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111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搬运路径装置以及设置在搬运路径上的限位滑动装置;所述限位滑动装置的下饭设置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竖直提升装置,用于改变抓取装置的位置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搬运路径装置配合竖直提升装置在抓取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在组成抓取装置的抓取力臂,和设置的与工件贴合的形变区域和吸附区域可以与外界的负压吸引发生装置进行组合,在对物料进行抓取提升的时候,可以对物料的表面进行辅助吸附,用以增加夹持过程中的作用力。增加夹持过程中的作用力。增加夹持过程中的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具体为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上下料机械手主要实现机床制作过程中的完全自动化,并且采用了集成加工的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线实现物料的上下料等不同的工序,在流水线生产的工厂中相对常见。
[0003]但是上下料机械手在正常工作的时候发现,不同的工件物料在被机械手夹持的过程中,机械手的运作稳定性作为前提条件,是保障物料能够顺利的被夹持运输的关键因素之一,倘若在夹持的物体体积较大或者因启动速度太快,导致机器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此时就会导致机械手的手腕造成震动,出现夹持松脱的可能,造成工件物料的损坏,究其根本,就是在机械手夹持工件物料的时候对于不同物料的适配程度不一样,现有常见的机械手其底部在夹持的过程中,夹持部位通常为锯齿状的刚性或非刚性部件,此时能够夹持的力是夹持力臂对工件施加的作用力,作用力相对单一,在夹持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即可能造成工件跌落损毁的风险,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搬运路径装置以及设置在搬运路径上的限位滑动装置;
[0006]所述限位滑动装置的下饭设置有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竖直提升装置,用于改变抓取装置的位置高度;
[0007]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的组合部件,所述组合部件一端活动连接有摆动力臂,所述摆动力臂的内侧可拆卸的固定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处通过支撑背板设置有一组抓取力臂;用于对连接的工件进行夹持处理。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力臂至少有两个,所述抓取力臂的一端通过驱动齿轮与支撑背板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力臂的内侧设置有实心内腔,所述实心内腔的外侧外壳,且所述外壳靠近夹持区域的一侧处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灌注高压气体的气流灌注口,所述外壳的内侧位于两个气流灌注口之间处设置有气流通道。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力臂的一端处设置有非刚性夹持部,所述非刚性夹持部与气流通道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背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伸缩部,两个所述伸缩部之间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与伸缩部的下方通过对接孔和通气孔设置有横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缓冲部,
所述缓冲部的下方设置有工件贴合部,用于对夹持的工件进行加固。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贴合部的底部设置有呈线性阵列设置的形变区域,所述形变区域的凸出部分设置有与工件贴合部相连通的吸附区域,用于对工件进行负压吸引。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搬运路径装置配合竖直提升装置在抓取装置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在组成抓取装置的抓取力臂,和设置的与工件贴合的形变区域和吸附区域可以与外界的负压吸引发生装置进行组合,在对物料进行抓取提升的时候,可以对物料的表面进行辅助吸附,用以增加夹持过程中的作用力,相较于以往的夹持施加的作用力而言,能够更稳定的对工件进行夹持吸附,减少工件加持过程中晃动的可能,提高夹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搬运路径装置与抓取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搬运路径装置与抓取装置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抓取装置部分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抓取力臂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工件贴合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图5中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工件贴合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搬运路径装置;2、竖直提升装置;3、限位滑动装置;4、抓取装置;5、支撑装置;41、摆动力臂;42、驱动部件;43、抓取力臂;44、组合部件;45、管道;46、驱动齿轮;47、支撑背板;48、伸缩部;49、缓冲部;410、工件贴合部;411、横板;412、对接孔;413、通气孔;414、形变区域;415、吸附区域;431、实心内腔;432、外壳;433、气流灌注口;434、气流通道;435、非刚性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请参阅图1到图2,机械手在工控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饰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根据制造的要求可以分为多种机械手比如电焊焊接机械锁运送机械手及其上下料机械手等等在工件流水线运输的过程中,其中上下料机械手是使用的相对常见的一种搬运装置,它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工搬运的时间,同时搬运的精度也相对准确能够更好的帮助流水线生产效
率得到提升,但是在机械手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其重要的操作步骤就是机械手对物料的夹持,这种夹持往往只通过机械手上单独设置的驱动装置来实现机械式的夹持,这种夹持的方式受到物料工件本身体积的影响,一旦物料工件体积较大,同时机械手上下搬运的速度过快,极易造成物料出现松脱损毁的可能,造成机械手装置内部结构不稳定,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装置5、设置在支撑装置5上的搬运路径装置1以及设置在搬运路径上的限位滑动装置3;
[0028]具体的,限位滑动装置3的下饭设置有抓取装置4,抓取装置4的外侧设置有竖直提升装置2,用于改变抓取装置4的位置高度;
[0029]进一步的,抓取装置4包括用于连接的组合部件44,组合部件44一端活动连接有摆动力臂41,摆动力臂41的内侧可拆卸的固定有驱动部件42,驱动部件42的输出轴处通过支撑背板47设置有一组抓取力臂43;用于对连接的工件进行夹持处理。
[0030]在此实施例中机械手通过支撑装置5和路径搬运装置稳定的设置于流水线上的需要搬运的位置,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装置(5)、设置在支撑装置(5)上的搬运路径装置(1)以及设置在搬运路径上的限位滑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动装置(3)的下饭设置有抓取装置(4),所述抓取装置(4)的外侧设置有竖直提升装置(2),用于改变抓取装置(4)的位置高度;所述抓取装置(4)包括用于连接的组合部件(44),所述组合部件(44)一端活动连接有摆动力臂(41),所述摆动力臂(41)的内侧可拆卸的固定有驱动部件(42),所述驱动部件(42)的输出轴处通过支撑背板(47)设置有一组抓取力臂(43);用于对连接的工件进行夹持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力臂(43)至少有两个,所述抓取力臂(43)的一端通过驱动齿轮(46)与支撑背板(4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力臂(43)的内侧设置有实心内腔(431),所述实心内腔(431)的外侧外壳(432),且所述外壳(432)靠近夹持区域的一侧处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灌注高压气体的气流灌注口(4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营刘迪波唐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凌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