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岷贝素甲的分离方法及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758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岷贝素甲及分离方法及应用,岷贝素甲是具有式(I)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岷贝素甲为新化合物,能有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可作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合物可作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肃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岷贝素甲的分离方法及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行业中中药提取制备领域,特别是甘肃贝母中一种异甾体生物碱的分离方法及作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贝母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区域、北美洲和亚洲中部。该属植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使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不少研究都紧紧围绕着贝母药材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临床应用、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属于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岷贝”,主产于甘肃南部,为甘肃省名贵药材之一。其鳞茎在使用中常被用作镇咳、平喘、祛痰和降压药,收载于1985年版至今《中国药典》一部各版的川贝母项下。
[0003]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AD的临床症状包括认知和行为能力的逐渐下降,最终导致记忆衰退、混乱和日常活动的困难,其不仅给家人带来沉重的压力,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能阻止或逆转AD的治疗方法,只有极少数药物能够适当延缓AD发展,减轻临床症状。
[0004]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假说:胆碱能假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Aβ淀粉样沉积、氧化应激反应等,除这些之外,也有推测其发病机制与基因的突变、神经细胞损伤、血糖和脑损伤有关。其中被广泛认可的是胆碱能假说,胆碱能通路受损是公认的AD发病机制之一,由于乙酰胆碱酯酶(AChE)广泛分布于人脑中的神经组织,它可以降解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因而通过抑制AChE活性,可维持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正常水平,使胆碱能神经信号传递正常,恢复AD患者的认知障碍。迄今AChE抑制剂是临床主要使用的抗AD药物,这包括选择性AChE抑制剂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在我国还有石杉碱甲。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丁酰胆碱酯酶(BChE)也可以代偿性地降解乙酰胆碱。在AD发病与进展过程中,BChE的含量、活性和表达部位均有所改变。特别在AD发展中后期,AChE的作用急剧下降,而BChE的功能则大幅上升。因此对AD中后期来说BChE是相当重要的药物作用靶标。
[0005]一直以来,天然产物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开发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抗AD药物研究方面尤为活跃。从植物中寻找具有结构新颖、活性强的胆碱酯酶(即AChE和BChE)抑制剂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贝母属植物中异甾体生物碱具有显著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研究屡有报道,但甘肃贝母中此类活性成分迄今未知。为此我们对甘肃贝母中异甾体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其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筛选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提供了一种甘肃贝母中异甾体类生物碱作为
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的制备及应用。该制备方法为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并鉴定出化合物岷贝素甲,经过药理学筛选,发现岷贝素甲能有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0008]岷贝素甲,属于异甾体类生物碱,其分子式为C
27
H
43
NO3,具有式(I)的结构:
[0009][0010]岷贝素甲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以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为原料,粉碎后加入原料8

10质量倍的乙醇(或甲醇)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提取2

3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然后加入原料6

10质量倍的体积分数为20%

80%的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

3次,每次提取2

3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将两部分提取液旋转蒸发至无乙醇后,加少量水混悬,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溶剂进行萃取,每种溶剂萃取2

3次,每次1

3小时,回收溶剂后依次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正丁醇浸膏;
[0012](2)将二氯甲烷浸膏与硅胶拌样后干法上样,然后以硅胶柱进行梯度柱层析分离,具体做法是依次以石油醚、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混合液、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为20∶1的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5∶1的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0∶1的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液、甲醇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柱层析;
[0013](3)将上述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混合液洗脱的流分合并浓缩,将所得物质继续以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混合液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之后以甲醇为洗脱剂的Sephadex LH

20凝胶柱纯化,最后再以体积比为2∶1的甲醇

水混合液为洗脱剂的Toyopeal HW

40凝胶柱纯化,得到式I所示岷贝素甲。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从甘肃贝母中提取分离的方法成功制得化合物岷贝素甲,且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岷贝素甲经过Ellman法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发现岷贝素甲能有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制成治疗药物后可用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治疗。经检索,化合物岷贝素甲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岷贝素甲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以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10kg)为原料,粉碎后加入原料9质量倍的甲醇溶剂,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3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然后加入原料7质量倍的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将两部分提取液旋转蒸发至无乙醇后,加少量水混悬,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四种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每种溶剂萃取2次,每次1小时,回收溶剂后依次得到各部分浸膏;
[0018](2)将二氯甲烷浸膏与硅胶拌样后干法上样,然后以硅胶柱进行梯度柱层析分离,先后以石油醚

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甲醇(20∶1,v∶v)

二氯甲烷∶甲醇(15∶1,v∶v)

二氯甲烷∶甲醇(10∶1,v∶v)

二氯甲烷∶甲醇(5∶1,v∶v)

纯甲醇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柱层析,每份接收150mL,共收集245份流分;
[0019](3)将上述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洗脱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岷贝素甲,其特征是具有式(I)的结构:2.权利要求1所述岷贝素甲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甘肃贝母的干燥鳞茎为原料,粉碎后加入原料8

10质量倍的乙醇(或甲醇)溶剂,加热回流提取2

3次,每次提取2

3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然后加入原料6

10质量倍的体积分数为20%

80%的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

3次,每次提取2

3小时,依次过滤得到其提取液。将两部分提取液旋转蒸发至无乙醇后,加少量水混悬,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正丁醇溶剂进行萃取,每种溶剂萃取2

3次,每次1

3小时,回收溶剂后依次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正丁醇浸膏;(2)将二氯甲烷浸膏与硅胶拌样后干法上样,然后以硅胶柱进行梯度柱层析分离,具体做法是依次以石油醚、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混合液、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为20∶1的二氯甲烷

甲醇混合液、体积比为15∶1的二氯甲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明张淑丽马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