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67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其包括:机座,所述机座内部转动设置有两个驱动辊,所述机座设置有用于驱动任一所述驱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每个所述驱动辊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每两个位于所述驱动辊同端的链轮之间均设置有链条且均与所述链条啮合,两个所述链条之间沿自身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承托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辊之间形成供待检测物体放置的间隙,两个相邻所述承托辊之间的间隙尺寸小于待检测物体的尺寸,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链条顶侧的所述承托辊转动。本申请具有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观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观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工件物体生产出来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次品,需要经过检测装置来检测成品物体的各项外观参数,以确定生产物体的良品率,现有技术通常是通过设置用于输送成品物体的输送机构和用于对物体进行外观检测的相机,在输送机构输送物体的过程中,使用相机来采集物体的图像数据,而现有的输送机构通常为输送带,在输送带输送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的底部为拍摄死角,相机无法拍到物体的各个部位,同样影响外观检测的准确度,并且对于一些带有弧面的物体,在传送带输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物体打滑移动的现象,从而影响外观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
[0004]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机座,所述机座内部转动设置有两个驱动辊,所述机座设置有用于驱动任一所述驱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每个所述驱动辊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每两个位于所述驱动辊同端的链轮之间均设置有链条且均与所述链条啮合,两个所述链条之间沿自身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承托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辊之间形成供待检测物体放置的间隙,两个相邻所述承托辊之间的间隙尺寸小于待检测物体的尺寸,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链条顶侧的所述承托辊转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待检测物体输送至任一承托辊外表面时,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滑落至两个承托辊之间的间隙中,以使两个承托辊同时抵接于物体的相对两侧面,在给待检测物体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减少物体发生打滑移动的现象,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任一驱动辊带动链轮转动,以使链条在链轮的传动下带动承托辊进行移动,使承托辊带动物体进行移动,完成输送工作,并且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位于链条顶侧的承托辊进行转动,以使每两个相邻承托辊之间的物体在滚动摩擦的作用力下进行转动,转动状态下的物体自动切换成像面,以使外部的成型相机能够进行多方位的外观检测,减少物体的成型死角,从而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度。
[000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齿轮和用于驱动任一所述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座且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齿形带,所述齿形带与两个所述驱动齿轮均啮合,每个所述承托辊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齿形带与位于所述链条顶侧的所述转动齿轮啮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物体位于两个相邻承托辊之间的间隙中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任一驱动齿轮转动,使齿形带同步进行转动,以使位于链条顶侧的转动齿轮在
齿形带的传动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转动齿轮的承托辊进行转动,实现两个相邻承托辊之间的物体在滚动摩擦的作用下完成转动。
[000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给所述齿形带提供使所述齿形带顶侧抵接于位于所述链条顶侧的所述转动齿轮的力。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齿形带顶侧能够抵接于转动齿轮,以防止齿形带与转动齿轮之间脱离啮合,从而提高转动组件的稳定性。
[001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且位于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所述支撑板顶部竖直滑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用于抵接所述齿形带内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给所述安装座持续提供向上的力。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安装座带动抵接件抵接于齿形带内侧且持续对齿形带内侧施加向上的力,以使齿形带持续抵接于转动齿轮,从而使齿形带与转动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更加稳定,实现提高转动组件的稳定性。
[0013]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件包括抵接齿轮,所述抵接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顶部且与所述齿形带内侧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齿形带内侧啮合的抵接齿轮,能够使齿形带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以更好地带动齿形带抵接于转动齿轮。
[0015]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座设置的数量对应所述承托辊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安装座均位于对应所述转动齿轮的正下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安装座,能够提高对齿形带的支撑作用,并且由于每个安装座位于对应转动齿轮的正下方,在安装座带动抵接件持续抵接于齿形带内侧时,能够配合转动齿轮对齿形带同一位置的相对两侧进行挤压,以使齿形带与转动齿轮的啮合关系更加稳定,从而提高转动组件的稳定性。
[0017]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支撑板竖直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座底部沿自身高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与所述固定杆滑移配合,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槽内底壁与所述固定杆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移槽和与滑移槽滑移配合的固定杆,能够实现安装座竖直滑动于支撑板顶部,由于弹簧设置于安装座底部,在安装座的重力和齿形带对安装座向下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弹簧能够给安装座持续提供向上的恢复力,结构简单且实用。
[001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任一所述驱动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一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实现带动任一驱动轮转动。
[002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任一所述驱动齿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二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实现带动任一
驱动齿轮转动。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在待检测物体输送至任一承托辊外表面时,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滑落至两个承托辊之间的间隙中,以使两个承托辊同时抵接于物体的相对两侧面,在给待检测物体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减少物体发生打滑移动的现象,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任一驱动辊带动链轮转动,以使链条在链轮的传动下带动承托辊进行移动,使承托辊带动物体进行移动,完成输送工作,并且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位于链条顶侧的承托辊进行转动,以使每两个相邻承托辊之间的物体在滚动摩擦的作用力下进行转动,转动状态下的物体自动切换成像面,以使外部的成型相机能够进行多方位的外观检测,减少物体的成型死角,从而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度。
[0025]2、在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内部转动设置有两个驱动辊(2),所述机座(1)设置有用于驱动任一所述驱动辊(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每个所述驱动辊(2)两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链轮(4),每两个位于所述驱动辊(2)同端的链轮(4)之间均设置有链条(5)且均与所述链条(5)啮合,两个所述链条(5)之间沿自身长度方向转动设置有多个承托辊(6),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托辊(6)之间形成供待检测物体(7)放置的间隙,两个相邻所述承托辊(6)之间的间隙尺寸小于待检测物体(7)的尺寸,两个所述驱动辊(2)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链条(5)顶侧的所述承托辊(6)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齿轮(8)和用于驱动任一所述驱动齿轮(8)转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驱动齿轮(8)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座(1)且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2)之间,两个所述驱动齿轮(8)之间设置有齿形带(10),所述齿形带(10)与两个所述驱动齿轮(8)均啮合,每个所述承托辊(6)均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1),所述齿形带(10)与位于所述链条(5)顶侧的所述转动齿轮(11)啮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齿轮(8)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给所述齿形带(10)提供使所述齿形带(10)顶侧抵接于位于所述链条(5)顶侧的所述转动齿轮(11)的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弧面物体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