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23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属于隔振装置领域,包括地基,地基上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板,一号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钢轨,钢轨通过卡扣与一号支撑板固定安装,地基和一号支撑板之间活动安装有隔振机构,通过设置的隔振机构,一号支撑板受到列车行驶时的冲击时,通过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的相互接触,通过软性碰撞替换硬性碰撞,使得磨损降低,通过设置的弹簧对一号支撑板进行支撑,避免橡胶垫的形变对一号支撑板产生影响,使得一号支撑板偏移,通过阻尼器对震动进行吸收缓冲,且通过推板推动油仓内液压油,将液压油推入接受仓中,通过推板做功消耗掉部分能量,使得轨道上受到的震动减少,从而减少钢轨上的震动。从而减少钢轨上的震动。从而减少钢轨上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振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随着以地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在地铁运行中,由于轨道受到地铁车辆运行时的冲压,会产生振动,现有的轨道主要采用橡胶垫进行隔振减振,但是橡胶垫的磨损严重,且橡胶垫受气温变化容易产生形变,易使橡胶垫上的结构随着形变偏移,导致轨道结偏移,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上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钢轨,所述钢轨通过卡扣与一号支撑板固定安装,所述地基和一号支撑板之间活动安装有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包含有基槽、油仓、接受仓、一号安装板、一号橡胶垫、活动杆、阻尼器和推板,所述基槽固定开设在地基上,所述油仓固定安装在基槽的两侧位置,所述接受仓固定开设在地基内,且位于油仓的中间位置,所述一号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基槽内,且位于油仓和接受仓的上部位置,所述一号橡胶垫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上,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一号支撑板固定安装,且活动杆贯穿一号安装板,所述阻尼器活动安装在一号安装板和一号支撑板之间位置,所述推板位于油仓内,且与活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
[0006]优选的,所述隔振机构还包含有斜台,所述斜台固定安装在接受仓底壁的两侧位置。
[0007]优选的,所述隔振机构还包含有斜槽,所述斜槽固定安装在地基上,所述斜槽固定连通油仓和接受仓。
[0008]优选的,所述隔振机构还包含有二号橡胶垫,所述二号橡胶垫固定安装在一号支撑板的底面位置,所述二号橡胶垫、一号橡胶垫、一号安装板上对应活动杆的位置固定开设有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隔振机构还包含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活动杆上,且位于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之间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隔振机构还包含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安装在推板的底面位置,所述密封垫位于油仓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隔振机构,一号支撑板受到列车行驶时的冲击时,通过一号橡胶垫和二号橡胶垫的相互接触,通过软性碰撞替换硬性碰撞,使得磨损降低,通过设置的弹簧对一号支撑板进行支撑,避免橡胶垫的形变对一号支撑板产生影响,使得一号支撑板偏移,通过阻尼器对震动进行吸收缓冲,且通过推板推动油仓内液压油,将液压油推入接受仓中,通过推板做功消耗掉部分能量,使得轨道上受到的震动减少,从而减少钢轨上的震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号支撑板和一号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油仓和接受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地基;2、一号支撑板;3、钢轨;4、卡扣;5、隔振机构;501、基槽;502、油仓