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93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压块和上压块;所述下模和上模相互配合使用,下模和上模均为环形;所述下模内侧面的顶部开口,形成下模加工口;所述上模内侧面的底部开口,形成上模加工口;所述下模加工口和上模加工口共同围合形成轮胎加工面;所述下模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所述下模底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轮胎模具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轮胎,而且上下模嵌合程度好,能解决现有模具发生的胎里拱、胎里不平、局部胎里露线、带束不平直等病疵。疵。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钢子午线轮胎硫化模具基本上都是采用活络模形式,活络模模具的花纹圈根据需要分为一定数量的花纹块,同时花纹圈与胎侧型腔分开。轮胎胎胚在硫化前,模具花纹块打开并与型腔分离,在轮胎胎胚充气定型后,花纹块与型腔向中心合拢,组成完成的轮胎模具后进行硫化。因此,采用活络模进行硫化时对胎胚周长大小要求不高,一般活络模胎胚直径超过花纹沟底1/3~1/2。
[0003]两半模的模具与活络模的模具形式完全不同,模具的花纹圈与侧板是一体式的,整个模具分为上模体和下模体,轮胎胎胚在硫化前,模具上模与下模分离,在轮胎胎胚充气定型后,上模与下模合拢。现有的两半模的模具在制备轮胎时存在功能单一,只能适用于某一种规格的轮胎,容易发生胎里拱、胎里不平、局部胎里露线、带束不平直等病疵。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轮胎模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模具,包括下模、上模、下压块和上压块;
[0007]所述下模和上模相互配合使用,下模和上模均为环形;
[0008]所述下模内侧面的顶部开口,形成下模加工口;
[0009]所述上模内侧面的底部开口,形成上模加工口;
[0010]所述下模加工口和上模加工口共同围合形成轮胎加工面;
[0011]所述下模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孔;
[0012]所述下模底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
[0013]所述上模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螺纹孔;
[0014]所述下模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下压块相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槽与下模加工口连通,下压块放置在安装槽上与其贴合;
[0015]所述下压块底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四螺纹孔;
[0016]所述上模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上压块相适配的斜坡,上压块上设置有与斜坡相对应的二辅助加工口,上压块的二辅助加工口与上模的斜坡抵接贴合;
[0017]所述上压块顶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螺纹孔。
[0018]作为对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改进:
[0019]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
[0020]作为对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改进:
[0021]所述下模在靠近外边沿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第一齿合部,上模在靠近外边沿的位
置设置有凸起的第二齿合部,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两者相适配。
[0022]作为对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改进:
[0023]所述下压块在靠近轮胎加工面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加工口,第一辅助加工口正对于轮胎加工面的开口处。
[0024]作为对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改进:
[0025]所述上压块在靠近轮胎加工面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辅助加工口,第二辅助加工口正对于轮胎加工面的开口处。
[0026]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技术优势为:
[0027]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轮胎,而且上下模嵌合程度好,能解决现有模具发生的胎里拱、胎里不平、局部胎里露线、带束不平直等病疵。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31]实施例1、一种轮胎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下模1、上模2、下压块3和上压块4。
[0032]下模1和上模2相互配合使用,下模1和上模2均为环形;
[0033]下模1内侧面的顶部开口,形成下模加工口11;
[0034]上模2内侧面的底部开口,形成上模加工口21;
[0035]在下模1和上模2相嵌合时,下模加工口11和上模加工口21可以共同围合形成轮胎加工面5,轮胎加工面5用于加工轮胎的胎面和胎肩部分。
[0036]下模1在靠近外边沿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第一齿合部12,上模2在靠近外边沿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第二齿合部22,第一齿合部12和第二齿合部22两者相适配,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使得下模1和上模2嵌合,避免出现大的缝隙。
[0037]下模1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孔61,驱动装置伸入第一螺纹孔61中固定,然后驱动装置就能带动下模1水平方向移动。
[0038]下模1底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62,第二螺纹孔62的数量为两个,驱动装置伸入第二螺纹孔62中固定,然后驱动装置就能带动下模1竖直方向移动。
[0039]上模2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螺纹孔63,驱动装置伸入第三螺纹孔63中固定,然后驱动装置就能带动上模2水平方向移动。
[0040]下模1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下压块3相适配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与下模加工口11连通,下压块3可以放置在安装槽13上与其贴合。下压块3在靠近轮胎加工面5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加工口31,在下压块3放置在安装槽13时,第一辅助加工口31正对于轮胎加工面5的开口处。
[0041]下压块3底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四螺纹孔64,驱动装置伸入第四螺纹孔64中固定,然后驱动装置就能带动下压块3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将下压块3放置到安装槽13上,第一
辅助加工口31正对于轮胎加工面5的开口处,第一辅助加工口31与轮胎的胎踵抵接。
[0042]上模2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上压块4相适配的斜坡23,上压块4上设置有与斜坡23相对应的二辅助加工口41,上压块4的二辅助加工口41可以与上模2的斜坡23抵接贴合。上压块4在靠近轮胎加工面5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辅助加工口41,在上压块4的二辅助加工口41与上模2的斜坡23抵接时,第二辅助加工口41正对于轮胎加工面5的开口处。
[0043]上压块4顶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五螺纹孔65,驱动装置伸入第五螺纹孔65中固定,然后驱动装置就能带动上压块4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将上压块4的二辅助加工口41与上模2的斜坡23抵接,第二辅助加工口41正对于轮胎加工面5的开口处,第二辅助加工口41与轮胎的胎踵抵接。
[0044]第一辅助加工口31和第二辅助加工口41用于轮胎的胎踵定型。
[0045]使用本技术一种轮胎模具的尺寸设计如下:
[0046]胎面中厚在t+0.5到t+1.0范围内,胎面肩厚是胎面中厚的1.35~1.55之间,胎面肩宽在(b+5)/1.2到(b+10)/1.2之间,胎面中间距的宽度要超过中间沟A的最宽点,胎面中间距在A+3到A+5范围内,胎面边距的宽度要超过边沟最宽点,胎面边距在B到B+2范围内。
[0047]模具外直径D,花纹深度t,最大胎胚直径D
胎胚
=(D

2t)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上模(2)、下压块(3)和上压块(4);所述下模(1)和上模(2)相互配合使用,下模(1)和上模(2)均为环形;所述下模(1)内侧面的顶部开口,形成下模加工口(11);所述上模(2)内侧面的底部开口,形成上模加工口(21);所述下模加工口(11)和上模加工口(21)共同围合形成轮胎加工面(5);所述下模(1)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纹孔(61);所述下模(1)底面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62);所述上模(2)外侧面开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螺纹孔(63);所述下模(1)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下压块(3)相适配的安装槽(13),安装槽(13)与下模加工口(11)连通,下压块(3)放置在安装槽(13)上与其贴合;所述下压块(3)底部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第四螺纹孔(64);所述上模(2)内侧壁还开设有与上压块(4)相适配的斜坡(23),上压块(4)上设置有与斜坡(23)相对应的二辅助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