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499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其包括基础组分和益生菌组分。基础组分包括鱼粉、豆粕、小麦粉、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克氏原螯虾
,具体涉及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克氏原螯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非常受欢迎的甲壳类动物。然而疾病的频繁爆发限制了克氏原螯虾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每年的四五月,水温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但水草的生长受到影响,水质下降,残余的饲料和粪便在水温升高后的发酵过程以及克氏原螯虾在四五月份的快速生长都会进一步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0003]在人或动物处于低氧环境时,缺氧诱导因子(HIF

1α)降解途径被阻断,会导致其蛋白水平大量积累,含量上升,进而激活并调节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表达,使红细胞数量增加以适应低氧环境。鱼类研究表明,HIF通路会影响相关靶基因的表达、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的形成等生命活动。斑马鱼中的研究发现HIF

1α和HIF

2α都可以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正向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形成,来应对低氧环境;同时发现HIF

3α可以通过红细胞特异核蛋白转录因子(GATA1)调节红细胞的数量来调控低氧耐受性。但是长期缺氧会导致许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力下降,对机体造成很大危害。
[0004]长期低氧导致克氏原螯虾活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病原菌丰度升高,造成大规模疾病暴发和虾死亡,极大地影响了产量,俗称五月瘟。五月瘟期间,养殖户往往会滥用药,但效果较差,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也有研究提出对全池进行消毒并提高养殖池溶解氧,但操作较繁琐,工作量较大,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以预防五月瘟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为此,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其包括:
[0007]基础组分,所述基础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0~50份鱼粉、10~20份豆粕、10~20份小麦粉、1~2份α

淀粉、4~6份鱼油、0.1~0.5份复合维生素、0.2~0.7份复合矿物盐;
[0008]益生菌组分,所述益生菌组分以所述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总重量计,包括不低于1.0
×
106CFU每重量份的丁酸梭菌,不低于1.0
×
106CFU每重量份的嗜酸乳杆菌。
[0009]第二方面,实施例公开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0]将配方量的所述基础组分均匀混合后,混入所述益生菌组分,充分混匀后,制粒,烘干。
[0011]第三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饲喂方法,包括将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每日定时投喂2次(9:00和17:00),日投喂量为克氏原螯虾平均体重的2~3%。
[0012]第四方面,实施例公开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在如下之一中的应用,所述应用选自:
[0013]预防克氏原螯虾发生五月瘟;
[0014]降低克氏原螯虾发生五月瘟疫的死亡率;
[0015]改善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池水质;
[0016]调节克氏原螯虾肠道健康;
[0017]抑制克氏原螯虾肠道病原菌的生长;
[0018]减少克氏原螯虾肠道炎症的发生;
[0019]提高克氏原螯虾耐受低氧能力。
[0020]该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能够改善养殖池水质,同时可有效调节克氏原螯虾肠道健康,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另外,该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还能提高克氏原螯虾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还能够调节HIF基因的表达,提高克氏原螯虾耐受低氧能力,从而有效预防五月瘟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克氏原螯虾在门水平上的分类组成。只有相对丰度在前十的分类单元被表示出来,其他的被归类为“Others”。
[0022]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克氏原螯虾在属水平上的分类组成,未鉴定到属的后加“UG”。只有相对丰度在前十的分类单元被表示出来,其他的被归类为“Others”。
[0023]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采用Shannon指数计算两组微生物α多样性结果图。
[0024]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摄食组样品基于Unifrac加权距离的主成分分析(PCoA)结果图。
[0025]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中机会致病菌丰度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中未详细单独说明的试剂均为常规试剂,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未详细特别说明的方法均为常规实验方法,可从现有技术中获知。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对其后的技术特征起到实质的限定作用。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所用的表示用量、百分比的所有数字、以及其他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所修饰。因此,
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会根据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各个数字参数至少应被看作是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和通过常规的四舍五入方法而获得的。
[0029]术语“份”,仅指重量份,具体可将任意重量作为1份,如0.001g、0.01g、0.05g、0.1g、0.5g、1g、10g、100g、1000g、5000g、10000g等,对1份的绝对重量不做具体限定。
[0030]实施例以鱼粉、豆粕、小麦粉、α

淀粉、鱼油、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组成基础组分,添加丁酸梭菌、嗜酸乳杆菌、果寡糖和菊粉添加到基础组分中以形成的复合克氏原螯虾基础饲料。在该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中,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鱼油为主要脂肪来源,小麦粉和α

淀粉提供碳水化合物,丁酸梭菌属于厌氧菌群,嗜酸乳杆菌是兼性厌氧菌,在不消耗氧气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水质,同时可有效调节克氏原螯虾肠道健康,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减少肠道炎症的发生。益生元不仅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其包括:基础组分,所述基础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0~50份鱼粉、10~20份豆粕、10~20份小麦粉、1~2份α

淀粉、4~6份鱼油、0.1~0.5份复合维生素、0.2~0.7份复合矿物盐;益生菌组分,所述益生菌组分以所述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总重量计,包括不低于1.0
×
106CFU每重量份的丁酸梭菌,不低于1.0
×
106CFU每重量份的嗜酸乳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可选地,所述基础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40~50份鱼粉、13~17份豆粕、15~18份小麦粉、1.5~2份α

淀粉、4~5份鱼油、0.2~0.4份复合维生素、0.3~0.6份复合矿物盐;可选地,所述基础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45份鱼粉、15份豆粕、16.7份小麦粉、1.8份α

淀粉、4.5份鱼油、0.3份复合维生素、0.5份复合矿物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所述复合维生素以重量份数计,包括2~5份维生素B1、3~7份维生素B2、15~25份核黄素、8~15份烟酸、8~15份维生素B6、0.2~0.6份叶酸、80~120份肌醇、0.1~0.3份维生素A、0.8~1.5份维生素K3、12~18份维生素H和700~1000份麦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克氏原螯虾饲料,可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以重量份数计,包括2~4份维生素B1、4~6份维生素B2、18~22份核黄素、8~12份烟酸、8~12份维生素B6、0.3~0.5份叶酸、90~110份肌醇、0.15~0.25份维生素A、0.8~1.2份维生素K3、14~16份维生素H和800~900份麦麸;可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以重量份数计,包括3份维生素B1、5份维生素B2、20份核黄素、10份烟酸、10份维生素B6、0.4份叶酸、100份肌醇、0.2份维生素A、1份维生素K3、15份维生素H和835.4份麦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山功完颜瑞军王桂堂李文祥李明邹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