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物丝蛋白复合仿生加固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684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丝绸文物丝蛋白复合仿生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将蚕丝放进煮沸Na↓[2]CO↓[3]溶液中脱胶,30min后捞出拧干,重复一次,再用水清洗,再在50℃下烘干;B)将上述蚕丝置于盐溶液中,在70C下搅拌5~90min,冷却、过滤,将滤液透析3天,蒸发得到丝素溶液;C)将上述溶液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得到蚕丝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能增加丝绸文物的强度、减少加固对文物性能的影响;2)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3)在常温和中性的条件下修复断裂的蚕丝蛋白分子,且不对丝织物产生不良影响;4)加固剂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环保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丝绸文物的保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丝绸文物丝蛋白复合 仿生加固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丝织品的主要原料为蚕丝,它由氨基酸借肽键作用联接而成的天然高分子 材料。由于丝织品的有机材质特性,易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而遭到损害。研究 表明,外界的水、热、氧气、光照、酸、碱、微生物等不同的因素,都会造成 蚕丝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大分子链的断裂,使丝纤维变脆弱、容易断裂,械强度 明显下降。许多出土时看似保存完好无损、色泽鲜艳的丝绸文物,实际已经在 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严重老化、脆化,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加 固处理,很容易损毁。丝绸文物,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长期以来,如何 对这些丝绸文物进行保护处理, 一直是考古界面临一个的难题。如何开发性能 优良、使用方便而且对丝织物没有或者极少有不良影响的高分子加固材料是纺 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丝绸文物加固保护的重要 发展方向。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有一项由湖北省博物馆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273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涉及一种"无强度丝绸的微生物加固方法", 该方法是将糖类和有机酸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 的目的。在中国专利公报上还公开有由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傅物馆共同提 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63254.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涉及一种"蚕丝蛋白 加固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与文物相同的材料—蚕丝蛋白来制备加固剂, 该加固剂由蚕丝蛋白溶液和助剂戊二醛溶液两部分构成;由浙江理工大学、中 国丝绸博物馆共同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22093.X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 涉及一种"蚕丝蛋白加固保护剂的制备及应用",该方法利用与丝绸文物相同 的材料--蚕丝蛋白来制备加固剂,所述的蚕丝蛋白加固剂由蚕丝蛋白溶液和助 .剂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两部分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丝蛋白复合仿生加 固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增加丝绸文物的强度、减少加固对文物性能的 影响,有利于丝绸文物的保护。一种,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 将蚕丝放进煮沸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中进行脱胶, 30min后将蚕丝捞出并拧干,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然后用水将经过脱胶处理 后的蚕丝清洗至无滑腻感,再在温度5(TC下烘干;蚕丝的重量为重量百分浓 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重量的1%;B) 将经过A)处理后的蚕丝纤维置于盐溶液中,在温度7(TC下搅拌溶解 5 90min,然后进行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装入透析袋置于清水中透析3 天,再将得到的透析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浓度较高的丝素溶液;盐溶液是 LiBr、 CH30H和H20混合液,其中LiBr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60%, CH3OH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0% 40%,H2O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10% 30%,蚕丝纤维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C) 将由B)得到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5% 4%的丝素溶液与重量百分浓度 为2% 20%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1 3min,得到混合溶 液,即蚕丝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 溶液的重量为丝素溶液重量的0.5 10倍。所述的蚕丝纤维是一种茧层,或者废蚕丝。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能有效增加丝绸文物的强度、减 少加固对文物性能的影响,有利于丝绸文物的保护;2)方法简便,成本低、 效果好;3)在常温和中性的pH条件下修复断裂的蚕丝蛋白分子,且不对丝 织物产生不良影响;4)加固剂对环境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环保发展的趋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一种,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 将蚕丝放进煮沸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Cb水溶液中进行脱胶, 30min后将蚕丝捞出并拧干,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然后用水将经过脱胶处i里 后的蚕丝清洗至无滑腻感,再在温度50。