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597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申请涉及鱼饲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包括以下原料:50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鱼饲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肝脏是鱼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其损伤或病变往往导致鱼类机体代谢机能紊乱、抗病力下降、严重威胁着集约化水产养殖业。而由代谢障碍引发的鱼类营养性脂肪肝,在集约化养殖中发生率很高,尤其是肉食性鱼类。
[0003]自然状态下,肉食性鱼类主要采食肉类,以蛋白质、脂肪等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对于糖类的利用能力比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弱。而集约化养殖中鱼类需要饲喂颗粒饲料,为了使饲料制粒会加入10

20%的淀粉(糖类)。长期摄入淀粉,会导致肉食鱼类糖不耐受,造成肝脏负担,糖不能很好的被代谢利用转化成脂肪,在肝脏部位堆积,造成脂肪肝。肉食鱼类脂肪肝问题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因此,还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肉食鱼脂肪肝的形成,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包括以下原料:5000

7000ug/kg维生素B
12
、500

750mg/kg维生素C、500

600mg/kg虾青素、20000

30000mg/kg牛磺酸、150r/>‑
200mg/kg吡啶甲酸铬(以铬计)、1500

3000KU/kg黄曲霉毒素降解酶、1

10g/kg 2

脱氧

D

葡萄糖;载体补充余量。
[0006]本申请所提供的助剂混合在饲料中,一同投喂供鱼食用。正常状态下,饲料进入到鱼的体内,淀粉在肠道血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糖。本申请所提供的助剂,通过作用于己糖激酶这一糖酵解限速步骤来抑制糖酵解,使这部分被抑制糖无法变成丙酮酸,实现乙酰辅酶A的生成,进而无法转变为脂肪,减少鱼脂肪肝、鱼肝肥大、发白或其他肝病变形成。而这部分被抑制的糖可以被鱼正常利用,如用于提供能量或转化成血糖,保证了鱼正常生长,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
[0007]在吡啶甲酸铬与2

脱氧

D

葡萄糖的共同配合下,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减少了肝脏处理葡萄糖转脂肪的负担,进一步促进2

脱氧

D

葡萄糖发挥作用。
[0008]除此之外,本申请的助剂还具有保肝、优化肠道菌、促进脂肪吸收、消炎、强抗氧化、降解黄曲霉毒素等效果,进一步保障肝脏功能。
[0009]优选的,维生素B
12
为5000

6000ug/kg、维生素C为500

600mg/kg、虾青素为500

550mg/kg、牛磺酸为20000

25000mg/kg、吡啶甲酸铬(以铬计)为150

180mg/kg、黄曲霉毒素
降解酶为1800

2300KU/kg、2

脱氧

D

葡萄糖为3

8g/kg。
[0010]在实际生产中,若2

脱氧

D

葡萄糖的用量过少,则起不到良好的阻断作用,肉食鱼的脂肪肝、肝肥大等情况得不到有效缓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2

脱氧

D

葡萄糖在助剂中的用量,使肉食鱼食用含有助剂的饲料后,既能生成适量的脂肪,又不至于形成脂肪肝。
[0012]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米糠、石粉、凹凸棒粘土、大豆粕、稻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3]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米糠、石粉、凹凸棒粘土,石粉为1500

10000mg/kg,凹凸棒粘土为10

50g/kg,米糠补充余量。
[0014]若助剂中的原料无法充分混匀,容易出现鱼虽然食用了助剂,但是助剂内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从而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脂肪肝效果。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载体的种类及比例,载体在该条件下,粒度与助剂其余原料更接近,从而具有更加充分的混合、打散效果,助剂不吸潮、不结块、不易产生静电,进而起到良好的改善鱼脂肪肝作用。
[0016]优选的,当所述载体包括凹凸棒粘土时,凹凸棒粘土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改性:将凹凸棒粘土与水混合,配置成凹凸棒粘土悬浊液;将2

脱氧

D

葡萄糖、甲壳素溶于水中,在300

500W、1200

1500r/min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待用液;将待用液与凹凸棒粘土悬浊液混合至均匀,静置、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凹凸棒粘土。
[0017]在饲料与助剂混合造粒时,需要使用到饲料颗粒机。在饲料颗粒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静电,静电会使得过干燥或过细的活性成分吸附到设备上,从而造成助剂的损失,并无法与饲料混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凹凸棒粘土采用特殊手段进行改性,将2

脱氧

D

葡萄糖提前与其进行混合,使得2

脱氧

D

葡萄糖被牢固吸附在凹凸棒粘土上,与凹凸棒粘土形成整体,颗粒变大,不容易受到静电影响,可以在鱼体内更加充分发挥作用。
[0019]并且,预先将2

脱氧

D

葡萄糖与甲壳素在特定功率、转速下超声分散混合,甲壳素的纤维状结构将2

脱氧

D

葡萄糖网络,2

脱氧

D

葡萄糖不容易脱落。然后依附有2

脱氧

D

葡萄糖的甲壳素再与凹凸棒粘土悬浊液反应配合。凹凸棒粘土表面带有负电荷,甲壳素带有正电荷,两者接触后迅速吸引,并将2

脱氧

D

葡萄糖牢牢固定吸附,形成特殊结构。经过改性后的凹凸棒粘土不带电性,不容易受静电影响;2

脱氧

D

葡萄糖通过多重手段牢固吸附在凹凸棒粘土表面,不容易脱落,便于后续在鱼体内发挥其功效。
[0020]优选的,所述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5000

7000 ug/kg维生素B
12
、500

750mg/kg维生素C、500

600mg/kg虾青素、20000

30000mg/kg牛磺酸、150

200mg/kg吡啶甲酸铬(以铬计)、1500

3000KU/kg黄曲霉毒素降解酶、1

10g/kg 2

脱氧

D

葡萄糖;载体补充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其特征在于:维生素B
12
为5000

6000 ug/kg、维生素C为500

600mg/kg、虾青素为500

550mg/kg、牛磺酸为20000

25000mg/kg、吡啶甲酸铬(以铬计)为150

180mg/kg、黄曲霉毒素降解酶为1800

2300KU/kg、2

脱氧

D

葡萄糖为3

8g/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米糠、石粉、凹凸棒粘土、大豆粕、稻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或预防肉食性鱼脂肪肝的助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梅刘平祥刘金萍刘远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