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16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梁起重机,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横梁、电葫芦、吊绳、吊钩滑轮座和吊钩,还包括突出部、安装座、伸缩杆、U形绳卡,用于驱动两个伸缩杆移动的伸缩部,此煤炭防爆单梁起重机,通过U形绳卡上的缺口卡住重物上的吊绳,再通过伸缩杆往吊钩方向移动,使得U形绳卡能够拉紧吊绳,进而防止吊绳在吊钩上滑动,减少吊取重物时,造成重物晃动倾斜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杆、浮动座和铰链杆,吊绳穿过吊钩后,随着吊钩的上升,吊绳将朝下挤压升降杆,使得升降杆带动浮动座朝下移动,进而使得铰链杆能够拉动两个伸缩杆朝吊钩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上的U形绳卡在吊钩吊取重物时,实现对吊绳的自动防滑。实现对吊绳的自动防滑。实现对吊绳的自动防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梁起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单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防爆单梁起重机是用于对较重的货物进行搬运的起重装置,且具有防爆功能,避免搬运货物时因为机器发生故障使货物坠落,防止事故的发生,所以煤炭加工生产企业通常采用防爆单梁起重机来进行货物周转。
[0003]周知,防爆单梁起重机是通过吊钩来吊取重物上的吊绳,吊钩移动是依靠电葫芦来操作的,电葫芦在移动吊钩时,可能受到移动速度时的惯性影响,导致货物摆动,使得吊绳在吊钩上滑动,导致重物产生摇晃倾斜,进而产生坠落风险,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减少吊绳滑动的防爆单梁起重机。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单梁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梁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梁起重机,包括防爆单梁起重机的横梁、电葫芦、钢丝绳、吊钩滑轮座和吊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吊钩下侧外壁的突出部;连接于所述突出部上的,且轴向与所述突出部轴向垂直的安装座;两个水平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伸缩杆,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伸缩杆共同插合的滑动孔;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穿出所述安装座一端上的U形绳卡,所述U形绳卡的缺口方向与所述伸缩杆的轴向垂直设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伸缩杆朝所述吊钩方向移动的伸缩部。
[0007]优选地,所述突出部轴心位于吊钩滑轮座中心线上。
[0008]优选地,所述伸缩部包括:同轴穿设于所述突出部上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吊钩上能竖直自由滑动,所述突出部上开设有供所述升降杆自由滑动的升降杆安装孔,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出所述突出部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下端的浮动座,所述浮动座长度方向的中垂线与所述升降杆的轴心重合;两个分别铰接于所述浮动座长度方向两端的铰链杆,两个所述铰链杆远离所述浮动座的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杆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朝上移动的弹性抵顶机构。
[0009]优选地,所述弹性抵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突出部下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竖直开设有滑动腔,所述升降杆
的下端穿出所述固定座底部;套装于所述升降杆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卡合于所述滑动腔内,且能在所述滑动腔内上下自由滑动;套绕于所述升降杆上的、且设于所述滑动腔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弹力方向的上端弹性抵顶所述滑动块。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设有弧形板,所述吊钩上开设有供所述弧形板收纳的收纳槽。
[0011]优选地,所述伸缩部上还设有在所述升降杆朝下滑动时,能够驱动所述伸缩杆旋转的旋转组件。
[0012]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套安装的转动套安装孔,所述转动套安装孔与所述升降杆安装孔贯通;设于所述转动套周缘上的齿轮部;设于所述升降杆上的齿条部,所述齿轮部上的齿块穿入所述升降杆安装孔、且与所述齿条部外啮合;转动套装于伸缩杆上的转动环,铰链杆远离浮动座的一端铰接于转动环上。
[0013]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周缘上设有凸条,所述转动套内孔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凸条卡合于所述卡槽内,且能沿所述转动套的轴向自由滑动。
[0014]优选地,所述U形绳卡远离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朝所述U形绳卡外侧弯曲的导向板。
[0015]优选地,所述U形绳卡外壁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储存有石墨粉,所述固定座外壁上设有连通软管,所述连通软管用于连接所述滑动腔和所述固定块的内腔,所述连通软管邻近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各设有单向阀,所述U形绳卡缺口内壁上设有多个贯通固定块内腔的喷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伸缩杆及U形绳卡,通过U形绳卡上的缺口卡住重物上的吊绳,再通过伸缩杆往吊钩方向移动,使得U形绳卡能够拉紧吊绳,进而防止吊绳在吊钩上滑动,减少吊取重物时,造成重物晃动倾斜的现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杆、浮动座和铰链杆,吊绳穿过吊钩后,随着吊钩的上升,吊绳将朝下挤压升降杆,使得升降杆带动浮动座朝下移动,进而使得铰链杆能够拉动两个伸缩杆朝吊钩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伸缩杆上的U形绳卡在吊钩吊取重物时,自动夹紧吊绳,进而实现对吊绳的自动防滑;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齿轮部、齿条部,使得升降杆在朝下移动时,能够使齿轮部和齿条部啮合转动,进而能够带动U形绳卡转动,使得U形绳卡的缺口能够摆动,并自动卡住吊绳,且吊绳从吊钩上取下来时,升降杆朝上移动,并使得U形绳卡的缺口能够反向摆动复位,进而无需工人将吊绳从U形绳卡的缺口内取出,简化操作步骤;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腔中储存有石墨粉,当升降杆朝下移动时,将驱动滑动块朝下移动,移动时,滑动块将挤压滑动腔内的空气,使得空气能够从连通软管
进入两个固定块的内腔中,在气流冲击下,固定块内腔中的石墨粉将从喷孔喷出,进而使得石墨粉能够喷向吊绳与U形绳卡接触的表面,避免吊绳与U形绳卡接触的一面与U形绳卡接触时产生干摩擦,进而导致吊绳磨损严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梁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的侧视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杆、U形绳卡、突出部和吊钩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结构的侧视角度示意图;图5为图3中结构的正视角度示意图;图6为图5中结构的侧视角度示意图;图7为图3中省略吊钩和吊钩滑轮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结构的侧视角度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杆和U形绳卡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中:1

