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表面生成碳化硅涂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53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表面生成碳化硅涂层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聚丙脪腈碳纤维表面合成SiC涂层。将硅粉或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碳纤维横置于坩锅顶部,为了尽可能增加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的坩锅于搁置了碳纤维的坩锅上,硅碎片和碳纤维之间始终保持距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1~5Pa,然后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10↑[-4]~10↑[-2]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9小时,关掉电源,冷却后取出纤维,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无需氯硅烷或聚碳硅烷先驱气体和氢气等一系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碳纤维是在惰性气氛中烧制的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的材料,但高温下 具有强烈的氧化敏感性,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应用。在碳纤维表面涂覆抗氧化涂层可以改善碳纤维的高温抗氧化性。SiC材料具有低密度、 难熔性、热膨胀系数低和抗氧化性能优良等特点,碳纤维表面涂覆SiC既是解决 碳纤维抗氧化性、抑制界面反应,又可以保证与A1、 Mg等轻金属具有复合良好 效果,使它成为抗氧化涂层的首选材料。国内外常用三氯甲基硅烷或氯硅垸为 先驱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iC涂层,也有采用低温射频法、物理溅射法在碳纤 维上进行SiC涂层的工艺。通过刷涂碳化硅溶胶一凝胶前体,并使碳化硅在表面 上形成用以保护碳材料。但原有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需要专用设备 PECVD或LPCVD和先驱气体(氯硅烷或聚碳硅烷),导致成本增加。本专利技术在 高真空环境下,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碳化硅 涂层。该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无需氯硅烷或聚碳硅垸先驱气 体和氢气等一系列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直 接在高真空环境下,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的方法,高温下硅熔体蒸发,与碳纤 维表层的碳发生气固反应生成碳化硅,在碳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的碳化硅涂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将硅粉或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蹄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端口, 为了增加聚丙蹄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蹄腈碳纤维,倒置同样大 小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蹄腈碳纤维的坩锅上,将硅粉或硅块碎片和聚丙蹄腈碳纤维分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1 5Pa,然后 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10-4 10—2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 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 9小时,关掉电源, 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聚丙蹄腈纤维,即在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 涂层。3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高真空环境下,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形成 致密的碳化硅涂层。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专用设备和先驱气体,使得制备成本比 原有方法。该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无需氯硅垸或聚碳硅垸先 驱气体和氢气等一系列优点。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碳纤维表面碳化硅涂层的扫面电镜照片。图2是实施例2碳纤维表面碳化硅涂层的扫面电镜照片。 图3是实施例3碳纤维表面碳化硅涂层的扫面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熔体的方法,在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合成SiC 涂层。将硅粉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蹄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顶部,为了尽可 能增加聚丙脯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肺腈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 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蹄腈碳纤维的坩锅上,硅粉和聚丙蹄腈碳纤维之间保持一 定的距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lPa,然后充入 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真空度lxl(^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 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5小时,关掉电源,冷却 后取出样品,黑色的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变成了亮绿色。直接采用X射线衍射 分析产物的相组成,扫描电镜分析其形貌。结果表明聚丙脾腈纤维表面生成了 一层碳化硅涂层,如图l所示。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熔体的方法,在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合成SiC 涂层。将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蹄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顶部,为了 尽可能增加聚丙蹄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蹄腈碳纤维,倒置同样 大小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蹄腈碳纤维的坩锅上,硅块碎片和聚丙蹄腈碳纤维之 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 3Pa,然后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不同的真空度lxlO—^a, 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9小 时,关掉电源,冷却后取出样品,黑色的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变成了亮绿色。 直接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产物的相组成,扫描电镜分析其形貌。结果表明聚丙 蹄腈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较低的真空度下还可见少量的碳化硅晶须生成,如图2所示。 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热蒸发硅熔体的方法,在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合成SiC 涂层。将硅粉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蹄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顶部,为了尽可 能增加聚丙蹄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蹄腈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 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蹄腈碳纤维的坩锅上,硅粉和聚丙蹄腈碳纤维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5Pa,然后 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不同的真空度lxl(T3Pa,然后再次 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小时,关掉 电源,冷却后取出样品,黑色的聚丙蹄腈碳纤维表面变成了亮绿色。直接采用X 射线衍射分析产物的相组成,扫描电镜分析其形貌。结果表明聚丙蹄腈纤维表 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硅粉或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脪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端口,为了增加聚丙脪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脪腈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脪腈碳纤维的坩锅上,将硅粉或硅块碎片和聚丙脪腈碳纤维分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1~5Pa,然后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10-4~10-2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9小时,关掉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聚丙脪腈纤维,即在聚丙脪腈碳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在聚丙脪腈碳纤维表面合成SiC涂层。将硅粉或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碳纤维横置于坩锅顶部,为了尽可能增加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的坩锅于搁置了碳纤维的坩锅上,硅碎片和碳纤维之间始终保持距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1~5Pa,然后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10<sup>-4</sup>~10<sup>-2</sup>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9小时,关掉电源,冷却后取出纤维,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本专利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无需氯硅烷或聚碳硅烷先驱气体和氢气等一系列优点。文档编号D06M11/00GK101560728SQ20091009833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杜平凡, 王耐艳, 金达莱, 陈建军, 高林辉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表面生成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粉或硅块碎片放入石墨坩锅底部,聚丙脪腈碳纤维横置于坩锅端口,为了增加聚丙脪腈碳纤维与硅蒸汽的接触并固定聚丙脪腈碳纤维,倒置同样大小的坩锅于搁置了聚丙脪腈碳纤维的坩锅上,将硅粉或硅块碎片和聚丙脪腈碳纤维分离,把这个装置放入高温真空烧结炉中,机械泵预抽真空1~5Pa,然后充入氩气保护气,再次用机械泵及扩散泵抽至10↑[-4]~10↑[-2]Pa,然后再次充入氩气保护气,关闭氩气源,然后升温到硅的熔点之上,保温1~9小时,关掉电源,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聚丙脪腈纤维,即在聚丙脪腈碳纤维表面生成了一层碳化硅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王耐艳高林辉杜平凡金达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