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027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位于室外的冷凝装置,室内的蒸发装置和冷媒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冷媒驱动装置包括无油压缩机和氟泵,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氟泵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换热器,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多个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二端相连。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二端相连。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二端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数据中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IT设备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制冷散热。目前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占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20%~40%,消耗大量的电量和水量。随着国家的双碳政策出台,研发更节能、更安全、更稳定的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目前,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大多采用的是传统冷冻水系统,冷冻水循环通过冷水机组制冷制出冷冻水,之后通过水泵提供动力,将冷冻水提供至房间精密空调,通过将回风冷却为机房制冷;冷却水系统通过水泵将冷水机组产生的热量送至冷却塔,通过室外风冷却冷却水供水,将热量输送至大气。冷冻水系统换热效率低,且漏水会对机房内的设备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位于室外的冷凝装置,室内的蒸发装置和冷媒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冷媒驱动装置包括无油压缩机和氟泵,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氟泵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二端相连。
[0006]可选地,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换热器,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
[0007]可选地,所述多个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二端相连。
[0008]可选地,所述冷媒驱动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
[0009]可选地,所述冷媒驱动装置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一端相连。
[0010]可选地,所述冷凝装置为蒸发式冷却塔、壳管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
[0011]所述蒸发装置为精密空调、风墙空调、背板空调、顶置空调、列间空调。
[0012]可选地,所述冷媒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其中,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当所述无油压缩机运行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无油压缩机停机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0013]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氟泵运行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当所述氟泵停机
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
[0014]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冷媒驱动装置的工作模式,其中,
[0015]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温度低于设定阈值时,启动自然冷却模式,其中,在所述自然冷却模式下,关闭所述无油压缩机,开启所述第一阀门;
[0016]当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阈值时,启动压缩冷却模式,其中,在所述压缩冷却模式下,启动所述无油压缩机,关闭所述第一阀门。
[0017]可选地,所述蒸发装置包括的室内换热器为微通道结构的室内换热器。
[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包括位于室外的冷凝装置,室内的蒸发装置和冷媒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冷媒驱动装置包括无油压缩机和氟泵,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氟泵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二端相连。
[0020]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由于采用无油压缩机,该数据中心制冷系统为无油冷却系统,可以提升换热效率,提升系统性能,同时由于此系统采用冷媒作为载冷剂,同体积冷媒的换热量是水的8倍以上,从而有效降低泵的功耗问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了水泄漏对服务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室内换热器可以近距离的安装在机房内需散热的设备边,进一步地提升了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系统中各装置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冷凝装置

111;冷媒驱动装置

122;蒸发装置113;无油压缩机

1;第一阀门

2;室外换热器

3;储液器

4;第二阀门

5;氟泵

6;室内换热器

71;室内换热器

72,室内换热器

73;气液分离器

8;管道

91;管道

92;管道

93;管道

94;管道

95;管道

9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位于室外的冷凝装置,室内的蒸发装置和冷媒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冷媒驱动装置包括无油压缩机和氟泵,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氟泵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二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换热器,所述蒸发装置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另一端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二端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驱动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无油压缩机的第二端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驱动装置还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凝装置的第二端相连,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氟泵的第一端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为蒸发式冷却塔、壳管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所述蒸发装置为精密空调、风墙空调、背板空调、顶置空调、列间空调。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涛闫昆李程萌李海平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世纪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