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521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30~200置于0.1%~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001~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C)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60℃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到2小时;D)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它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丝绸文物的外观,并可以部分恢复文物的真丝光泽,在耐高温老化方面有突出的优越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属于文物保护的

技术介绍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丝绸文物出土,这些丝绸文物跨越 了上下六千年,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及科学价值,是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我国历代政治、经济、艺术、科技诸方面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由于蚕丝蛋白质是一种生 物高分子材料,易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遭到损害。外界的水、热、氧气、光照、酸、碱、 微生物等不同的因素,都会造成蚕丝蛋白质发生变性和大分子链的断裂,使丝纤维变脆弱、 容易断裂,机械强度明显下降。国内外过去对丝绸文物的加固保护主要有编织加固法、裱托法、加膜法、丝网加固法、 树脂加固法、胶粘剂加固法、派拉纶真空加膜法、接枝共聚法等。在中国专利公报上公开有一项由湖北省博物馆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273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涉及一种"无强度丝绸的微生物加固方法",该方法是将糖类和有机酸 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在中国专利公报上还公开有 一项由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提出的、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63254.2的专利技术 专利申请,它涉及一种"蚕丝蛋白加固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与文物相同的材料一-蚕丝蛋白来制备加固剂,该加固剂由蚕丝蛋白溶液和助剂戊二醛溶液两部分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丝绸文物的,更加安全、 有效的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采用以下步骤A) 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 : 30 200置于0.1% 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 中,在20 35。C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 再将脆弱丝绸放入O. 001 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 在20 35。C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C) 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 60。C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到2小时;D) 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蚕丝蛋白溶液采用丝素蛋白溶液。本专利技术是在助剂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的帮助下,利用蚕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绸,用于 丝绸文物的保护;经过本方法加固处理的在脆弱丝绸,不仅强度大幅度增加,加固后的丝 绸色泽等方面效果也更好,耐老化试验的结果也表明,本专利技术在耐高温老化方面有突出的 优越性。与现有技术比较,它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方法简单,操作方便;2)不影响 丝绸文物的外观,并可以部分恢复文物的真丝光泽;3)在耐高温老化方面有突出的优越 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脆弱丝綢的蚕丝蛋白分子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 : 100置于1%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6°C浸渍1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 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 01%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8'C浸渍1小时后取出;C) 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40'C的条件下固化12小时;D) 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 所述的蚕丝蛋白溶液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分子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l : 30置于0.1X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TC 浸渍1分钟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 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 001%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 2(TC浸渍1分钟后取出;C) 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C的条件下固化2小时; .D) 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分子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 : 200置于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35°C 浸渍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35'C 浸渍2小时后取出;4C) 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6(TC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D) 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权利要求1、,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30~200置于0.1%~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001~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C)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60℃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到2小时;D)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蚕丝蛋 白溶液采用丝素蛋白溶液。全文摘要,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30~200置于0.1%~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001~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C)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60℃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到2小时;D)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它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丝绸文物的外观,并可以部分恢复文物的真丝光泽,在耐高温老化方面有突出的优越性等特点。文档编号D06M15/01GK101487189SQ20081012209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殿波, 汪自强, 胡智文, 丰 赵, 郑海玲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30~200置于0.1%~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 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001~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0~35℃浸渍1分钟到2小时后取出; C)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60℃的条件下固化24小时到2小时; D)自然晾干后,得到经过蚕丝蛋白分子加固的丝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文赵丰郑海玲汪自强张殿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