,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啮合。
[0013]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齿轮内部的一端与第一齿轮的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二齿轮内部的一端与第二齿轮的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0014]进一步地,推盘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推力滚针轴承。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纯电驱动力系统,包括双电驱减速器,双电驱减速器为两个,一个双电驱减速器布置于车辆的前桥,另一个双电驱减速器布置于车辆的后桥,双电驱减速器为上述的双电驱减速器。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纯电驱动力系统,纯电驱动力系统为上述的纯电驱动力系统。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为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所述
第一齿轮运动、所述第二连接轴设置为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运动,并且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可啮合地设置,该系统既可以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共同工作提升最大扭矩能力,同时又能实现各连接轴与对应车轮的机械解耦以满足在某些工况下的经济性和续航要求,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驱系统无法在满足越野车辆强动力性需求的同时满足续航里程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电驱减速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电驱减速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连接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电驱减速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驱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齿轮(1),所述第一齿轮(1)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齿轮啮合;第一连接轴(3),所述第一连接轴(3)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1)内部,所述第一连接轴(3)通过第一花键(11)与所述第一齿轮(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3)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1)运动,所述第一连接轴(3)内部设置有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一连接轴(3)具有所述第一花键(11)位于所述第一花键槽内的第一结合位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具有所述第一花键(11)运动至所述第一花键槽外的第一解耦位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与车辆Y向的一侧车轮可选择地连接;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与第二电机(5)的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和所述第一齿轮(1)相对设置;第二连接轴(6),所述第二连接轴(6)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4)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轴(6)通过第二花键(12)与所述第二齿轮(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6)沿自身轴线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4)运动,所述第二齿轮(4)内部设置有第二花键槽,所述第二连接轴(6)具有所述第二花键(12)位于所述第二花键槽内部的第二结合位置,所述第二连接轴(6)具有所述第二花键(12)运动至于所述第二花键槽外的第二解耦位置,所述第二连接轴(6)与车辆Y向的另一侧的车轮可选择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3)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共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轴(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7),所述第二连接轴(6)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轴(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7)和所述第二齿部可啮合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驱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驱减速器包括:第一输出轴(8),所述第一输出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连接轴(3)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一内花键与所述第一外花键可相互啮合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可沿自身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8)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输出轴(8)与靠近所述第一齿轮(1)的单侧车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驱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驱减速器包括:第二输出轴(9),所述第二输出轴(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第二连接轴(6)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花键(13),所述第二内花键(13)与所述第二外花键可相互啮合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6)可沿自身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轴(9)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9)与靠近所述第二齿轮(4)的单侧车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驱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宏梅相楠宋鹏飞李锋勇高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