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92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两个承托块,承托块能够同时对工件的前后左右方向限位;压紧装置,位于两个承托块之间,用于对工件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移动块,设置在各承托块的底部,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用于带动对应的承托块转动;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动部;推动部件,设置在底板上,用于推动移动块并带动承托块向靠近和远离压紧装置的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自动完成对两件工件的周侧进行打磨,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打磨设备是服务于铸造行业而提供的机器人应用设备,其中打磨工装主要用于对铸造出的工件进行固定,使机器人手臂和打磨刀具能够更好的对工件进行打磨、切削,从而实现对工件毛刺、浇口的去除,达到打磨的效果。
[0003]当前,现有的打磨工装多为单工位打磨工装,多工位打磨工装较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单工位打磨工装可一次性对工件的多个部位进行打磨,能够一次性完成打磨。而多工位打磨工装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件位于多个工位之间的部位难以进行打磨。例如,在打磨哈夫节时,单工位打磨工装可通过转动的方式,一次性完成对其周边的打磨,而在双工位打磨工装内时,因受到压紧装置的干扰,以及工位之间的间距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对两件哈夫节周边的打磨。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难题,本申请特提出一种能够一次性自动完成对两件工件进行打磨的双工位打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性自动完成对两件工件进行打磨的双工位打磨工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包括:
[0008]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承托块,所述承托块的顶面与对应工件的一面相吻合,在承托工件的同时对工件的前后左右方向限位;
[0009]压紧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承托块之间,该压紧装置包括第一伸缩部件以及按压部件,第一伸缩部件带动按压部件对放置在承托块上的工件进行按压,对工件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
[0010]移动块,设置在各所述承托块的底部,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带动对应的承托块转动,所述底板相应移动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动部,移动块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动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部,移动块可向靠近可远离压紧装置的方向滑动;
[0011]推动部件,设置在底板上,用于推动移动块并带动承托块向靠近和远离压紧装置的方向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呈中空状,所述第一电机内置其中,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与对应的承托块相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位于移动块两侧的侧板以及设置在侧板的相应第一滑动部一侧的导轨,所述侧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为设置在移动块两侧的导槽,该导槽与对应的导轨滑动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各承托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部件,第二伸缩部件能够带动支撑块靠近或远离承托块;
[0015]所述承托块的底部相应支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锥形引脚,所述锥形引脚的尖端朝向承托块的方向,承托块相应各锥形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与锥形引脚相配合的锥形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承托块,两个底板的底部设有承托板,两个底板分别位于承托板长度方向的两端;
[0017]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动部件,通过第一转动部件带动承托板进行转动,各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穿过承托板,承托板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应连接头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通过上下移动的方式与连接头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转动部件通过带动位于其上方的连接头转动,使底板相对承托板进行转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块,所述承托板的相应各定位块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在上移时,能够带动承托板上移,并使定位块与定位孔分离。
[0019]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打磨室,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位于打磨室内,所述承托板的一端位于打磨室内,另一端位于打磨室外;所述打磨室相应承托板的一侧开设有一个开口,承托板相应开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形状、大小与开口相对应的挡板。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承托块的顶面与对应工件的一面相吻合,并设置压紧装置实现对工件上下、前后、左右全方位的固定。通过设置移动块、第一电机、第一滑动部以及推动部件,在待工件周边的其余部位打磨完毕后,先解除对工件的限制,然后推动承托块至足够远的位置,之后使承托块转动,最后再对其进行复位,使工件的未加工侧暴露出来,以此工件的周侧即可被全部打磨。
附图说明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打磨工装的整体示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打磨工装的结构示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承托块的分解视图;
[0026]图4为图3的正视图;
[0027]图5为图2的半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底板,11

第一滑动部,111

侧板,112

导轨,12

连接头,13

定位块,2

承托块,21

移动块,22

第一电机,23

第二滑动部,24

转动盘,25

锥形引脚,3

压紧装置,31

第一伸缩部件,32

按压部件,4

推动部件,5

支撑块,51

锥形孔,6

第二伸缩部件,7

导向部件,71

滑筒,72

滑杆,8

承托板,81

第一转动部件,82

定位孔,83

挡板,9

打磨室,91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若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若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两个承托块(2),所述承托块(2)的顶面与对应工件的一面相吻合,在承托工件的同时对工件的前后左右方向限位;压紧装置(3),位于两个所述承托块(2)之间,该压紧装置(3)包括第一伸缩部件(31)以及按压部件(32),第一伸缩部件(31)带动按压部件(32)对放置在承托块(2)上的工件进行按压,对工件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移动块(21),设置在各所述承托块(2)的底部,移动块(2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用于带动对应的承托块(2)转动,所述底板(1)相应移动块(2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滑动部(11),移动块(21)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动部(1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部(23),移动块(21)可向靠近可远离压紧装置(3)的方向滑动;推动部件(4),设置在底板(1)上,用于推动移动块(21)并带动承托块(2)向靠近和远离压紧装置(3)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1)呈中空状,所述第一电机(22)内置其中,所述移动块(2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4)的顶部与对应的承托块(2)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工位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11)包括位于移动块(21)两侧的侧板(111)以及设置在侧板(111)的相应第一滑动部(11)一侧的导轨(112),所述侧板(111)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23)为设置在移动块(21)两侧的导槽,该导槽与对应的导轨(112)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工位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承托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二伸缩部件(6),第二伸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雷王杰王刚朱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泾县谷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