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连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62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连轧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齿轮箱安装有上下对称的若干对工作辊,每个工作辊的一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有清洁润滑机构,所述清洁润滑机构包括橡胶擦片,支架上通过扭簧连接有橡胶擦片,橡胶擦片与对应的工作辊表面贴合,橡胶擦片的表面设置斜面部,斜面部上开设有第一负压吸取槽,斜面部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位于第一负压吸取槽的外侧端,凹陷部顶部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的一端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板靠近第一负压吸取槽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支架上安装有压缩空气喷气管,支架上安装有润滑油涂刷辊和润滑油供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现有技术不足,节约润滑油,减少润滑油对环境和设备的污染。的污染。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连轧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配套设备,尤其是一种带钢连轧机。

技术介绍

[0002]连轧机是一种用于轧制带钢的设备。由于钢带在轧制过程中会产生残渣碎屑,所以需要对工作辊进行清洁,中国实用专利201920719911.8公开了一种轧辊清洗装置,采用润滑油喷射冲洗的方式进行清洁。这种方式会产生明显的润滑油飞溅,污染周边环境和设备,而且虽然采用了润滑油回收手段,但是在喷射和回收过程中依然会造成润滑油的额外消耗,导致润滑油的用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钢连轧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节约润滑油,减少润滑油对环境和设备的污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带钢连轧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通过齿轮箱安装有上下对称的若干对工作辊,每个工作辊的一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有清洁润滑机构,所述清洁润滑机构包括橡胶擦片,支架上通过扭簧连接有橡胶擦片,橡胶擦片与对应的工作辊表面贴合,橡胶擦片的表面设置斜面部,斜面部上开设有第一负压吸取槽,斜面部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位于第一负压吸取槽的外侧端,凹陷部顶部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的一端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与第一负压吸取槽之间设置有空隙,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导流方向与导流板的夹角为10~15
°
,导流板靠近第一负压吸取槽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支架上安装有压缩空气喷气管,压缩空气喷气管的喷气方向朝向导流板,支架上安装有润滑油涂刷辊和润滑油供应管,润滑油供应管用于向润滑油涂刷辊表面供应润滑油,工作辊表面与被轧制钢带分离后首先与橡胶擦片接触,然后与润滑油涂刷辊接触。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朝向第一负压吸取槽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网条。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二负压吸取槽,第二负压吸取槽与润滑油涂刷辊表面贴合,润滑油涂刷辊表面与工作辊表面接触后,与第二负压吸取槽接触。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负压吸取的方式清理工作辊表面的碎屑,规避了使用润滑油喷射导致的飞溅污染。为了提高负压吸取的清理效果,使用橡胶擦片对工作辊表面进行刮擦,将碎屑集中于橡胶擦片的凹陷部中,然后再通过第一负压吸取槽对碎屑进行吸取。压缩空气喷气管向凹陷部内注入高速气流,通过高速气流的注入,可以在凹陷部内实现由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向第一负压吸取槽内部的气流流动方向,减少凹陷部内部的气流紊流,另外通过导流槽的导流,高速气流沿着导流板的上部流动,可以利用气流流动在凹陷部内制造气压差实现气流由下向上的流动趋势,这样既避免了高速气流直接吹扫碎屑导致的碎屑飞散,又避免了碎屑附着在凹陷部表面无法吸取清理的问题。挡板可以避免压缩空气喷气管喷出的高速气流直接吹扫橡胶擦片与工作辊接触部
位。由于碎屑是通过导流板与第一负压吸取槽之间的空隙进入凹陷部,金属网条用于降低流动至空隙位置的气流的流速,避免气流将碎屑吹散而无法进入凹陷部的问题(此处不能使用挡板,是因为如果使用挡板,会因为挡板的阻挡时气流直接反向,在凹陷部内形成气流紊流)。在清理完碎屑后,通过润滑油涂刷辊对工作辊重新涂刷润滑油,这种涂刷方式润滑油的利用率高,可以大大减少润滑油的用量。第二负压吸取槽用来对润滑油涂刷辊进行实时清理。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10]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与下方工作辊配合的清洁润滑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

2,其中图1的带钢传输方向为由左至右,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机架1,机架1上通过齿轮箱2安装有上下对称的若干对工作辊3,每个工作辊3的一侧分别通过支架5安装有清洁润滑机构4,所述清洁润滑机构4包括橡胶擦片7,支架5上通过扭簧6连接有橡胶擦片7,橡胶擦片7与对应的工作辊3表面贴合,橡胶擦片7的表面设置斜面部8,斜面部8上开设有第一负压吸取槽9,斜面部8上设置有凹陷部10,凹陷部10位于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外侧端,凹陷部10顶部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一端固定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与第一负压吸取槽9之间设置有空隙,导流板11上开设有导流槽12,导流槽12的导流方向与导流板11的夹角为10~15
°
,导流板11靠近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一端设置有挡板13,支架5上安装有压缩空气喷气管14,压缩空气喷气管14的喷气方向朝向导流板11,支架5上安装有润滑油涂刷辊15和润滑油供应管16,润滑油供应管16用于向润滑油涂刷辊15表面供应润滑油,工作辊3表面与被轧制钢带分离后首先与橡胶擦片7接触,然后与润滑油涂刷辊15接触。工作辊3通过滚动轧制带钢后,在橡胶擦片7的摩擦下将碎屑汇集在凹陷部10中,然后通过第一负压吸取槽9对碎屑进行清理吸取。接下来随着工作辊3的滚动,清理完毕的工作辊3表面转动至润滑油涂刷辊15部位,通过润滑油涂刷辊15对工作辊3表面重新涂刷润滑油。
[0012]导流板11朝向第一负压吸取槽9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网条17。支架5上安装有第二负压吸取槽18,第二负压吸取槽18与润滑油涂刷辊15表面贴合,润滑油涂刷辊15表面与工作辊3表面接触后,与第二负压吸取槽18接触。凹陷部10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一端设置有通孔19。通孔19可以对凹陷部10内部的气流进行导流,避免凹陷部10内部产生明显的紊流。
[0013]第一负压吸取槽9和第二负压吸取槽18分别外接有负压吸管,这属于公知常识,故图中未示出。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连轧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通过齿轮箱(2)安装有上下对称的若干对工作辊(3),每个工作辊(3)的一侧分别通过支架(5)安装有清洁润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润滑机构(4)包括橡胶擦片(7),支架(5)上通过扭簧(6)连接有橡胶擦片(7),橡胶擦片(7)与对应的工作辊(3)表面贴合,橡胶擦片(7)的表面设置斜面部(8),斜面部(8)上开设有第一负压吸取槽(9),斜面部(8)上设置有凹陷部(10),凹陷部(10)位于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外侧端,凹陷部(10)顶部远离第一负压吸取槽(9)的一端固定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与第一负压吸取槽(9)之间设置有空隙,导流板(11)上开设有导流槽(12),导流槽(12)的导流方向与导流板(11)的夹角为10~15
°
,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华邹鹏飞张志慧谌小峰宋爱侠裴伶会李建伟邓凤芝何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