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08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所述胎肩部位于胎面部两侧,胎圈部与胎肩部连接;所述胎面部包括胎面胶结构和带束层结构,带束层结构设置在胎面胶结构底部;所述胎面胶结构包括第一胎面胶和第二胎面胶;第一胎面胶和第二胎面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带束层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内衬层和胎体依次从内到外设置在带束层结构底部;胎体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体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行驶面弧度高优化设计。行驶面弧度高优化设计。行驶面弧度高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轮胎行业的迅猛发展,子午线轮胎增长尤其显著,现已超过轮胎总量的70%,用户对轮胎品质及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低断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符合车辆限高限宽政策,主机配套厂也在逐步用低断面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替代普通断面轮胎。小规格低断面轻型载重轮胎目前为主机厂配套的规格都是半钢轮胎(胎体6为聚酯材料,冠部材料为钢丝或者钢丝+聚酯冠带层),目前半钢设计存在中期脱冠脱层、不耐磨等问题。在轮胎的磨损形式中,非正常磨损对轮胎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其可导致轮胎提前报废,甚至可能造成轮胎爆胎,威胁汽车的行驶安全。
[0003]目前国内市场小规格低断面轻型载重轮胎均为半钢轮胎,因为一次法成型机还未开发小规格低断面轻型载重轮胎成型设备,15寸直径扁平比70以下轻型载重公制子午线规格生产采用一次法成本高,效率低。
[0004]原半钢胎设计存在胎冠和胎圈脱层,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操稳性能差。
[0005]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
[0008]所述胎肩部位于胎面部两侧,胎圈部与胎肩部连接;
[0009]所述胎面部包括胎面胶结构和带束层结构,带束层结构设置在胎面胶结构底部;
[0010]所述胎面胶结构包括第一胎面胶和第二胎面胶;第一胎面胶和第二胎面胶由内向外依次设置;
[0011]所述带束层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和第二带束层由内向外依次设置;
[0012]所述内衬层和胎体依次从内到外设置在带束层结构底部;胎体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
[0013]所述内衬层和胎体两端均依次经过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
[0014]所述胎肩部包括垫胶和胎侧胶;
[0015]所述垫胶设置在第一胎面胶、第一带束层和胎体之间;
[0016]所述垫胶和胎侧胶设置在胎体的胎侧部分外侧;
[0017]所述胎圈部包括三角胶、钢丝圈和耐磨胶;
[0018]所述钢丝圈设置在三角胶底部;
[0019]所述胎体的胎圈部分包裹在三角胶的外部;
[0020]所述内衬层和耐磨胶包裹在胎体的外围;
[0021]所述胎体外端点的外部设置有尼龙帘布;
[0022]所述耐磨胶底部外侧面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
[0023]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4]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宽度大于第二带束层的宽度。
[0025]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6]所述第一胎面胶的硬度值大于第二胎面胶的硬度值。
[0027]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28]所述胎体外端点在尼龙帘布中间位置。
[0029]作为对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改进:
[0030]所述胎体外端点落在外护胶和胎侧胶最厚点位置。
[0031]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技术优势为:
[0032]本技术涉及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体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行驶面弧度高优化设计。
[0033]本技术采用两层胎面胶的设计能有效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0034]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可以改善市场反馈的半钢胎胎冠和胎圈脱层问题,提高轮胎的承载性能和轮胎耐久性能;另外在车辆半载及满载情况下可以获得比半钢胎更优秀的整车主观舒适性和操稳性能;提升了轮胎滚阻性能和被客户所感知的轮胎使用寿命(里程)。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常规半钢设计轮廓变化示意图;
[0038]图3是本技术全钢设计轮廓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40]实施例1、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如图1所示,包括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
[0041]胎肩部位于胎面部两侧,胎圈部与胎肩部连接;
[0042]胎面部包括胎面胶结构和带束层结构,带束层结构设置在胎面胶结构底部;
[0043]胎面胶结构包括第一胎面胶3和第二胎面胶4;第一胎面胶3和第二胎面胶4由内向外依次设置;
[0044]在80℃状态下,第一胎面胶3的硬度值大于第二胎面胶4的硬度值,这样能有效降
低轮胎的滚动阻力。
[0045]带束层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1和第二带束层2,第一带束层1和第二带束层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
[0046]第一带束层1的宽度大于第二带束层2的宽度;
[0047]内衬层5和胎体6依次从内到外设置在带束层结构底部;胎体6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
[0048]内衬层5和胎体6两端均依次经过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
[0049]胎肩部包括垫胶10和胎侧胶9;
[0050]垫胶10设置在第一胎面胶3、第一带束层1和胎体6之间;
[0051]垫胶10和胎侧胶9设置在胎体6的胎侧部分外侧;
[0052]胎圈部包括三角胶7、钢丝圈8和耐磨胶12;
[0053]钢丝圈8设置在三角胶7底部;
[0054]胎体6的胎圈部分包裹在三角胶7的外部;
[0055]内衬层5和耐磨胶12包裹在胎体6的外围。
[0056]胎体6外端点的外部设置有尼龙帘布11,尼龙帘布11能增加胎体6外端点粘着强度,提升轮胎使用寿命;
[0057]在胎体6外端点的位置外面加贴尼龙帘布11,胎体6外端点尽可能在尼龙帘布11中间位置;胎体6外端点落在外护胶和胎侧胶9最厚点位置;
[0058]耐磨胶12底部外侧面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13,保护层13采用混合物的动态弹性损耗模量G”小于1MPa橡胶混合物,保护层13能减少本技术轮胎与轮毂之间的磨损,提高实用寿命。
[005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胎体6外端点受到胎圈径向和横向往复变形,胎体6外端点作为应力点容易和胶料撕裂、脱空,在胎体6外端点外增加尼龙帘布11同时钢包外端点胎侧胶9加厚,可以改善和延缓这个病疵的发生。
[0060]常规外轮廓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低断面轻型载重全钢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所述胎肩部位于胎面部两侧,胎圈部与胎肩部连接;所述胎面部包括胎面胶结构和带束层结构,带束层结构设置在胎面胶结构底部;所述胎面胶结构包括第一胎面胶(3)和第二胎面胶(4);第一胎面胶(3)和第二胎面胶(4)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所述带束层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1)和第二带束层(2),第一带束层(1)和第二带束层(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衬层(5)和胎体(6)依次从内到外设置在带束层结构底部;胎体(6)骨架材料采用钢丝设计;所述内衬层(5)和胎体(6)均依次经过胎面部、胎肩部和胎圈部;所述胎肩部包括垫胶(10)和胎侧胶(9);所述垫胶(10)设置在第一胎面胶(3)、第一带束层(1)和胎体(6)之间;所述垫胶(10)和胎侧胶(9)设置在胎体(6)的胎侧部分外侧;所述胎圈部包括三角胶(7)、钢丝圈(8)和耐磨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光赵天月朱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