C下烘干;蚕丝的重量为重量百分浓 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重量的1%;B) 将经过A)处理后的蚕丝纤维置于盐溶液中,在温度7(TC下搅袢溶解 5 90min,然后进行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装入透析袋置于去离子水中透 析3天,再将得到的透析溶液进行蒸发浓縮得到浓度较高的丝素溶液;盐溶液 是LiBr、 CH30H和H20的混合液,其中LiBr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CH30H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0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0%,蚕丝 纤维的重量为盐溶液重量的2%;C) 将由B)得到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丝素溶液与重量百分浓度为 2% 20%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lmin,得到混合溶液, 即蚕丝蛋白-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 的重量为丝素溶液重量的0.5倍。实施例2:一种,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 将蚕丝放进煮沸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中进行脱胶, 30min后将蚕丝捞出并拧干,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然后用水将经过脱胶处理 后的蚕丝清洗至无滑腻感,再在温度5(TC下烘干;蚕丝的重量为重量百分浓 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重量的1%;B) 将经过A)处理后的蚕丝纤维置于盐溶液中,在温度7(TC下搅拌溶解 5 90miri,然后进行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装入透析袋置于去离子水中透 析3天,再将得到的透析溶液进行蒸发浓縮得到浓度较高的丝素溶液;盐溶液 是LiBr、 CH30H和H20的混合液,其中LiBr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CH30H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0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0%,蚕丝纤维的重量为盐溶液重量的2%;C)将由B)得到的重量百分浓度为4%的丝素溶液与重量百分浓度为2% 20%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3min,得到混合溶液,即蚕丝 蛋白-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的重量 为丝素溶液重量的10倍。实施例3:一种,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A) 将蚕丝放进煮沸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中进行脱胶, 30min后将蚕丝捞出并拧干,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然后用水将经过脱胶处理 后的蚕丝清洗至无滑腻感,再在温度5(TC下供干;蚕丝的重量为重量百分浓 度为0.5%的Na2C03水溶液重量的1%;B) 将经过A)处理后的蚕丝纤维置于盐溶液中,在温度7(TC下搅拌溶解 50min,然后进行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装入透析袋置于去离子水中透析 3天,再将得到的透析溶液进行蒸发浓縮得到浓度较高的丝素溶液;盐溶液是 LiBr、CH3OH和H20的混合液,其中LiBr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CH3OH 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 H2O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0y。,蚕丝纤维的重 量为盐溶液重量的2%;C) 将由B)得到的重量百分浓度为2%的丝素溶液与重量百分浓度为2% 20%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2min,得到混合溶液,即蚕丝 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基乙醚溶液的重量 为丝素溶液重量的5倍。权利要求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丝绸文物丝蛋白复合仿生加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A)将蚕丝放进煮沸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O↓[3]水溶液中进行脱胶,30min后将蚕丝捞出并拧干,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然后用水将经过脱胶处理后的蚕丝清洗至 无滑腻感,再在温度50℃下烘干;蚕丝的重量为重量百分浓度为0.5%的Na↓[2]CO↓[3]水溶液重量的1%; B)将经过A)处理后的蚕丝纤维置于盐溶液中,在温度70℃下搅拌溶解5~90min,然后进行冷却、过滤,将得到的滤液装入透析袋置 于清水中透析3天,再将得到的透析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浓度较高的丝素溶液;盐溶液是LiBr、CH↓[3]OH和H↓[2]O混合液,其中LiBr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40%~60%,CH3OH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0%~40%,H↓[2]O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10%~30%,蚕丝纤维的重量为混合液重量的2%; C)将由B)得到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5%~4%的丝素溶液与重量百分浓度为2%~20%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溶液混合,搅拌1~3min,得到混合溶液,即蚕丝蛋白-乙二醇二缩 水甘油基乙醚加固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乙醚溶液的重量为丝素溶液重量的0.5~10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暘黄小芳胡智文汪自强赵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