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85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S1:玻璃纤维制作:选用各种废旧的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有机、水银、茶色和高温玻璃除外);S2:玻纤砂轮布制作,将S1得到的玻璃纤维丝作为经纱和纬纱牵引至整经机中;S3:涂覆剂量制作;S4:涂覆;S5:拉幅,为使砂轮网片各向均匀,需要对其进行拉伸;S6:冲切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制作玻纤砂轮布时,对废旧的玻璃原料进行了热处理和热浸处理两道工序,两者配合可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玻璃原料的晶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玻璃原料的强度,从而使玻璃纤维及其玻纤砂轮布的机械性能大大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玻璃纤维的脆性,在长期使用后,玻纤砂轮片也不易产生磨损。也不易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轮网片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砂轮网片是树脂砂轮中的骨骼,对整个砂轮的强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砂轮的质量。砂轮网片一般的制作流程如下:拉丝成型

玻璃纤维丝浸渍处理

织造玻璃纤维网布

玻璃纤维网布浸渍粘接剂

烘干、切片。
[0003]玻璃纤维增强网片是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网布涂以酚醛、环氧改性树脂,经焙烘后冲切而成,裁切采用外径、内孔一次冲切成形工艺,因此,网片具有尺寸公差小,同心度好,周边光洁等优点,玻璃纤维作为砂轮增强材料已在国内运用多年。玻璃纤维未经表面处理是脆性的,无法应用,因此玻璃纤维的表面需要经过涂覆特种表面处理剂即浸润剂,来实现玻璃纤维的应用价值。
[0004]在现有的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制备工艺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响应国家绿色节能的号召,一般企业在生产时会选择废旧的玻璃作为网片中的玻璃纤维原料,而这种废旧的玻璃材料,其强度,耐磨性均较差,因此会影响砂轮网片的机械性能,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厂家会在工艺中涂覆特种表面处理剂,来保证砂轮网片的强度,而这种处理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玻璃纤维的脆性,在长期使用后,也会较容易使玻纤砂轮片发生磨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制备步骤如下:S1:玻璃纤维制作:选用各种废旧的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有机、水银、茶色和高温玻璃除外),将选择好的材料放在水泥池和别的容器内加入净水和4%的烧碱,用工具(铁铣或扫把来回搅和清洗),把玻璃表面上的泥沙清洗干净好,然后再捞到第二个清洗池内重新清洗一次,而后捞出沥干,将得到的玻璃原片放入钢化炉内加热至700度后经急剧吹风冷却,使玻璃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表面形成压应力,增强玻璃结构的强度,将得到的玻璃放入坩埚预热,后经过加热(1100

1300摄氏度)

溶化

拉丝

抽丝

软化

夹丝

下丝成品一系列步骤得到玻纤;S2:玻纤砂轮布制作,将S1得到的玻璃纤维丝作为经纱和纬纱牵引至整经机中,经整经机处理后再将得到的纱片引至喷气式织布机中,由织布机制成玻纤砂轮布后得到成品;S3:涂覆剂量制作,将20%

30%的2123酚醛树脂(固体)加入第一反应釜中,使用磁
力泵将10%的甲醇打入其中,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保持釜内温度为20摄氏度,使用高速搅拌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控制1

