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1506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包括:模具传输机构,用于将模具生产线生产的具有相同模板的各件金属模具分时依次接收并进行逐件传输;状态鉴定器件,用于获取当前金属模具所在的定制优化画面对应的整体红色分量数值,基于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设计智能、操作简便。由于能够在同步检测除锈机制的硬件基础上,引入了基于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针对性铁锈腐蚀严重程度的可视化辨识机制,实现对不同铁锈腐蚀程度的各件金属模具的不同除锈策略,从而避免浪费除锈系统能耗,保证了对各件模具的除锈效果。保证了对各件模具的除锈效果。保证了对各件模具的除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除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地,对器件的表面除锈包括电磁感应除锈以及激光除锈两种主要类型。
[0003]电磁感应除锈用于金属基地的材料,其原理是依据涡流集肤效应在金属表面产生热量,由于铁锈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铁锈的剥离脱落,以达到除锈的目的。涡流是指在具有铁心的线圈中通以交流电时,就有交变的磁通穿过铁心,在铁心内部形成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铁心中自成闭合回路,叫做涡流。集肤效应是指直流电通过导线时,线的横截面积上各处的电流密度相等,而交流电通过导线时,导线横截面上电流不均等,越少靠近导线中心,电流密度越小,越是靠近表面电流越大。
[0004]激光除锈的具体工作原理是,激光器发射的光束被需处理表面上的污染层所吸收,大能量的吸收形成急剧膨胀的等离子体(高度电离的不稳定气体),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使污染物变成碎片并被剔除,光脉冲宽度必须足够短,以避免使被处理表面遭到破坏的热积累。实验表明当金属表面上有氧化物时,等离子体产生于金属表面。
[0005]但是,对于出厂状态下的金属模具,由于生产工艺参数的随机变化以及制造材料的随机变化,导致即使在同一模板下,生产出来的各份金属模具其表面铁锈的腐蚀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这时如果采用相同强度的除锈模式,容易导致腐蚀严重的金属模具除锈效果不佳,而腐蚀较轻的金属模具因为被过度除锈而浪费除锈系统的除锈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能够采用同步检测机制和同步除锈机制完成对生产状态下的各份金属模具的分时逐份检测和除锈处理,尤为关键的是,引入了基于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针对性铁锈腐蚀严重程度的可视化辨识机制,当前金属模具完成定制优化的成像画面的整体红色分量数值越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判断当前金属模具铁锈腐蚀越严重,选择的除锈机制的除锈强度越高,从而兼顾系统能耗节省以及逐份模具的除锈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08]模具传输机构,设置在模具生产线的末端,用于将所述模具生产线生产的具有相同模板的各件模具分时依次接收并进行逐件传输,所述模具传输机构包括皮带传输结构、驱动轮、随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均匀间距的多个模具限制结构;
[0009]协作控制机构,与所述模具传输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每一模具限制结构的中心位置位于可视化监控器的俯拍镜头的中心位置的正下方时,发出一次采集触发指令;
[0010]可视化监控器,设置在所述模具传输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协作控制机构连接,用于在每接收到一次采集触发指令时,对其正下方环境执行俯拍处理以获得俯拍监控画面;
[0011]定制映射器件,与所述可视化监控器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俯拍监控画面先后执行椒盐噪声消除动作、应用空域微分的画面内容锐化动作以及对比度提升动作,以获得所述俯拍监控画面对应的定制映射画面;
[0012]轮廓检测器件,与所述定制映射器件连接,用于基于模板在俯拍视野下的标准成像轮廓检测接收到的定制映射画面中的各个匹配图像分块,并将占据像素点数量最多的匹配图像分块作为目标图像分块输出,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为传输到所述可视化监控器的正下方的当前模具所在的图像分块;
[0013]状态鉴定器件,与所述轮廓检测器件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中每一个像素点的红色分量数值,对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各份红色分量数值进行去除最值后的均值计算,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分块对应的整体红色分量数值,基于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
[0014]除锈控制器件,分别与状态鉴定器件以及除锈执行器件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对当前模具的除锈动作的强度控制;
[0015]其中,基于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包括: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越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确定的对应的除锈强度越高。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几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0017]实质性特点1、在包括模具传输机构、协作控制机构以及可视化监控器的同步硬件基础上,执行对模具生产线生产的每一件模具的可视化数据的同步采集,从而为后续的出厂前的模具除锈动作提供关键参考信息;
