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间缩放机构的可抛投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可抛投的移动机器人,可用于军事勘察,特种救援,星球探测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可抛投机器人具有小巧轻便、易携带部署,灵活性高等特点,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特种救援和军事领域。现有的可抛投机器人方案主要分为轮式、履带式、球式、变形式等类型,其中轮式和球式的研究相对充足,履带式和变形式相对较少。公开号为CN103213117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抛投式探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为两轮圆柱式,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公开号为CN210790997U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小型抛投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为四轮结构,减轻了机器人重量,提高了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212471477U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抛投部署的侦察机器人,也是四轮机器人,设计了变尺寸蜂窝状轮胎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公开号为CN212423326U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抛投式球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移动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地形。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缩放机构的可抛投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缩放机构、左变形轮与右变形轮;所述空间缩放机构包括左连接模块、右连接模块、中间连接模块、第一至第三短连杆、第一至第六长连杆与电机A;其中,左连接模块、右连接模块与中间连接模块周向上均具有三个接口;且其中左连接模块上安装有丝杠螺母A,右连接模块上安装有电机A;左连接模块、右连接模块、中间连接模块间通过第一至第三短连杆、第一至第六长连杆相连;其中,第一至第三短连杆末端与中间连接模块周向三个接口连接形成转动副;第一至第三长连杆末端分别与左连接模块周向三个接口连接形成转动副;第四至第六长连杆末端分别与右连接模块周向三个接口连接形成转动副;第一至第三短连杆的前端分别与第一至第三长连杆间连接形成转动副,连接位置靠近第一至第三长连杆末端处;第一至第三长连杆中部分别与第四至第六长连杆中部间连接形成转动副;同时,中间连接模块上的丝杠螺母与变形电机输出轴上的丝杆部分配合螺纹连接;上述第一至第六长连杆的前端端部安装有被动轮;所述左变形轮与右变形轮结构相同,包括内轮毂、外轮毂、轮轴电机与三个轮足。其中,三个轮足尺寸结构相同,包括两个轮胎片与一套剪叉机构;两个轮胎片结构相同,均为梯形平面弯曲而成的弧形板状结构,内弧面上具有三个接头;接头A与接头B位于靠近长弧边两端位置;接头C位于短弧边中心位置;两个轮胎片中的接头C间通过连接销连接形成转动副;上述剪叉机构中剪叉机构顶部四端分别连接两个轮胎片中的接头A与接头B连接形成转动副;通过控制剪叉机构伸缩运动,可带动两轮胎片绕两者间的转动副旋转展开或收拢,且展开状态下,两轮胎片的短弧边贴合构成一整体弧面;所述外轮毂包括轮毂片及轮毂片上安装的连接法兰。内轮毂内轮毂由上盖、下盖、上支撑件、下支撑件、滚子轴承、直线轴承和丝杆螺母组成,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间安装滚子轴承,且相对位置开孔,内部安装直线轴承;同时上支撑件上安装有丝杆螺母;滚子轴承外圈嵌入下盖中心圆孔内,且通过圆孔端部台肩定位;上盖与下盖间固定;所述轮轴电机组件包括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耀斌,孙玉强,徐坤,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北歌潍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