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52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前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按单株移栽大田,在分蘖期前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在抽穗期和成株期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按丛插种植,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选留,测定产量并选留增产10%以上的水稻材料,种植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新株型高产抗病的水稻新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水稻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如何采用新的农业科技,探索全新的水稻生产方式,行之有效地促进粮 食总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水稻产量的提高与源库平衡关系密切,而充足的源供应是籽粒养分积累实 现高产的基础。源的建成与供应是以水稻有效利用太阳光能为前提的。在整个 生育过程中,水稻整体群体建成一个动态过程,即是一个由小变大的显著渐变 过程,与其直接相关的种植空间则是一个由充分大变小受限的过程。因此,如 何在整个生育阶之中让水稻动态地最大化利用太阳光能,是新株型水稻重要的 研究内容,保障源的建成、实现水稻高产。正是在该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提出,旨在 动态地考虑水稻的株型建成,促使水稻在整个生育阶段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 光能而实现水稻产量的提高,同时特异的株叶形态可让水稻免受纹枯病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2) 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之前,观察叶片形态;3) 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按单株种植移栽入大田,在分蘖期之 前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4) 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继续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 观察叶片和植株的形态,调査纹枯病危害情况;5) 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继续 在抽穗期和成株期继续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调査纹枯病危害情况;6) 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进 行种子繁殖;7) 继续种植步骤6)入选的水稻材料,按丛插方式种植移栽入大田,与单 株种植的同样方法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调査纹枯病危害情况;8) 选留与单株种植表现相同的水稻材料,测定产量,选留产量增产10%以 上的水稻材料;9) 继续种植步骤8)入选的水稻材料,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 纹枯病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新株型高产抗病的水稻新材料。上述的收集水稻材料,可以是收集我国各地的水稻品种、种质资源、诱变 产生的品系与植株、转基因植株和品系。上述的水稻新株型是指该水稻的株叶形态可以在整个生育阶段更高效地利 用太阳光能,即在幼苗期和分蘖期之前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在分蘖盛 期和拔节期叶片逐渐变成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在抽穗期和成株期叶片狭长 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上述的高产是指该水稻的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上述的抗病是指该水稻整个生育阶段无纹枯病的危害。上述的稳定性是指入选水稻的株叶形态和高产性能可在不同年份间(2年及 以上)、季节间(2季及以上)以及地点间(2个地点及以上)表达一致,耐密 抗纹枯病特性和产量不受年份、季节以及地点的显著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培育的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动态地考虑水稻的株型建成,可以使 该水稻在整个生育阶段更高效充分地利用太阳光能,从技术层面上保障水稻的 高产;与此同时,特异的株叶形态也可以让该水稻免受纹枯病的危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l:从诱变植株培育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NPTRice-l以从我国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和核心骨干亲本93-11经350Gy的钴-60射线诱 变处理,2003年构建的50000多个诱变二代突变体为材料,将突变体浸种催芽, 按株系播于秧田,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之前观察叶片形态,选留叶片窄长且略 披的水稻材料63份,按单株种植移栽入大田,在分蘖期之前观察选留叶片窄长 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35份,继续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观察选留叶片逐 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7份,继续在抽穗期和成 株期继续观察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 料4份,继续按丛插方式种植移栽入大田,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观察选留与 单株种植表现相同的水稻材料3份,测定产量,选留产量增产10%以上的水稻 材料2份,2006—2008连续3年在浙江杭州、建德和海南陵水三年、三点、三季(早季、夏季和冬季)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获得特性可多年、多点和多季稳定表达、增产13%的水稻新材料1份,编号为 NPTRice誦l。实施例2:从我国种质资源培育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NPTRice-2 以从我国浙江、江西、安徽、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等省市收集 的水稻种质资源2563份为材料,浸种催芽,按株系播于秧田,在幼苗5-6叶龄 期移栽之前观察叶片形态,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32份,按单株种植 移栽入大田,在分蘖期之前观察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17 份,继续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观察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 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4份,继续在抽穗期和成株期继续观察选留叶片狭长且完 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3份,继续按丛插方式种植移 栽入大田,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观察选留与单株种植表现相同的水稻材料2 份,测定产量,选留产量增产10%以上的水稻材料1份,2006-2008年连续3 年在浙江杭州、建德和海南陵水三年、三点、早、夏和冬三季评价验证株叶形 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获得特性可多年、多点和多季稳定表达、 增产13%的水稻新材料1份,编号为NPTRice-2。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2)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之前,观察叶片形态;3)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按单株种植移栽入大田,在分蘖期之前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4)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继续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观察叶片和植株的形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5)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继续在抽穗期和成株期继续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6)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进行种子繁殖;7)继续种植步骤6)入选的水稻材料,按丛插方式种植移栽入大田,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8)选留与单株种植表现相同的水稻材料,测定产量,选留产量增产10%以上的水稻材料;9)继续种植步骤8)入选的水稻材料,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新株型高产抗病的水稻新材料。2.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收集水稻材料是我国各地的水稻品种、种质资源、诱变产生的品系与植株、 转基因植株和品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前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按单株移栽大田,在分蘖期前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在抽穗期和成株期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按丛插种植,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选留,测定产量并选留增产10%以上的水稻材料,种植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新株型高产抗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株型高产抗病水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水稻材料,浸种催芽,播于秧田; 2)在幼苗5-6叶龄期移栽之前,观察叶片形态; 3)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的水稻材料,按单株种植移栽入大田,在分蘖期之前观察叶 片和植株形态; 4)选留叶片窄长且略披、植株松散的水稻材料,继续在分蘖盛期和拔节期观察叶片和植株的形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 5)选留叶片逐渐变直立、植株逐渐变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继续在抽穗期和成株期继续观察叶片和植株形 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 6)选留叶片狭长且完全直立、植株高度紧凑、无纹枯病危害水稻材料,进行种子繁殖; 7)继续种植步骤6)入选的水稻材料,按丛插方式种植移栽入大田,与单株种植的同样方法观察叶片和植株形态,调查纹枯病危害情况;  8)选留与单株种植表现相同的水稻材料,测定产量,选留产量增产10%以上的水稻材料; 9)继续种植步骤8)入选的水稻材料,评价验证株叶形态、高产性能和抗纹枯病的稳定性,对稳定的材料进行繁殖,获得新株型高产抗病的水稻新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殿星舒小丽舒庆尧刘贵付夏英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