1.5h,后继续静置反应10

11h,使酚醛树脂完全溶解,溶解后将第一反应釜中的混合液通过磁力泵打入第二反应釜中,加入25

35%2127酚醛树脂(液体),10

20%的偶联剂和15

25%的乌洛托品(固体),同样保持釜内温度为20摄氏度,搅拌1.5h,静置反应6h,形成粘稠的涂覆液体后出料;S4:涂覆,将S4得到的涂覆胶液加入涂覆机料槽中,将玻纤砂轮网格布经料槽上胶后进入烘道,控制温度在140摄氏度,15min后即可烘干打卷,烘干时采用生物质锅炉加热,在烘干时涂覆液中的甲醇被加热蒸发,形成工艺废气排出,同时需要在配置的排气筒里设置水喷淋装置和袋式除尘装置,有效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S5:拉幅,为使砂轮网片各向均匀,需要对其进行拉伸,将玻纤砂轮网片放入拉伸机中进行拉伸定型,为保证拉伸过程中网线不被拉断,应控制温度在120摄氏度;S6:冲切成型,拉幅定型后再将网格布冲切成圆型网片,为使切边圆滑,需在冲切的过程中加热,在网布上垫上一层蜡纸,以保护液压机,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外接的水冷结构对液压冲切机进行冷却和降温。
[0007]优选的,制备过程使用到的涂覆剂配方比例1为:。
[0008]优选的,制备过程使用到的涂覆剂配方比例2为:。
[0009]优选的,制备过程使用到的涂覆剂3为: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制作玻纤砂轮布时,对废旧的玻璃原料进行了热处理和热浸处理两道工序,两者配合可较大程度上改变了玻璃原料的晶体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玻璃原料的强度,从而使玻璃纤维及其玻纤砂轮布的机械性能大大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玻璃纤维的脆性,在长期使用后,玻纤砂轮片也不易产生磨损,同时通过在制备涂覆剂时,采用了密闭效果好的磁力泵进行入料和料液转移,最大程度上消除了输送过程中的料液损耗。
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制备步骤如下:S1:玻璃纤维制作:选用各种废旧的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有机、水银、茶色和高温玻璃除外),将选择好的材料放在水泥池和别的容器内加入净水和4%的烧碱,用工具(铁铣或扫把来回搅和清洗),把玻璃表面上的泥沙清洗干净好,然后再捞到第二个清洗池内重新清洗一次,而后捞出沥干,将得到的玻璃原片放入钢化炉内加热至700度后经急剧吹风冷却,使玻璃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表面形成压应力,增强玻璃结构的强度,将得到的玻璃放入坩埚预热,后经过加热(1100

1300摄氏度)

溶化

拉丝

抽丝

软化

夹丝

下丝成品一系列步骤得到玻纤;S2:玻纤砂轮布制作,将S1得到的玻璃纤维丝作为经纱和纬纱牵引至整经机中,经整经机处理后再将得到的纱片引至喷气式织布机中,由织布机制成玻纤砂轮布后得到成品;S3:涂覆剂量制作,将20%

30%的2123酚醛树脂(固体)加入第一反应釜中,使用磁力泵将10%的甲醇打入其中,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保持釜内温度为20摄氏度,使用高速搅拌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控制1

1.5h,后继续静置反应10

11h,使酚醛树脂完全溶解,溶解后将第一反应釜中的混合液通过磁力泵打入第二反应釜中,加入25

35%2127酚醛树脂(液体),10

20%的偶联剂和1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玻璃纤维增强砂轮网片的制备步骤如下:S1:玻璃纤维制作:选用各种废旧的玻璃作为主要原料(有机、水银、茶色和高温玻璃除外),将选择好的材料放在水泥池和别的容器内加入净水和4%的烧碱,用工具(铁铣或扫把来回搅和清洗),把玻璃表面上的泥沙清洗干净好,然后再捞到第二个清洗池内重新清洗一次,而后捞出沥干,将得到的玻璃原片放入钢化炉内加热至700度后经急剧吹风冷却,使玻璃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表面形成压应力,增强玻璃结构的强度,将得到的玻璃放入坩埚预热,后经过加热(1100

1300摄氏度)

溶化

拉丝

抽丝

软化

夹丝

下丝成品一系列步骤得到玻纤;S2:玻纤砂轮布制作,将S1得到的玻璃纤维丝作为经纱和纬纱牵引至整经机中,经整经机处理后再将得到的纱片引至喷气式织布机中,由织布机制成玻纤砂轮布后得到成品;S3:涂覆剂量制作,将20%

30%的2123酚醛树脂(固体)加入第一反应釜中,使用磁力泵将10%的甲醇打入其中,并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保持釜内温度为20摄氏度,使用高速搅拌器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控制1

1.5h,后继续静置反应10

11h,使酚醛树脂完全溶解,溶解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发平崔恒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辉鑫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