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44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固定座,其中心开设有用于盛装水和医用手消剂瓶的容纳腔;安装在容纳腔底部或容纳腔下部内壁的传热保温层;安装在底座内或传热保温底部或传热保温外周的用于对固定座容纳腔内盛装的水加热的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可为医用手消剂增温,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医务人员室外核酸采样,提高医务人员采样准确度,避免伤害医务人员及被采样人员的身体健康。员及被采样人员的身体健康。员及被采样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疫情的存在,医务人员常需在室外低温湿冷的环境中进行核酸采样任务,医务人员频繁使用冰凉手消剂容易造成手指麻木、重则冻伤,即影响采样准确度又伤害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手指麻木不灵活,有可能做咽拭子时给被采样人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可为医用手消剂增温,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医务人员室外核酸采样,提高医务人员采样准确度,避免伤害医务人员及被采样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固定座,其中心开设有用于盛装水和医用手消剂瓶的容纳腔;安装在容纳腔底部或容纳腔下部内壁的传热保温层;安装在底座内或传热保温底部或传热保温外周的用于对固定座容纳腔内盛装的水加热的加热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传热保温层为设置在固定座容纳腔底部的圆盘形传热保温层。
[0006]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具有设置在传热保温层下方的加热电阻。
[0007]或者,所述传热保温层为设置在固定座容纳腔下部内壁的环形传热保温层。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具有环绕在传热保温层外周的加热电阻。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下部内壁开设凹槽,所述加热电阻和环形传热保温层安置在凹槽内。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技术的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
[0013]通过对安置于固定座内的水进行加热,而使安置于固定座的水内的医用手消剂瓶底部的医用手消剂达到合适温度,使出液温度保证在32

40度之间,易于携带,且操作简单,加热保温效果好,适用于室外,保障在湿冷低温工作环境中,核酸采样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温暖的手消剂,保持手部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采样人员手指关节冻伤的疼痛,保护队员的身体健康。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的透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一种结构的半剖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另一种结构的半剖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控制原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一种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的透视图和俯视图,由图可知,该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一侧的固定座2,其中心开设有用于盛装水和医用手消剂瓶的容纳腔6;安装在容纳腔底部或容纳腔下部内壁的传热保温层7;安装在底座内或传热保温底部或传热保温外周的用于对固定座容纳腔内盛装的水加热的加热组件8(参见图3、图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10。
[0022]具体的,本技术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具有用于安置于水平面上的底座1,其具有呈方形或圆形或方形与圆形相接合(如图2所示)或其它形状的中空的座体,座体上方一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座2。固定座可为圆筒形或其它形状,其中心圆孔为容纳腔6,容纳腔底部为底座上表面,在容纳腔内可盛装水和医用手消剂瓶,而医用手消剂瓶用于盛装医用手消剂。其中,固定座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处设置与容纳腔相连通的侧开口槽,温度传感器10安装于侧开口槽中且一部分伸出至容纳腔内,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容纳腔内所盛装的水的温度,以通过检测到的水温而对水被加热的温度进行控制。
[0023]为了防止在室外低温湿冷的环境中进行核酸采样任务的医务人员因频繁使用冰凉手消剂影响采样准确度、做咽拭子时给被采样人造成痛苦并伤害医务人员身体健康情况的发生,本技术可以采用如下的第一种结构:在固定座2容纳腔6的下部安置圆盘形传热保温层7(如图3所示),在固定座的容纳腔内或底座的空腔内设置位于圆盘形传热保温层下方的加热组件8。
[0024]其中,上述第一种结构的传热保温层7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其安置在固定座容纳腔内且与固定座密封。在传热保温层的下方设置用于对固定座2容纳腔6内盛装的水加热的加热组件8,以通过水被加热,使安置于水中的医用手消剂瓶内的医用手消剂尤其是位于底部的医用手消剂被加热。该医用手消剂瓶采用现有技术的按压式医用手消剂瓶,即,通过按压,使瓶内吸管将位于瓶子底部的医用手消剂吸引并排出。
[0025]上述加热组件具有绝缘的壳体,安置在固定座的容纳腔内或底座的空腔内并设置于圆盘形传热保温层的下方,加热组件包括温控器12、与温控器12连接的加热保温电路18及其它元件如设置面板等。其中,加热保温电路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包括电源17、总开关K03、开关K113、开关K214、电阻R115、电阻R216、电源指示灯4、加热指示灯5,电阻R115、电阻R216均为可加热的加热电阻。电源17、总开关K03、电源指示灯4设置于总路中,并设置两个并联支路:第一支路为保温支路,包括电阻R115和与其串联的开关K113,第二支路为加热支路,包括电阻R216和与其串联的开关K214、加热指示灯5。电源17可为蓄电池、可充电电池或其它电源,安置在底座所设置的电池槽9内。
[0026]当需对固定座2容纳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时,温控器控制总开关K03、开关K214闭合,第二支路处于电连通状态,电源指示灯和加热指示灯全亮,通过电源对第二支路的电阻R2加热,热量通过传热保温层7传递给容纳腔内的水,使水温升高。在此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可定时或时时将容纳腔内水温检测结果通过无线或有线等方式传送给温控器,而温控器将接
收到水温与预设温度值(该预设温度值可参考医用手消剂安全使用温度值确定,如32

40度之间)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表明容纳腔内水温达到预设温度时,温控器控制开关K2断开、开关K1闭合,使第一支路处于电连通状态,通过电源对电阻R1加热而使容纳腔内的水处于保温状态。通过升高的水温,可使安置于水中的医用手消剂瓶内的医用手消剂在室外低温湿冷的环境中升高温度,提高医务人员使用手感。
[0027]进一步的,设计时,还可使用相应电路元件使加热保温电路18在正常工作时,电源指示灯发绿光,电源的电压不足时电源指示灯发红光,以提示更换电池或充电;此外,还可使加热指示灯处于加热状态时发红光,使于保温状态时发黄光,以提示加热组件处于不同工作状态。
[0028]当然,本技术的加热保温电路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能实现上述功能的其它电路。
[0029]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手消剂增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呈方形的中空座体的底座,其一侧设置控制面板;设置在座体上方另一侧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圆筒形的固定座,其中心圆孔为用于盛装水和医用手消剂瓶的容纳腔,其中部或中部以下位置处设置与容纳腔相连通的侧开口槽,其容纳腔底部为底座上表面;安装于固定座的侧开口槽中且一部分伸出至容纳腔内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容纳腔下部的传热保温层;安装在底座的空腔内且位于传热保温层下方的用于对固定座容纳腔内盛装的水加热以使安置于水中的医用手消剂瓶内的位于底部的医用手消剂被加热的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消剂增温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琛琛刘建欣刘霞高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