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室壳体及燃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11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燃烧室壳体及燃气发生器,属于燃气发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金属结构的燃气发生器由于壁厚导致燃烧室整体重量偏重的问题。它包括上挡药板、壁面支架、下挡药板、上半模以及下半模,上半模与下半模连接,上挡药板设置在上半模内,下挡药板设置在下半模内,壁面支架安装在下半模内壁上,壁面支架设置在上挡药板与下挡药板之间。它主要用于燃气发生器燃烧室。要用于燃气发生器燃烧室。要用于燃气发生器燃烧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室壳体及燃气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燃气发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室壳体及燃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发生器是通过燃烧一定比例的燃料和氧化剂,获得高温高压燃气,来满足特定目的的燃气生成装置,主要包括燃烧室,点火装置,药柱以及喷管等,目前的燃气发生器的各部分组件多采用金属结构,通过金属焊接成型,燃烧室做为燃气产生的场所,需具有耐高压,耐高温,耐高温气体冲刷等性能要求,因此在制备燃烧室时需要铸造、装配、焊接、机械加工等多种手段来保证燃烧室的气密性、耐高温性和产品的外型尺寸等,完成后需要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对燃烧室进行气密性检测和水压检测,制造要求和制造成本较高,由于金属材料的特性为各向同性,对于压力容器而言,为了承受工作时内部各方向的压力,金属结构的燃气发生器往往壁厚设计较厚,呆重大,燃烧室整体重量偏重,限制其在一些场景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燃烧室壳体及燃气发生器,以解决现有的金属结构的燃气发生器由于壁厚导致燃烧室整体重量偏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燃烧室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砂芯模,所述砂芯模包括上挡药板、壁面支架、下挡药板、上半模以及下半模,所述上半模与下半模连接,所述上挡药板设置在上半模内,所述下挡药板设置在下半模内,所述壁面支架安装在下半模内壁上,所述壁面支架设置在上挡药板与下挡药板之间。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的顶端连接有前接头,所述下半模的底端连接有后接头。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模与下半模外侧设置有绝热层。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热层外设置有复合材料层。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半模外侧套接有连接法兰。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半模的底部与下挡药板之间设置有平键。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层的材料采用纤维和环氧树脂,采用的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0012]更进一步的,一种燃气发生器,所述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内设有燃烧室壳体。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燃烧室壳体通过纤维缠绕的方式制成,在满足燃烧室使用压力的要求下,燃烧室整体质量减少50%以上;同时与金属燃烧室相比,减少了模具制作成本和检测成本,解决了现有的金属结构的燃气发生器由于壁厚设计较厚,燃烧室整体重量偏重的问题。
[0015]2.本技术的壳体内部预埋金属框架结构,在满足纤维缠绕的张力要求和燃烧室壳体成型尺寸精度下,在燃烧室内部同步完成了装载药柱的金属框架结构,再者制作砂芯模的原材料和成本不高,脱模只需用水冲洗即可,工艺简单,通过在砂芯模中内置金属框架结构,在脱模后使得金属框架结构保留在复合材料壳体内,可以满足后续药柱的安装和固定要求。
[0016]3.经过各项检测,燃气发生器燃烧室的爆破压力大于35MPa,满足设计和后续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燃气发生器燃烧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砂芯模的示意图。
[0020]1‑
前接头,2

复合材料层,3

绝热层,4

上挡药板,5

壁面支架,6

连接法兰,7

下挡药板,8

后接头,9

上半模,10

下半模,11

平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

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燃烧室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砂芯模,所述砂芯模包括上挡药板4、壁面支架5、下挡药板7、上半模9以及下半模10,所述上半模9与下半模10连接,所述上挡药板4设置在上半模9内,所述下挡药板7设置在下半模10内,所述壁面支架5安装在下半模10内壁上,所述壁面支架5设置在上挡药板4与下挡药板7之间,所述上半模9的顶端连接有前接头1,所述下半模10的底端连接有后接头8,所述上半模9与下半模10外侧设置有绝热层3,所述绝热层3外设置有复合材料层2,所述下半模10的外侧套接有连接法兰6,所述下半模10的底部与下挡药板7之间设置有平键11。
[0023]如图1所示,首先对前、后接头,绝热层3,内部金属框架结构和复合纤维缠绕层等参数进行了设计和优化,确定了整体成型方案,根据装载药柱的尺寸、重量和固定要求,设计上、下挡药板的结构形式,对壁面支架5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校核,根据绝热层3要求,设计胶片包覆的厚度,根据燃烧室工作压强确定纤维缠绕层数和补强方式,燃烧室壳体通过纤维缠绕的方式制成,在满足燃烧室使用压力的要求下,燃烧室整体质量减少50%以上;同时与金属燃烧室相比,减少了模具制作成本和检测成本,解决了现有的金属结构的燃气发生器由于壁厚设计较厚,燃烧室整体重量偏重的问题。
[0024]如图2所示,受限于燃烧室壳体前、后接头的开口尺寸,为完成药柱的装载和固定的要求,设计了内部预埋金属框架结构的可溶性砂芯模,在满足纤维缠绕的张力要求和燃烧室壳体成型尺寸精度下,在燃烧室内部同步完成了装载药柱的金属框架结构,再者制作
砂芯模的原材料和成本不高,脱模只需用水冲洗即可,工艺简单,通过在砂芯模中内置金属框架结构,在脱模后使得金属框架结构保留在复合材料壳体内,可以满足后续药柱的安装和固定要求。经过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燃气发生器燃烧室通过各项检测,爆破压力大于35MPa,满足设计和后续使用要求。
[0025]具体实施方式二:一种燃气发生器,所述燃气发生器的燃烧室内燃烧室壳体,经过各项检测,采用该壳体的燃气发生器燃烧室的爆破压力大于35MPa,满足设计和后续使用要求。
[0026]以上公开的本技术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砂芯模,所述砂芯模包括上挡药板(4)、壁面支架(5)、下挡药板(7)、上半模(9)以及下半模(10),所述上半模(9)与下半模(10)连接,所述上挡药板(4)设置在上半模(9)内,所述下挡药板(7)设置在下半模(10)内,所述壁面支架(5)安装在下半模(10)内壁上,所述壁面支架(5)设置在上挡药板(4)与下挡药板(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模(9)的顶端连接有前接头(1),所述下半模(10)的底端连接有后接头(8)。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赵亮伊翠云纪丹阳王伟蒋喜志王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