横梁;2

电葫芦;3

钢丝绳;4

吊钩滑轮座;5

吊钩;6

升降杆;7

转动套;8

U形绳卡;9

单向阀;10

伸缩杆;11

铰链杆;12

浮动座;13

固定座;14

安装座;15

固定块;16

转动环;17

弧形板;18

突出部;19

导向板;20

连通软管;21

喷孔;22

滑动块;23

复位弹簧;24

齿轮部;25

齿条部;26

滑动腔;27

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梁起重机,包括防爆单梁起重机的横梁(1)、电葫芦(2)、钢丝绳(3)、吊钩滑轮座(4)和吊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吊钩(5)下侧外壁的突出部(18);连接于所述突出部(18)上的,且轴向与所述突出部(18)轴向垂直的安装座(14);两个水平穿设于所述安装座(14)上的伸缩杆(10),所述安装座(14)上开设有供两个所述伸缩杆(10)共同插合的滑动孔;连接于所述伸缩杆(10)穿出所述安装座(14)一端上的U形绳卡(8),所述U形绳卡(8)的缺口方向与所述伸缩杆(10)的轴向垂直设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伸缩杆(10)朝所述吊钩(5)方向移动的伸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8)轴心位于吊钩滑轮座(4)中心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同轴穿设于所述突出部(18)上的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在所述突出部(18)和所述吊钩(5)上能竖直自由滑动,所述突出部(18)上开设有供所述升降杆(6)自由滑动的升降杆安装孔,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穿出所述突出部(18)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6)下端的浮动座(12),所述浮动座(12)长度方向的中垂线与所述升降杆(6)的轴心重合;两个分别铰接于所述浮动座(12)长度方向两端的铰链杆(11),两个所述铰链杆(11)远离所述浮动座(12)的一端分别对应铰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杆(10)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6)朝上移动的弹性抵顶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突出部(18)下端的固定座(13),所述固定座(13)内部竖直开设有滑动腔(26),所述升降杆(6)的下端穿出所述固定座(13)底部;套装于所述升降杆(6)上的滑动块(22),所述滑动块(22)卡合于所述滑动腔(26)内,且能在所述滑动腔(26)内上下自由滑动;套绕于所述升降杆(6)上的、且设于所述滑动腔(26)内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民刘嘉宁颜立坤张红坤韩思思安文静唐文晓李宵成一帆曹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