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40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屏蔽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包括电磁屏蔽柜外壳以及设置在电磁屏蔽柜外壳上方的上壳体,电磁屏蔽柜外壳内壁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分隔板,上壳体内由分隔板分隔形成有安装空腔和冷却空腔,所述分隔板壁体上位于冷却空腔处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转板,第一转板正对支撑板,所述冷却空腔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内部;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内设有冷却隔板,冷却隔板与电磁屏蔽柜外壳内壁之间形成有冷气配给空腔,所述冷却隔板上可转动地设有第二转板,冷气配给空腔一面连通冷却空腔,冷气配给空腔另一面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内部;一个第二转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二转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二转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柜
,特别是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屏蔽柜作为电器元件的载体,主要应用于建设涉密信息网络,采用各种防电磁泄漏发射的手段,有效地对各通讯电子设备及其电子信息进行保护,进而满足多种电器元件在不同环境下的特殊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磁屏蔽柜由于自身优良的密闭效果,使得从业人员对其应用的环境不够重视,室外的电磁屏蔽柜易受到包括湿度、温度、灰尘等诸多因素的威胁,同时电磁屏蔽柜在运行时,内部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电磁屏蔽柜大多采用传统的波导窗结构,散热不够均匀,对于容易发热的部位无法集中进行冷却,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提供风扇进行集中冷却容易将外部灰尘吸入到电磁屏蔽柜内,影响设备的整体使用效果。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18277705U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电磁屏蔽柜,包括柜体,还包括隔板、支撑柱、承托板、承托杆、气体流动盒和连接管道,柜体内水平固定有隔板,隔板将柜体内空间分隔为两部分,柜体位于隔板上方的内壁设有电磁屏蔽层,柜体铰接有分别对应该两部分空间的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柜体相对的两侧壁均竖直固定有支撑柱,各侧壁固定的支撑柱至少为两根,相对两根支撑柱可拆卸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承托杆,承托板水平的可拆卸的连接于同平面的承托杆上。该专利采用放置于电磁屏蔽柜两侧的气体流动盒,并且在气体流动盒表面开设开孔,从而释放大面积冷气体,同时大面积的吸收热气体,提高散热效果。但是该专利冷却气流无法定向输送,无法针对性的对发热部位进行集中供冷,容易浪费资源。
[0004]因此提供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使得电磁屏蔽柜内部的冷气流能针对发热部位集中冷却,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灰尘进入,提高电磁屏蔽柜的使用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做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柜内冷却散热不够均匀,无法对容易发热的部位进行集中冷却,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包括电磁屏蔽柜外壳以及设置在电磁屏蔽柜外壳上方的上壳体,电磁屏蔽柜外壳内壁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分隔板,上壳体内由分隔板分隔形成有安装空腔和冷却空腔,所述分隔板壁体上位于冷却空腔处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转板,第一转板正对支撑板,所述冷却空腔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内部;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内设有冷却隔板,冷却隔板与电磁屏蔽柜外壳内壁之间形成有冷气配给空腔,所述冷却隔板上可转动地设有第二转板,冷气配给空腔一面连通冷却空腔,冷气配给空腔另一面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内
部;一个第二转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呈T型结构,分隔板将上壳体与电磁屏蔽柜外壳之间分隔开。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连通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二排气扇,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侧面设有第一排气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电磁屏蔽柜外壳底壁之间设有风扇,风扇的排风口朝向第一排气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内侧壁上位于风扇上方设有防尘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尘板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空腔内可拆连接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冷却空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侧面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屏蔽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在电磁屏蔽柜外壳内设置多个第一转板和一个第二转板,利用单独控制一个第一转板或一个第二转板进行转动,进而保证冷空气可以针对性的、集中的提供到发热部位,提高冷却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利用防尘板减少灰尘进入所述电磁屏蔽柜内部,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的主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沿A

A的剖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沿B

B的剖视图。
[00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电磁屏蔽柜外壳;11、上壳体;12、分隔板;121、安装空腔;122、冷却空腔;13、支撑板;14、冷却隔板;15、第一转板;16、冷气配给空腔;17、第二转板;18、防尘板;19、屏蔽门;21、第一排气扇;22、第二排气扇;23、空气压缩机;2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包括电磁屏蔽柜外壳10以及设置在电磁屏蔽柜外壳10上方的上壳体11,电磁屏蔽柜外壳10连通上壳体11;所述上壳体11上设有第二排气扇22,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10侧面设有第一排气扇21,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壁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3;使用时,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板13上,冷空气从上壳体11流入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部并对位于支撑板13上的电子设备进行冷却,最后从第一排气扇22排出,完成冷却散热。
[0024]可以理解地,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10和上壳体11皆由铝合金制成,用以保证散热效果和屏蔽效果。
[002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所述上壳体11内设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呈T型结构,分隔板12将上壳体11与电磁屏蔽柜外壳10之间分隔开,同时分隔板12将上壳体11内壁空腔分隔成安装空腔121和冷却空腔122,所述安装空腔121内利用螺栓或螺钉等锁紧件可拆连接有空气压缩机23,空气压缩机23的排气口连通冷却空腔122。
[0026]可以理解地,所述空气压缩机23为市面上常见的制冷用小型空气压缩机,利用空气压缩机23向冷却空腔122内输送冷空气;所述第二排气扇22位于安装空腔121内,第二排气扇22用以为空气压缩机23提供散热,保证空气压缩机23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所述分隔板12壁体上位于冷却空腔122处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转板15,第一转板15正对支撑板13,所述第一转板15利用伺服进给电机(图未示出)可转动地设置在分隔板12内,所述冷却空腔122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部;优选地,所述支撑板13上设有通孔。
[0028]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转板15使冷却空腔122与电磁屏蔽柜外壳10之间相互连通或阻隔,进而保证冷却空腔122内的冷空气能顺利吹到部分支撑板13上。由于支撑板13上平面上放置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导致冷空气朝向电磁屏蔽柜外壳10四周流动,本技术在所述支撑板13上设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包括电磁屏蔽柜外壳(10)以及设置在电磁屏蔽柜外壳(10)上方的上壳体(11),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壁上可拆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内设有分隔板(12),上壳体(11)内由分隔板(12)分隔形成有安装空腔(121)和冷却空腔(122),所述分隔板(12)壁体上位于冷却空腔(122)处可转动地设有第一转板(15),第一转板(15)正对支撑板(13),所述冷却空腔(122)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部;所述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设有冷却隔板(14),冷却隔板(14)与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壁之间形成有冷气配给空腔(16),所述冷却隔板(14)上可转动地设有第二转板(17),冷气配给空腔(16)一面连通冷却空腔(122),冷气配给空腔(16)另一面连通电磁屏蔽柜外壳(10)内部;一个第二转板(17)位于两个支撑板(1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冷却散热电磁屏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呈T型结构,分隔板(12)将上壳体(11)与电磁屏蔽柜外壳(10)之间分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汉军程国庆孟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天域屏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