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去除水源水中铅、铜、锌污染的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其中铅、铜、锌污染是常见的几种污染物。重金属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金属加工及化工生产废水、化石燃料的燃烧、施用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为污染源,以及地质侵蚀、风化等天然形式进入水体,加之重金属具有毒性大、在环境中不易被代谢、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不但污染水环境,也严重威胁人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铅是重金属污染中毒性较大的一种,一旦进入人体将很难排除。能直接伤害人的脑细胞,特别是胎儿的神经系统,可造成先天智力低下;对老年人会造成痴呆等。另外还有致癌、致突变作用。急性铅中毒会引起胃疼,头痛,颤抖,神经性烦躁,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过多的铜进入体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急性溶血和肾小管变形等中毒现象。锌摄入过量的话可引起恶心、呕吐、急性腹痛、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并且,水体中铅、铜、锌超过一定量,均可抑制水体的自净作用。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严重。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等水系受到铅等重金属的污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去除水源水中铅、铜、锌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分搅拌条件下向待处理水源中投加一定量的高锰酸钾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产物,高锰酸钾与硫代硫酸钠现场反应现场投加,之后经常规混合、反应、沉淀及砂滤,即获得满足生活饮用水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赵富旺,杨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