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0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读取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获取预定焊接间隔;得到第一焊接温差;得到第一实际补偿温度;预测所述温度偏差的第一控制执行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是否符合所述预定焊接间隔;若是符合,调用第二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回温控制,若是不符合,调用预设功率调控方案对激光器进行实时功率控制;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焊锡作业温度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焊接温度设置较为单一,进而导致焊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升焊接温度控制准确性,提升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提升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提升焊接质量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工业中,焊接加工工艺应用广泛,比如电路板的加工生产,传统的焊接工艺大多通过人工进行,人工焊接可能会导致工人受到焊锡、助焊剂蒸汽以及各种化学剂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焊接已逐步被自动焊锡工艺所取代,自动焊锡工艺一般通过自动焊锡设备执行焊接工艺,现有自动焊锡工艺中,大多是恒温焊接,难以实现动态的焊接温度控制,焊接温度设置不合理,焊接效果不佳。
[0003]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焊接温度设置较为单一,进而导致焊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焊接温度设置较为单一,进而导致焊接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分别读取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预设温度;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与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间隔;通过检测器对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动态温度检测,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对比,得到第一焊接温差;如果所述第一焊接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调用第一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温差补偿,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补偿温度;计算所述第一实际补偿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偏差,并预测所述温度偏差的第一控制执行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是否符合所述预定焊接间隔;若是符合,调用第二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回温控制,若是不符合,调用预设功率调控方案对激光器进行实时功率控制;根据所述实时回温控制或所述实时功率控制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焊锡作业温度控制。
[0006]进一步而言,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读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焊锡点位和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焊锡点位;测量所述第一焊锡点位与所述第二焊锡点位的距离,记作第一焊接距离;引入预设损失函数对所述第一焊接距离进行损失分析,得到第二焊接距离;读取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预定步进速度,并结合所述第二焊接距离得到所述预定焊接间隔。
[0007]进一步而言,所述预设损失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与所述第二焊接距离之间的所述预设损失函数,
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第i次测量结果,是指对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所述第i次测量结果进行损失分析后的结果,即所述第二焊接距离的第i次损失分析结果,i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或所述第二焊接距离中的第i个参数,n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总测量数或所述第二焊接距离的总损失分析数;是指变量调节系数,且,其中是指所述第一焊锡点位的调节系数,是指所述第二焊锡点位的调节系数,是指所述第一焊锡点位与所述第二焊锡点位间距离计算的调节系数。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历史激光焊锡温控记录,并提取所述历史激光焊锡温控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和第二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基于所述第一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和所述第二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得到第一历史信息接收时长;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控制执行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历史信息接收时长得到第一历史温度控制时长;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偏差,并将其与所述第一历史温度控制时长组建得到训练数据;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有监督学习得到时长预测模型;通过所述时长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温度偏差输入所述时长预测模型并得到输出结果,其中,所述输出结果包括所述温度控制时长;依次匹配所述第一实际补偿温度的第一接收时刻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二接收时刻,并计算得到第一信息接收时长;对所述温度控制时长与所述第一信息接收时长进行相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方法还包括:提取所述历史激光焊锡温控记录中的第二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提取所述第二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二历史温度偏差和第二功率调控方案,构建历史功率调控数据库;将所述温度偏差在所述历史功率调控数据库中遍历,并根据遍历结果得到所述预设功率调控方案。
[0011]进一步而言,所述方法还包括:得到所述温度偏差在所述历史功率调控数据库中遍历的遍历结果,其中,所述遍历结果包括历史功率调控方案;其中,所述历史功率调控方案包括历史控制参数阈、历史控制后温度;计算所述历史控制后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控制后温度偏差;将所述历史控制参数阈作为寻优空间,将所述控制后温度偏差作为寻优评价指标;基于所述寻优评价指标对所述寻优空间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优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最优控制参数得到所述预设功率调控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预设温度读取模块,所述预设温度读取模块用于分别读取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预设温度;预定焊接间隔获取模块,所述预定焊接间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与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间隔;温度对比模块,所述温度对比模块用于通过检测器对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动态温度检测,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对比,得到第一焊接温差;实时温差补偿模块,所述实时温差补偿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焊接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调用第一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温差补偿,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补偿温度;执行时长预测模块,所述执行时长预测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实际补偿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偏差,并预测所述温度偏差
的第一控制执行时长;时长判断模块,所述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是否符合所述预定焊接间隔;实时控制模块,所述实时控制模块用于若是符合,调用第二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回温控制,若是不符合,调用预设功率调控方案对激光器进行实时功率控制;作业温度控制模块,所述作业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回温控制或所述实时功率控制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焊锡作业温度控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读取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预设温度,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与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间隔,达到准确分析连续焊接动作之间的时间差值,便于根据预定焊接间隔进行温度控制方式的选择,保证焊接质量的效果。进一步通过检测器对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动态温度检测,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温度,并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精度焊接加工的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温度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激光器、检测器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分别读取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预设温度;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与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间隔;通过检测器对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动态温度检测,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温度,并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对比,得到第一焊接温差;如果所述第一焊接温差大于预设温差阈值,调用第一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温差补偿,得到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第一实际补偿温度;计算所述第一实际补偿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偏差,并预测所述温度偏差的第一控制执行时长;判断所述第一控制执行时长是否符合所述预定焊接间隔;若是符合,调用第二预设温差调控方案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实时回温控制,若是不符合,调用预设功率调控方案对激光器进行实时功率控制;根据所述实时回温控制或所述实时功率控制对所述预定焊接头部进行焊锡作业温度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与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预定焊接间隔,包括:分别读取所述第一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一焊锡点位和所述第二预设焊锡作业的第二焊锡点位;测量所述第一焊锡点位与所述第二焊锡点位的距离,记作第一焊接距离;引入预设损失函数对所述第一焊接距离进行损失分析,得到第二焊接距离;读取所述预定焊接头部的预定步进速度,并结合所述第二焊接距离得到所述预定焊接间隔。3.如权利要求2所述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损失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与所述第二焊接距离之间的所述预设损失函数,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第i次测量结果,是指对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所述第i次测量结果进行损失分析后的结果,即所述第二焊接距离的第i次损失分析结果,i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或所述第二焊接距离中的第i个参数,n是指所述第一焊接距离的总测量数或所述第二焊接距离的总损失分析数;是指变量调节系数,且,其中是指所述第一焊锡点位的调节系数,是指所述第二焊锡点位的调节系数,是指所述第一焊锡点位与所述第二焊锡点位间距离计算的调节系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温度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历史激光焊锡温控记录,并提取所述历史激光焊锡温控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和第二历史温度接
收时刻;基于所述第一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和所述第二历史温度接收时刻得到第一历史信息接收时长;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控制执行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历史信息接收时长得到第一历史温度控制时长;提取所述第一历史温度偏差控制记录中的第一历史温度偏差,并将其与所述第一历史温度控制时长组建得到训练数据;对所述训练数据进行有监督学习得到时长预测模型;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宽李明超张聪李立凡吴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德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