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35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以实现合理利用充电设备为车辆进行供电。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用于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针对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则获取车辆的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以及储电装置的温度;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在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电。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为车辆的储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储电装置的温度确定充电策略。例如,在储电装置的温度较低时,充电策略可以为先将储电装置加热至目标温度范围后为储电装置进行充电,或者,充电策略也可以为在加热储电装置的同时,为储电装置进行充电。但是,在需要预热储电装置,则通常会先消耗储电装置的电量,会引发储电装置频繁充放电的现象。
[0003]为了避免储电装置频繁充放电,可以利用充电设备预热储电装置。然而,在车辆需要开启用电器件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充电设备为车辆进行供电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合理利用充电设备为车辆进行供电。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用于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针对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则获取车辆的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以及储电装置的温度;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在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电池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整储电装置的温度,调整后的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
[000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接收到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的用户控制指令,且针对车辆,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的情况下,若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充电设备给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不仅可以提高充电设备电能的利用率,减少能量损耗;还可以避免储电装置在高SOC状态频繁地充放电,提高储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如此,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使动力电池在用户用车时能发挥最佳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0007]进一步,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小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储电
装置进行供电。
[000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和储电装置进行供电,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电能的利用率,减少能量损耗;还可以避免动力电池频繁地充放电,影响电池寿命。
[0009]进一步,针对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则控制储电装置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
[00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控制储电装置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可以及时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避免在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的情况下,影响用户使用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0011]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充电设备信号;充电设备信号用于指示车辆的充电接口是否插入充电设备;在车辆的充电接口未插入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在车辆的充电接口插入充电设备的情况下,若充电设备为交流充电设备,则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若充电设备为直流充电设备,则根据通信辨识报文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
[00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根据充电设备信号、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以及通信辨识报文识别出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进而根据充电设备的可供电状态确定不同的供电方法,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利用充电设备为车辆进行供电的合理性。
[0013]进一步,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包括:在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处于目标占空比区间内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在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处于目标占空比区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
[00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充电设备的可供电状态。
[0015]进一步,根据通信辨识报文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包括:在确定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存在通信辨识报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在确定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不存在通信辨识报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
[00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根据通信辨识报文确定充电设备的可供电状态。
[001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控制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控制指令,用户控制指令用于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获取单元,还用于针对车辆,在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的情况下,获取车辆的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以及储电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电池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整储电装置的温度,调整后的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
[0018]进一步,在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小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充电设备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充电设备为储电装置进行供电。
[0019]进一步,控制单元还用于针对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则控制储电装
置为目标设备进行供电。
[0020]进一步,该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充电设备信号;充电设备信号用于指示车辆的充电接口是否插入充电设备;确定单元,用于在车辆的充电接口未插入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确定单元,还用于在车辆的充电接口插入充电设备的情况下,若充电设备为交流充电设备,则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若充电设备为直流充电设备,则根据通信辨识报文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
[0021]进一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处于目标占空比区间内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在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处于目标占空比区间之外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
[0022]进一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存在通信辨识报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在确定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不存在通信辨识报文的情况下,确定充电设备处于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用于开启车辆内的目标设备;针对所述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可供电状态,则获取所述车辆的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以及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在所述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荷电状态值,且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所述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在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所述目标温度区间之外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所述储电装置处于非充电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电池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整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调整后的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储电装置的荷电状态值小于所述预设荷电状态值,且所述储电装置的温度处于所述目标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所述目标设备进行供电,以及,控制所述充电设备为所述储电装置进行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所述车辆,若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则控制所述储电装置为所述目标设备进行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充电设备信号;所述充电设备信号用于指示所述车辆的充电接口是否插入所述充电设备;在所述车辆的充电接口未插入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设备处于不可供电状态;在所述车辆的充电接口插入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若所述充电设备为交流充电设备,则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若所述充电设备为直流充电设备,则根据通信辨识报文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是否处于可供电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控制引导功能占空比确定所述充电设备是否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佳林游洪毅张金泰杨志勇杨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