[0018]实质性特点2、将完成定制优化处理后的现场画面中占据面积最大且与模具外形匹配的图像分块作为当前模具所在的图像分块,所述定制优化处理包括先后执行的椒盐噪声消除动作、应用空域微分的画面内容锐化动作以及对比度提升动作;
[0019]实质性特点3、解析当前模具所在的图像分块的整体红色分量数值,基于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其中,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越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确定的对应的除锈强度越高,从而完成对每一件待出厂的模具的表面的自适应除锈操作,在尽可能减少除锈功耗的同时保证各件出厂模具表面的除锈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设计智能、操作简便。由于能够在同步检测除锈机制的硬件基础上,引入了基于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针对性铁锈腐蚀严重程度的可视化辨识机制,实现对不同铁锈腐蚀程度的各件金属模具的不同除锈策略,从而避免浪费除锈系统能耗,保证了对各件模具的除锈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002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A实施例示出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B实施例示出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C实施例示出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A实施例示出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0027]模具传输机构,设置在模具生产线的末端,用于将所述模具生产线生产的具有相同模板的各件模具分时依次接收并进行逐件传输,所述模具传输机构包括皮带传输结构、驱动轮、随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均匀间距的多个模具限制结构,所述模具为金属基地的模具;
[0028]示例地,所述模具传输机构还可以包括永磁无刷电机,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用于为所述驱动轮的驱动提供动力供应;
[0029]协作控制机构,与所述模具传输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每一模具限制结构的中心位置位于可视化监控器的俯拍镜头的中心位置的正下方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模具传输机构,设置在模具生产线的末端,用于将所述模具生产线生产的具有相同模板的各件模具分时依次接收并进行逐件传输,所述模具传输机构包括皮带传输结构、驱动轮、随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均匀间距的多个模具限制结构,所述模具为金属基地的模具;协作控制机构,与所述模具传输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皮带传输结构上的每一模具限制结构的中心位置位于可视化监控器的俯拍镜头的中心位置的正下方时,发出一次采集触发指令;可视化监控器,设置在所述模具传输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协作控制机构连接,用于在每接收到一次采集触发指令时,对其正下方环境执行俯拍处理以获得俯拍监控画面;定制映射器件,与所述可视化监控器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俯拍监控画面先后执行椒盐噪声消除动作、应用空域微分的画面内容锐化动作以及对比度提升动作,以获得所述俯拍监控画面对应的定制映射画面;轮廓检测器件,与所述定制映射器件连接,用于基于模板在俯拍视野下的标准成像轮廓检测接收到的定制映射画面中的各个匹配图像分块,并将占据像素点数量最多的匹配图像分块作为目标图像分块输出,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为传输到所述可视化监控器的正下方的当前模具所在的图像分块;状态鉴定器件,与所述轮廓检测器件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中每一个像素点的红色分量数值,对所述目标图像分块中各个像素点分别对应的各份红色分量数值进行去除最值后的均值计算,以获得所述目标图像分块对应的整体红色分量数值,基于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除锈控制器件,分别与状态鉴定器件以及除锈执行器件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对当前模具的除锈动作的强度控制;其中,基于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的接近程度确定对应的除锈强度包括:所述整体红色分量数值越接近铁锈对应的红色分量数值区间的中间数值,确定的对应的除锈强度越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除锈执行器件,为激光除锈器件或者电磁波除锈器件,与所述除锈控制器件连接,用于执行对所述可视化监控器的正下方的当前模具的除锈动作;其中,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对当前模具的除锈动作的强度控制包括:在所述除锈执行器件为激光除锈器件时,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发出的除锈激光的强度控制;其中,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对当前模具的除锈动作的强度控制包括:在所述除锈执行器件为电磁波除锈器件时,基于确定的除锈强度完成对所述除锈执行器件发出的除锈电磁波的强度控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模具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内容存储器件,与所述状态鉴定器件连接,用于预先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清熙金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