;503、接受仓;504、斜台;505、斜槽;506、一号安装板;507、一号橡胶垫;508、二号橡胶垫;509、活动杆;510、弹簧;511、阻尼器;512、推板;51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包括地基1,地基1上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板2,一号支撑板2上固定安装有钢轨3,钢轨3通过卡扣4与一号支撑板2固定安装,地基1和一号支撑板2之间活动安装有隔振机构5,隔振机构5包含有基槽501、油仓502、接受仓503、一号安装板506、一号橡胶垫507、活动杆509、阻尼器511和推板512,基槽501固定开设在地基1上,油仓502固定安装在基槽501的两侧位置,接受仓503固定开设在地基1内,且位于油仓502的中间位置,隔振机构5还包含有斜台504,斜台504固定安装在接受仓503底壁的两侧位置,隔振机构5还包含有斜槽505,斜槽505固定安装在地基1上,斜槽505固定连通油仓502和接受仓503,通过设置的油仓502内放置液压油,使得推板512推动液压油,使得液压油通过斜槽505向上移动进入接受仓503中,接受仓503中设置有斜台504,使得液压油便于回流,推板512的向下移动,始终处于斜槽505的下端端口的上方位置。
[0019]一号安装板506固定安装在基槽501内,且位于油仓502和接受仓503的上部位置,一号橡胶垫507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506上,活动杆509的上端与一号支撑板2固定安装,且活动杆509贯穿一号安装板506,阻尼器511活动安装在一号安装板506和一号支撑板2之间位置,推板512位于油仓502内,且与活动杆509的下端固定安装,隔振机构5还包含有二号橡胶垫508,二号橡胶垫508固定安装在一号支撑板2的底面位置,二号橡胶垫508、一号橡胶垫507、一号安装板506上对应活动杆509的位置固定开设有通孔,隔振机构5还包含有弹簧510,弹簧510活动安装在活动杆509上,且位于一号橡胶垫507和二号橡胶垫508之间位置,隔振机构5还包含有密封垫513,密封垫513固定安装在推板512的底面位置,密封垫513位于油仓502内,一号支撑板2向下移动时,活动杆509向下移动,弹簧510被压缩,二号橡胶垫508和一号橡胶垫507相互接触时,通过软性碰撞替换硬性碰撞,使得橡胶垫更耐磨损,同时通过二号橡胶垫508、一号橡胶垫507的相互挤压形变,消耗掉部分一号支撑板2传递来的能
量,同时推板512在油仓502内移动,挤压液压油,使得液压油顺着斜槽505进入接受仓503内,再次消耗掉部分能量,减少钢轨3上震动做工的总能量。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地铁列车在钢轨3上行驶时,当一号支撑板2受到冲击向下移动时,活动杆509向下移动,弹簧510受到向下移动的一号支撑板2压缩,随着一号支撑板2的向下移动,使得二号橡胶垫508和一号橡胶垫507相互接触,通过软性碰撞替换硬性碰撞,使得二号橡胶垫508、一号橡胶垫507更耐磨损,同时通过二号橡胶垫508、一号橡胶垫507的相互挤压形变,消耗掉部分一号支撑板2传递来的能量,同时随着活动杆509向下移动,使得推板512在油仓502内移动,使得推板512通过密封垫513向下移动,挤压油仓502放置的液压油,使得液压油顺着斜槽505向上移动,进入接受仓503内,通过推板512推动液压油移动,再次消耗掉部分能量,然后弹簧510,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隔振装置,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上活动安装有一号支撑板(2),所述一号支撑板(2)上固定安装有钢轨(3),所述钢轨(3)通过卡扣(4)与一号支撑板(2)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和一号支撑板(2)之间活动安装有隔振机构(5),所述隔振机构(5)包含有基槽(501)、油仓(502)、接受仓(503)、一号安装板(506)、一号橡胶垫(507)、活动杆(509)、阻尼器(511)和推板(512),所述基槽(501)固定开设在地基(1)上,所述油仓(502)固定安装在基槽(501)的两侧位置,所述接受仓(503)固定开设在地基(1)内,且位于油仓(502)的中间位置,所述一号安装板(506)固定安装在基槽(501)内,且位于油仓(502)和接受仓(503)的上部位置,所述一号橡胶垫(507)固定安装在一号安装板(506)上,所述活动杆(509)的上端与一号支撑板(2)固定安装,且活动杆(509)贯穿一号安装板(506),所述阻尼器(511)活动安装在一号安装板(506)和一号支撑板(2)之间位置,所述推板(512)位于油仓(502)内,且与活动杆(509)的下端固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守勤张俊赟张宪陆军鲁鹏华韩连平姚毅雷耀龙马建雄暴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