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438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以Gd↓[2]O↓[2]S为基质,Eu↑[3+]为激活剂,适量掺杂TiO↓[2],MgO与TiO↓[2]共掺杂,SiO↓[2]与TiO↓[2]共掺杂。其组成为Gd↓[2]O↓[2]S:Eu↑[3+],Ti↑[4+];Gd↓[2]O↓[2]S:Eu↑[3+],Mg↑[2+],Ti↑[4+]或Gd↓[2]O↓[2]S:Eu↑[3+],Si↑[4+],Ti↑[4+]。制备该发光材料的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氧化钆:32.27%~33.98%,氧化铕:1.02%~2.73%,硫磺:32.0%~38.0%,无水碳酸钠:23.1%~28.2%,碳酸锂:3.9%~4.8%,氧化镁:0~0.58%,二氧化硅:0~0.87%,二氧化钛:0.19%~1.15%,并且氧化钆与氧化铕的摩尔比:n↓[(Gd#-[2]O↓[3])]∶n↓[(Eu#-[2]O↓[3])]=11.50~32.33。焙烧温度1240℃~1280℃,保温2.0~3.0h。该发光材料的发射峰值约627nm。经过紫外灯或可见光(如太阳光和日光灯)照射,具有显著的明亮纯正的红色长余辉发光特性。可用于应急指示灯,如公共场所停电时,人群疏散的安全出口指示,消防通道标志及其它特定场合的红色警示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以Gd202S为基质, Eu"为激活剂,适量掺杂Ti02, MgO与Ti02共掺杂,或Si02与Ti02共掺杂的红色长余辉发 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

技术介绍
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无毒、无害、无放射性以及发光时间长、发光亮度高、材料稳 定性好的优点,具有节能、可循环使用的特点,是一类光致储能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弱光 照明、应急指示灯、建筑装饰、工艺美术、信息存储和高能射线探测等领域。目前,蓝绿色 和黄绿色长余辉材料主要是稀土元素掺杂的铝酸盐和硅酸盐,其发光亮度和余辉时间等发光 性能已达到实际应用需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例如,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铝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专利申请号200710044112.7)就是一种稀土掺杂的铝酸盐长 余辉发光材料,该材料以E^+激活,具有余辉发光时间长、发光亮度高、材料稳定性好等优 良的发光性能。这类长余辉发光材料受到了材料本身发色单一的限制,其所发出的余辉光的 颜色为蓝绿色和黄绿色,尽管通过各种染色处理可以导致发光颜色的改变,但是,由于包覆 的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组成为:Gd↓[2]O↓[2]S:Eu↑[3+],Ti↑[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刘利军杨斌马文会刘大春戴永年王其洪于凯立谢克强伍继君刘永成周晓奎汪竞福徐宝强秦博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