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03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涉及电池散热领域,包括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采集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启用对应的散热规则;对电池进行风险度评价得到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重置散热规则。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不同的位置能够设定不同的散热规则,可对电池散热管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有效性,能够根据实时更新的电池的信息对应后续电池的温度情况和温度对应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启用对应的降温措施,提高散热的判断效率,能够用于后续对温度监测模块的设定,对电池进行分区域监控,便于对电池温度状态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其中,在汽车领域,新能源在快速发展,在汽车领域中,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在温度的控制上难以对应设定散热规则进行降温,无法满足散热的针对性,因此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采集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启用对应的散热规则;对电池进行风险度评价得到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重置散热规则;进一步说明,所述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的步骤,包括:采集电池的信息,其中,电池的信息包括电池的尺寸、位置、温度和型号,建立位置三维模型;基于电池的放置位置赋予电池身份编号,并将电池身份编号标记到位置三维模型中;基于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管理区域,电池管理区域分别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其中,近邻区域为电池之间相互靠近的侧面,独立区域为电池不互相靠近的侧面;基于电池管理区域以及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制定散热规则,其中,散热规则包括散热强度和散热时间,在独立区域内散热强度为标准等级并设定散热时间为T2,针对不同的位置能够设定不同的散热规则,可对电池散热管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有效性。/>[0005]进一步说明,所述采集电池的放置位置,建立位置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电池的放置位置获取多个电池的尺寸,将电池的尺寸进行等比例构建电池的三维立体图,多个电池的三维立体图组合得到三维模型;将电池的信息储存在实时对应在三维模型中得到位置三维模型,将实时采集的电池的信息标识更新到三维模型中,之后便得到了位置三维模型,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池状态的查看便捷度,能够直观的了解电池当前的状态,能够根据实时更新的电池的信息对应后续电池的温度情况和温度对应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启用对应的降温措施,提高散热的判断效率。
[0006]进一步说明,所述基于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管理区域,电池管理区域分别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电池的信息计算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的表面积得到电池管理区域;
对电池管理区域进行区域编号得到区域身份信息,将区分身份信息定性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不相邻的面作为独立区域,之后对电池管理区域进行编号得区域身份信息,能够用于后续对温度监测模块的设定,对电池进行分区域监控,便于对电池温度状态进行精准控制。
[0007]进一步说明,所述采集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启用对应的散热规则的步骤,包括:基于电池管理区域配置温度监测模块,将温度监测模块与电池管理区域对应;实时获取电池管理区域内的温度,将温度对应电池管理区域逐一标注,设定温度条件,其中,温度条件包括近邻区域温度条件和独立区域温度条件;基于近邻区域满足第一温度条件的电池管理区域内的温度对应第一散热规则;基于近邻区域满足第二温度条件的电池管理区域内的温度对应第二散热规则;基于独立区域满足第三温度条件的电池管理区域内的温度对应第三散热规则;基于独立区域满足第四温度条件的电池管理区域内的温度对应第四散热规则;基于实施散热规则后的电池管理区域得到散热后的电池温度,根据合格温度信息判断散热后的电池温度是否合格,根据当前的温度对应启动对应的散热规则,直至达到需要的温度即停止,能够合理使用降温模块,同时也能够为电池提供有效的降温效果,具有较好的降温针对性。
[0008]进一步说明,所述基于实施散热规则后的电池管理区域得到散热后的电池温度,根据合格温度信息判断散热后的电池温度是否合格,包括:基于电池管理区域制定电池的合格温度,并逐一对应电池管理区域进行标识;获取实施散热规则后的电池管理区域位置的温度,满足合格温度的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作为合格降温;不满足合格温度的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作为异常降温;获取不满足合格温度的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并对应温度条件开启对应的散热规则,分阶段对电池的热量进行降温处理,能够合理的使用散热模块,有效使用散热所消耗的电能,针对电池管理区域具有较好的针对性,提高降温效果。
[0009]进一步说明,所述对电池进行风险度评价得到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重置散热规则的步骤,包括:获取电池满足温度条件的次数,根据所述次数对应到电池管理区域中,得到电池管理区域的超温次数,根据超温次数得到风险指数,其中,风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风险指数,为电池管理区域的超温次数,为电池管理区域超温的温度,为风险评价系数,在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监测中,根据电池超温次数、电池管理区域超温的温度的总和,得到风险指数,超出预设信息的风险指数的进行散热规则的调整,例如,当前散热规则中的散热强度和散热时间为某一个数值,那么提升散热强度和散热时间达到加快电池散热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不满足预设信息的风险指数作为调整对应,将不满足预设信息的风险指数对应的电池管理区域调整至散热强度和散热时间加大的散热规则,重置散热规则。
[001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针对不同的位置能够设定不同的散热规则,可对电池散热管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有效性,能
够根据实时更新的电池的信息对应后续电池的温度情况和温度对应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启用对应的降温措施,提高散热的判断效率,能够用于后续对温度监测模块的设定,对电池进行分区域监控,便于对电池温度状态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框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其中,在汽车领域,新能源在快速发展,在汽车领域中,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在温度的控制上难以对应设定散热规则进行降温,无法满足散热的针对性,而本申请针对不同的位置能够设定不同的散热规则,可对电池散热管理具有更好的针对性,能够大大提高对电池的降温效率和降温有效性,能够根据实时更新的电池的信息对应后续电池的温度情况和温度对应的位置,能够更好的启用对应的降温措施,提高散热的判断效率,能够用于后续对温度监测模块的设定,对电池进行分区域监控,便于对电池温度状态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大大提高电池管理区域的散热效率,S1、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的步骤S1,包括:S11、采集电池的信息,其中,电池的信息包括电池的尺寸、位置、温度和型号,建立位置三维模型;S12、基于电池的放置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采集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启用对应的散热规则;对电池进行风险度评价得到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重置散热规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信息,根据电池信息对应设定散热规则的步骤,包括:采集电池的信息,其中,电池的信息包括电池的尺寸、位置、温度和型号,建立位置三维模型;基于电池的放置位置赋予电池身份编号,并将电池身份编号标记到位置三维模型中;基于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管理区域,电池管理区域分别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其中,近邻区域为电池之间相互靠近的侧面,独立区域为电池不互相靠近的侧面;基于电池管理区域以及电池管理区域的温度制定散热规则,其中,散热规则包括散热强度和散热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池的放置位置,建立位置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电池的放置位置获取多个电池的尺寸,将电池的尺寸进行等比例构建电池的三维立体图,多个电池的三维立体图组合得到三维模型;将电池的信息储存在实时对应在三维模型中得到位置三维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管理区域,电池管理区域分别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电池的信息计算电池的表面积,划分电池的表面积得到电池管理区域;对电池管理区域进行区域编号得到区域身份信息,将区分身份信息定性为近邻区域和独立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的智能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启用对应的散热规则的步骤,包括:基于电池管理区域配置温度监测模块,将温度监测模块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奇黄诗庆刘哲洪卢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德华南深圳热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